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拥抱不确定性

我有一位朋友,最近跟我聊起,他的小舅舅刚高考完的事。

不确定性

一天,他和爱人回娘家吃饭,谈论起小舅舅高考完,准备填报志愿。

难免会说到以后的择业跟就业话题。

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模式:读什么专业就意味着你从事什么行业;从事什么行业就意味着你未来的收入;进而就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身边从事某个行业的一类朋友的现状,或者更为直接的是收入的现状。

说完这些以后,他的小舅舅就突然情绪失控,用最为直接的情绪跟家人僵持着。

小舅舅回应了一句:你们明明是让我自己选择我喜欢的专业。

现在又逼我选择其他的专业。接着,便哭着委屈地躲回了房间。

然后,他的父母便相当疑惑,明明只是闲聊谈论,并没有逼着他去做选择。

为什么他会这样想呢?是不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在我看来,这很可能是“别人家的孩子”起了作用。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没有人愿意接受被定义的人生。

这很可能是小舅舅感到委屈的最为直接的理由。

选择了什么专业(职业),就意味着将来的你很可能成为别人眼里的某个人。

上周,有位大学同学跟我说:你其实挺好,能够从事大学学习的专业。我就不一样了,毕业以后就进入单位里。现在从事的工作,跟大学学习的专业,完全沾不上边。

我便回答到:“我如今处理的大多数问题,跟大学时学到的东西有本质的区别。“

想想这是一件如此让人可怕的事情。

不难发现,小舅舅感觉别无退路。

小舅舅是家中年纪最轻的儿子。

于是母亲便急急忙忙甚是心疼地解析道:”我们并没有逼你选择,只是说说而已。试想天底下,哪有父母为不想自己儿女以后好好的。“

说到这里,突然触动到我了,我的父母也说过相似的话。

后来才发现,这话背后,还有一个前提,父母的话很可能只停留在他们的认知范围以内。

一切停留在认知范围以外的不确定因素,都可能被他们屏蔽了。

2、

记得《小王子》里有一段特别有趣:

大人们都喜欢数字。你要是向他们说起一个新朋友,他们提出的问题从来问不到点子上。

他们绝不会问:“他的嗓音怎么样?他喜欢什么游戏?他喜欢收集蝴蝶标本吗?”

他们总是问你:“他几岁了?有几个兄弟?他的体重多少?他的父亲赚多少钱?”

他们认为只要有了这些数字就算是了解他们了。

你要是对大人们说:“我看到一座漂亮的红砖房子,窗台上摆放着天竺葵,屋顶上有鸽子在歇脚。”

他们完全想象不出那座房子的模样。要对他们这么说:“我看见了一栋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那他们才会惊叫起来:“这栋房子很漂亮!”

更为重要的是,在大人们的世界里,大多数事物都已经被定义好了。

然而,真实世界是这样的吗?

3、

真实世界充满了不确定。

真实世界就是一个充满随机性的。人们似乎总是在寻找自然界中的某种规律,以此来获得一种对世界的认识。

事实上,我们生活中或者学习中掌握的某种技能,只可能是这个世界里其中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存在方式。

最为直接的证据表明,像某些医院打着:某某疾病的治愈率达到百分之80。

那么给我的第一感觉,我当然选择一家治愈率相对较高的医院。至少治愈率高意味着我痊愈的概率就相对来说比较高。

但实际的情况是什么呢?

医院的治愈率高,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有百分之八十的几率被治好。

对于我来说能不能治愈,只可能是独立事件,期间也必然会存在各种的偶然性,

医院的治愈率其实跟个人的治愈率并无直接的联系。

更为重要的是,这很可能让你在看待某一个人或者是某一件事都清楚地意识到,他(它)很可能就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而不至于为某件事或者某个人打上标签,下定义。

当你用这个角度看待人和事的时候,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世界的原来还可以是这样的。

那么,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学会和不确定性相处,建立起能够应对不确定性的安全感。

不确定才是常态,主动地拥抱那些不确定性所带你的真实感。

最后,送上《万物简史》中特别有意思的一段话:

“你来到这个世界,几万亿个游离的原子不得不以某种方式聚集在一起,以复杂而又奇特的方式创造了你。

这种安排非常专门,非常特别,过去从未有过,存在仅此一回。

在此后的许多年里,(我们希望)这些小粒子将任劳任怨地进行几十亿次的巧妙合作,把你保持完好,让你经历及其惬意而又通常未被充分的赏识的状态,那就是生存。”

欢迎留言谈谈,你对文章看法?

谢谢大家的时间。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人家的孩子,拥抱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