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收藏家马未都曾说过:人活着有三重追求,第一重是趋利,第二重是趋名,第三重是趋静。
静指的是内心的平静。
毋庸置疑,这是一个充满焦虑的世界。我们生活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浮躁社会中,焦虑几乎与每个人都如影随形。
在互联网的大面积普及下,我们不仅共享了专车、单车、充电宝,还共享了压力、三观、鄙视链。
好比一位小镇青年上了知乎,发现年入百万的人竟然这么多,再看看自己每个月三千元的工资,他就焦虑了;又比方一位觉得自己很幸福的女生,上了微博发现比自己过得好的人多了去了,她也开始焦虑了。
但焦虑的源头在哪里?在于内心的不确定与不饱满。
当内心不确定时,就容易跟着时代的风向满世界乱转。
大家都在看《偶像练习生》,那我也去看;大家都在听《说散就散》,那我也去听……
一开始是这些小事跟着别人走,后来演变成,大家都买了XX牌子的衣服,我也要去买;大家都买车了,我也要买;大家都买房了,我也要买。
但是,你的“想要”可能跟不上你的“做到”。当你做不到时,你就焦虑了,你就迷茫了,甚至绝望了。
一直追求无止境的物质,精神没有得到滋养,你就会表面活得风光,实际上暗流涌动。
那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怎么“趋静”呢?答案就是读书。
因为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
02
买书容易,读书也不难,但要把手头上的书读完,读出精华,并不容易。
叔本华倡导孤独读书。孤独读书并非是狭隘地指一个人看书,而是指在读书过程中,很多事只能你自己去做到,比如思考。
在叔本华看来,光读书是不行的,必须得思考。
有不少人存在这样的现象:看过一些书,感觉自己懂了不少,但是当被人问及一些稍有深度的问题时,就会发现“书到用时方恨少”。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因为我们在读书时没有去思考。
书籍,记述的是别人的思想。而读书实际上是不断接收别人思想的一个过程,长期只读书不思考,你的大脑里只是零乱地散布着他人的思想。它们不成体系,它们杂乱无章。
而用自己的思考读书,你可以尝试跟着书中论述的过程思考一遍,再努力地找出其论述的精妙之处和欠缺之处,用自己的方式复述出来。
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记点读书笔记,写点读书感悟,毕竟写作,是最好的思考。
谨记,书籍只能充当引路石和敲门砖,它并不是财富本身。真正的财富,是我们尚未被发掘的天赋,而我们只有通过思考才能获得它。
03
思考出的思想成果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哲学家叔本华把这件事说得有些神乎其神。但认真想想,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你永远无法预料到那灵光一闪,究竟是什么时候击中你的。
法国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有思想”是个很难才能拥有的标签,但学着拓宽自己的思想,用正确的视角看待这世界,不盲从,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除了要思考之外,读书要有两点需要注意的事项,一点是书不是读得越多越好,一点是好书要重复看。
网上有这么一句鸡汤: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
如果真的如此,你要确保你气质里藏着的读过的书是一些好书。是大思想家或伟大作家的作品,而不是那些以金钱为目的而写出的“快餐式”书籍。
因此,绝不滥读和品味经典就成了读书中很重要的两件事。
04
叔本华对以金钱为目的而写作的作家是不齿的。他丝毫不掩盖对这类作家的鄙视和厌倦。
他说这些作家的作品是流星,他说这些作家并没有东西可以表达,他说这些作家在下笔前脑袋是混沌的。
就像杨绛所说的,读书好比“隐身”地串门。
当你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你立刻走进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你是想要打开门,看见一位对你有所引导的老师还是头脑空空的路人呢?
因此,书籍选择成了阅读的关键。
叔本华给出的建议非常简单粗暴——尽量别读畅销书。
这不是把所有的畅销书一棒子打死,而是就概率而言,畅销书读到坏书的可能性更大。
一本书,如果经过了几千年、几个世纪还留存在世上,那它必然经过了每个时代读者的检验,才能一代代流传下来。
例如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诗经》从周朝流传至今;《古文观止》至今已有300多年了;《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经典外国名著也走过了100多年的时间。
然而,刚出版的新书,尚未经过检验,它们可能经过一阵子就在图书市场销声匿迹了,这样的书大概率不是什么好书。
读到一本好书的感觉是很爽的。
听闻袁中郎有一晚在一本小诗集里,发现一个名叫徐文长的同代无名作家时,他由床上跳起,向他的朋友呼叫起来,他的朋友开始拿那本诗集来读,呼叫起来,于是两人开心地欢呼、吟诵。
这才是阅读的快感与益处。
兴许叔本华是个哲学家的缘故,他看待读书这件事更为理性。他所说的读书术,并不像有些干货那样有明显的“一二三四”,但大道至简,让人颇为受用。
学会正确的读书,你读过的书就能融进你的血肉,只要一个触动点,就会喷薄而出;学会正确的读书,不仅能让你及时审视内心,还能让你抬头看到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