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策:秦武王谓甘茂曰

对于秦武王嬴荡来说,甘茂是个好同志。

嬴荡哥的老爸是秦惠王,弟弟是秦昭王。他在秦昭王之前登基。可惜死的太早,不然秦国可能就被他带跑偏了,山东六国的压力没准能小很多,可能后来也轮不上“山东六国的噩梦”秦昭王上位了。

嬴荡哥作为秦国王室来说,算得上是孝子贤孙,不过有雄心有壮志,就是没什么头脑。在他爹秦惠王时期,张仪和司马错就因为伐蜀和伐韩的路线问题发生过有名的争论,当时作为秦国太子的嬴荡哥不可能不知道。这场争论的结果不仅对当时的秦国来说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并且应该作为秦国的长期国策施行——不要过早去动周王室,应该大力扩张土地,增强国家实力。

秦国的目标不是称王称霸,是一统天下。

嬴荡哥完全无视他老爹的路线,他告诉甘茂:“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矣”。在虚名与实利之间,他选择了前者。锤子在《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那篇里说过,秦国当时要进窥周室,就要先伐韩,打通前往洛阳的通道。这一点,甘茂知道,同时他也清醒地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但是他并不反对,欣然接受了嬴荡哥派给的任务,

这一步,间接导致嬴荡哥把自己小命玩儿完。也间接导致后来甘茂自己在秦国待不下去。

甘茂为什么明知道攻取三川,进窥周室的路线是错误的也不反对呢?因为在政治斗争中,人是无法考虑那么周全的,有的人首先为国家考虑,有些人首先为自己考虑。如果非要在政治斗争中区分出君子和小人,那么就不能以手段符合道德标准的多寡来分高下。应该以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冲突时做的选择来评断。甘茂显然算不上君子,他是个很能干的小人。嬴荡哥作为他的领导,想进窥周室,以樗里疾为首的老臣极力反对。可是领导个人喜欢,甘茂想利用这一点趁机上位。顺领导的意,是上位的捷径,领导做的决定是对是错不重要,关键是领导喜欢。这要放在职场,就是职场生存第一定律。

甘茂开始了他的上位之路,帮助领导嬴荡哥完成理想,不仅可以打压一批占着高位的老臣,还能得到领导的信任,成为嬴荡哥的左膀右臂,走上人生巅峰。干,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干。要打通三川,首先就要攻取宜阳。进攻宜阳属于劳师远征,以秦军的实力,要攻下也不是不可能,就是花的时间长一点,费的劲大些。嬴荡哥是会支持我的,可是那些反对的实权大臣,要是前线进攻不顺,必定会在内掣肘,事就不能成功。怎么办?

要么说甘茂是个能干的小人呢,没点头脑是当不了小人的,只能做个老实人。他举了三个例子给嬴荡哥打了个预防针。第一个例子暗示嬴荡哥,要成功了,功劳都会算在他头上。第二,说明要想成功,嬴荡哥就必须对他深信不疑。第三,提前告诉嬴荡哥,有人会动摇你的信心,到时候你肯定会对我有疑问而打退堂鼓。


一、[endif]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多张仪,而贤先王。(我听说张仪让秦国国土拓展了很多,但是天下人都不称赞张仪,而是称赞先王。)

二、[endif]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魏文侯让乐羊率军攻打中山国,战争持续三年才胜利凯旋,乐羊回来后向文侯述功讨赏,文侯给他看了一箱弹劾毁谤他的竹简,乐羊马上改变态度,连连叩首说:“打赢中山国不是我的功劳,乃全仰仗您的贤明。”)

三、[endif]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知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以前曾子在费这个地方的时候,费地有个和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人了。曾子母亲说我儿子不可能杀人,继续织布。过了会,又一个人来说曾子杀人了,曾子母亲还是不信,继续正常织布。过了会,第三个人来告诉她,她的儿子杀人了,曾子的母亲终于坐不住了,扔掉梭子,翻墙逃跑。)

这三个例子,第一个是“引诱”,第二个是“提醒”,第三个是才是“预判”。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嬴荡哥说我一定不听那些流言蜚语 ,并主动和甘茂订立盟约。后来甘茂率军攻击宜阳,五个月都没攻下来。果然流言四起,大臣反对,动摇了嬴荡哥的信心。甘茂对嬴荡哥说,咱们当时可是订立了盟约的。嬴荡哥没法抵赖,便力排众议,压上能调动的所有兵力增援甘茂,宜阳终于攻破。

秦国花大力气在一件错误的事上。是甘茂利用了秦武王不切实际的想法,以达到自己上位的目的。并且能把一个错误的目标变为现实,所谓厉害的小人,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能让事态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这就是我们常在历史评论中能见到的“铸成大错”。

秦国最终打通了进窥洛阳的通道,随后嬴荡哥举周鼎绝膑,暴毙而亡,秦国突然堕入天子暴毙,主少国疑的危险境地。而甘茂也因为领导嬴荡哥的突然死亡,导致自己本来在秦国的大好前途骤然暗淡无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秦策:秦武王谓甘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