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活处处皆教育——读《重读陶行知》有感

陶行知先生说:“既已生活为学校的中心,那末各种事务都要含有教育的意义。”

李镇西老师说:“什么叫各种事务都要含有教育的意义?就是人人施教,个个受教,时时在教,事事含教,处处有教……前提是‘学校以生活为中心’”。李老师说,现在很多学校的德育又是专门化、学科化、知识化、表演式、突击式、运动式的德育,在如此重视德育的过程中,德育自然就消失了。

暑假,我开始读《重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重读陶行知》《陶行知文集》等书,读着读着,我突然发现我怎么读的都是有关德育方面的书籍?曾一度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多读一些教学类的书籍,怎么可以一直读着德育方面的书籍呢?自己又不是德育工作者。

坚持读下来,一方面是由于我有每天的打卡任务,需要每天读书;另一方面最关键的是,我慢慢意识到,所谓的德育工作,就是教育工作。德育与教学是不分家的,都是教育的一部分而已。要想真正地做好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应该先从德育抓起,从德育方面做起来。

反观我自己的教育工作,让我不由得想起上一届刚毕业的学生,一群活泼、可爱、鬼机灵般的孩子,但也有个别不太好管理的孩子,让人在喜忧参半中常常伴有着惊喜。

记得五年级上学期,周五放学时,我随口一说,建议大家周末多读书,尤其是有时间的话多去图书馆。当时有几个孩子就说:“老师,这个周,你去不去图书馆,咱们一起去吧。”我随口一说:“老师也会去,但是老师去的时间不确定。”

周六的下午,我陪着自己两个孩子骑自行车,突然想起来,周五与孩子们说过的那一句话,我们就一起来到了图书馆。刚到图书馆的门口,我们班的三个孩子一齐向我跑过来,说:“马老师,你终于来了,我们等了你一天了。”我:“啊?”原来有十几个孩子今天一天都在图书馆读书,也一直在等我,直到下午六点钟,其他孩子都饿了,回家吃饭去了,这三个孩子就坚持等我,“坚信”肯定能等到马老师。

那一刻,真的被孩子们感动了。我当时一句随随便便的话,他们便当真了,看来老师的“魅力无限”啊。带着感动,带着这几个熊孩子,我请他们吃了饭,饭后,孩子们在广场上玩到很晚,后来联系家长将他们接回去。

说来也巧,后来那几个孩子语文学习比之前认真,而且还更喜欢我,更喜欢语文了。不管是课上,还是课间,他们总会簇拥在我的身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尤其是磊磊,每次说起,长大要请我“吃香的喝辣的”,呵呵,我都一一“答应了”下来。

与孩子多交流沟通,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自然就会多了几分对我们的喜欢,也会多了几分对我们所教学科的喜欢。“亲其师,信其道”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吧。

陶行知先生提出,学校生活处处皆教育。我深以为然。每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都隐藏着教育。

新学期开始,我的教育观念在发生着微微变化,我的阅读意识、写作意识、思考意识和实践意识逐渐增强,我对孩子们的教育会更加注重一些细节。我心里总是思考,如何走进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如何让孩子们在润物无声中改变?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上我的课堂?

基于思考,我反思自己,一定要心怀柔软做教育,一定要想方设法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一定要以心灵赢得心灵。我试着用多元的评价走进孩子,试着用真诚的评语走进孩子,试着用温和的话语走进孩子,试着用趣味阅读分享走进孩子。

教育是一场人生的修行,当我们在用心做教育,真诚待学生时,我们会发现,学校生活处处皆教育。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学校以生活为中心。一天之内,从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从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内,从厨房到厕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句句经典,我们应该细细品读,慢慢咀嚼,将其内化为我们的教育素养,逐步地实践在我们的工作中、生活中。

李老师说,风是存在的,但我们从来就看不见专门的风;我们看见的是长发的飞扬,是裙摆的飘逸,是树梢的摇晃,是湖水的颤动,是海面的起伏,是船帆的鼓胀……

学校生活处处皆教育。德育是存在的,且学校里的每个人应该都是德育者,才是教育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校生活处处皆教育——读《重读陶行知》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