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休战,不能使母子之间的关系继续恶化。可以这样说,孩子能否重回正轨,就取决于母子关系的质量。
休战的具体方式就像这个妈妈亲口说的:我以前会苦口婆心说一通道理,现在我选择了沉默。
我们的嘴就像个机关枪,而说出去的话就像机关枪打出去的子弹,是能杀人的。诸葛亮舌战群儒、骂死王朗用的都是这个兵器。我们日常的各种争端、各种夫妻矛盾大多数也都是“祸从口出”,包括这次疫情期间中美之间的互怼,你以为闹着玩儿呢?不是,就是在打仗。
而且,想要挽救孩子,无论妈妈是否学习了“心理学课程”,是否“逐渐开始接纳孩子、逐渐学着有耐心了”,都得先把嘴闭上。这就像一个人把腿摔折了,无论他疼不疼、愿意不愿意,只要他还想重新站起来,就得打上石膏乖乖的坐在轮椅里慢慢养。
有很多父母会说,道理都懂啊,可看着孩子那个颓废样儿就忍不住啊!你像这个孩子,还马上面临中考了,父母怎么能不着急呢?
哎,我也知道让一个妈妈闭嘴比登天还难,可没有别的办法啊,谁叫孩子是咱自己亲生的呢。你不能一边跟“敌人”讲和,一边不停的拿机关枪突突吧,那谁会信你呢?
闭上嘴是基础,是那个“1”,没有这个“1”后面再多的“0”也没用。
如果有了这个“1”,那后面跟着的第一个“0”应该是接纳孩子的现状,降低对孩子的预期。就像那个把腿摔折了的人,就不能再心心念念的去跑马拉松、去夺取冠军了。要想什么?要想怎么先把伤养好,怎么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
所以,这个妈妈,如果你没有“灵丹妙药”,就别老想着中考这事了。
我也是当父亲的,非常能理解父母希望孩子好的那颗心。可此一时彼一时啊。孩子没摔倒的时候我们督促他快跑,那是爱他;可孩子现在摔倒了,如果还逼他快跑,那可就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了。
但在这几年的咨询过程中我发现,绝大多数父母都不认为孩子已经摔倒了、已经出现心理问题了,他们就以为孩子是懒、是不求上进、是青春期叛逆。在这些父母眼里,把学习看的比吃棒棒糖还容易,所以就特别不理解孩子为什么会不愿意学习。
下一个要加的“0”是要对孩子有所监督,防止孩子目前的状态继续恶化,防止发生更严重的消极行为。
我们人,任何一个人,没有监督了都会倾向于更加放肆的。对于一个孩子,尤其是一个已经痴迷于游戏和八卦的孩子,就更是这样。可我们很多父母往往忽略了监督的重要性,总觉得和孩子说好的事孩子就一定能执行,等到孩子“出尔反尔”的时候,就又会歇斯底里的怪罪孩子——你不是说不玩游戏了吗?!
但这个监督的底线在哪里很难把握,需要视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是玩儿电脑、看八卦到晚上十点,也可以是到晚上12点,甚至可以是只要孩子不“胡作非为”就没有时间限制,但无论哪种,到了双方商定好的时间节点就必须停止。
父母需要尽全力守住这条底线,对孩子超出底线的行为必须进行制止,甚至是惩罚。
一个孩子能不能成才、能不能成功,可能要很多的条件支撑,很多时候是我们父母无法左右的。但一个孩子走向堕落,只需要一个条件,就是父母的溺爱,就是父母的没有底线。
这个底线就像一个国家的国界,如果你能通过实际行动告诉世人:谁敢进犯我就跟丫拼了!那就真的没人敢轻易惹你,那你的“邻居”真的就会变成“谦谦君子”。如果你像某些女孩子,对上司、同事、客户的骚扰无动于衷、半推半就,那他们就会得寸进尺、肆无忌惮,而且还会反过头来说你是在卖弄风骚、勾引他们。
父母是没能力让孩子爬到山顶的,但有责任确保他们不跌入深渊。
在此底线之上,父母可以无为而治,不知道怎么做的就不做,不知道怎么说的就不说,要给双方创造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这段时间的重要性就好比那个腿摔折了的人坐在轮椅上,看似什么也没干整天打瞌睡,其实是在自我疗愈、自我恢复。这种状态也特别像我们的伤口愈合,一会疼一会痒的,但只要忍住了不去挠它,只要时间足够多,就总会痊愈。
在这段时间之内,孩子大概要做三件事,一是慢慢宣泄、排解掉以前积压的那些不良体验和情绪,二是要重建对父母的信任,再一个就是会慢慢考虑今后何去何从。
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没到了那种自暴自弃的地步,就总是还想在社会上立足的,就总是想积极向上的,父母对这一点一定要有信心。你要相信,没人愿意当loser,包括你的孩子。
至于这个恢复时间有多长,就没有人知道了。没办法,只要是牵扯到人的事,就总是这么捉摸不定。比如这次新冠肺炎,有的人感染了没有任何症状,但有人却会因此而丢掉性命。
等亲子之间的关系缓和之后,等孩子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之后,等孩子对父母的信任重新建立之后,就要想办法引导孩子有所行动了,比如设立一个小目标并执行之。
这个小目标可以是每天运动半小时,可以是画一幅画,也可以是每天背5个单词、一首古诗,具体做什么要根据孩子之前所具备的能力来综合判断,还要充分考虑、尊重孩子意愿。总的原则是由简入繁、戒急戒躁。
这就重新走上了我们之前说的那条“自我-欲望-行动-能力-信心”的道路。
这就是“灾后重建”。没什么秘诀,只能在清理掉废墟之后从地基一步一步重新开始。
还需要父母谨记的是,如果孩子达成目标、取得成功了,要给予及时的认可与鼓励,孩子需要这个。
知道了哪条路正确,可不代表就一定就能走向成功。正确的路从来不是滑滑梯,更可能是一条比错误的路更崎岖的通往山顶的羊肠小道——费了半天劲走不通也实属正常。
哎,真难啊。
有什么疑惑尽管问
我们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同路人
关注同名(蓬勃育儿社)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育儿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