《音叉》

《音叉》

据说,

19世纪初,

一队拿破仑士兵过桥时,

因步伐整齐,

引起了大桥的强烈颤动,

最终断裂而坍塌,

致使很多士兵和市民落水而丧生。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关于共振的案例。

音叉,

搞音乐的人大都知道,

可以当做标准音,

以便于调试钢琴等乐器,

教学中也可以演示,

直接可以辨识共振的频率,

当然,

在医学上还可以鉴别耳聋的性质。

共振,音叉,

这种发生在物体之间的纯物理现象,

只限于同频,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具备一种频率或波段,

只要有一个振动,

其他的立马跟进,

所产生的能量巨大。

否则,

频率不在同一个调调上,

弹的再好,

也是对牛弹琴,

不会有任何反应。

生活中应用最普遍的例子,

就是微波炉,

利用了水分子的震动频率,

加热食物,

不仅耗能低,而且速度快。

共振不仅可以在物体之间发生,

人与人之间,

也会发生共振。

人活在世,

需要出世,

需要入世,

唯有不能避世,

现实中,

既有擦肩而过的人,

也有长期相处的人,

但不是谁与谁都能互生好感,

也不是谁与谁都可以心有灵犀,

讲究的还是眼缘,

再深入的解析就是三观,

至少也可以是爱好或者兴趣,

这也是一种共振。

据说,

人这一生大概要遇到2920万人,

很可怕的一个数字,

从概率论的角度分析,

遇到能够同频的人,

无异于彩票中奖。

这个世界上,

人与人相处,

一种形式是生活中的伴侣,

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完整的圆,

穷极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另一部分。

而那个能与你合成一个圆的部分,

就是那个知你懂你的人,

也是拥有同一个频段的人,

这两个人相处的时间最长,

还有息息相关各种诉求,

爱与被爱的诉求,

教育下一代的诉求,

孝敬老人的诉求,

利益均衡的诉求,

性的诉求,

生活方式和习惯的诉求,

……

复杂性超乎想象。

但如果两个人同频,

那要理想的多,

彼此相看两不厌,

就是发生争吵,

也是一种享受。

当然,

那个人不一定与你生活在同一个时空,

也有可能是早已作古,

神交古人就是这个意思。

人与人相处的另一种形式,

是工作中的合作,

虽然也复杂,

从维度上讲,

诉求点单一,

远比伴侣相处来的容易。

为什么说合作而不说是管理,

其实,

我们很多时候还真总是把管理挂在嘴边,

以为只有这样表达,

才能彰显自己的身份,

事实上,

所有的相处,

都是合作关系,

仅仅是角色的不同而已,

彼此都是对方的资源。

合作最理想的一种状态就是默契,

那种无障碍的沟通,

无损耗的高效率,

是组织方永不停息的追求境界,

依靠强加于人的方式,

是最无助也是最无能的表现。

但现实却时时给我们棒喝,

残酷的令我们怀疑,

在这个人人彰显个性的时代,

找到拥有共振节拍的人,

比之唐僧西天取经还要坎坷,

直到有一天,

才发现,

所谓的频率、频段,

有些是天生就拥有的

有些事后天增加的,

可至于表现出来的是哪种形式,

捕捉起来,

却远比物体之间的共振难了不知多少倍。

人世间,

一切皆艺术,

而最深奥的艺术,

却是每个自己。

——范家松

2019.03.23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音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