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四十不惑。人到中年,见惯了尔虞我诈,也看过世上林林总总的人和事,应该心态平和,没什么可困惑的,或者说,很多事情能够放下。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越是接近中年,越是焦虑和困惑。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总不能事事如意。
在所有关系当中,最难处理的,应该就是亲子关系及教育问题。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在高速发展的近30年里,教育在一次次的试错、纠偏,我们从做学生开始,到成为学生家长,也在跟着不断的调整教育方法。
教育,就离不开书籍。
不得不说,中国人在近些年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但是中国人目前的阅读量和阅读观仍然停留在“有用”上。
虽然现在有“终身成长”这个观点提出,但是真正践行的人并不是太多。
一旦学业结束以后,读书就脱离了“有用”,更多人将阅读转为了“有趣”。这点,在课程中也提到了,各大读书app和各类阅读网站的大数据表明,虽然阅读数量在增加,但是高质量的阅读却并不多。
我不认同由“有用”转为“有趣”的读书观,想改变周围人就要从改变自己开始,这就是我选择报名读书训练营的初衷。
我希望改变我现有的阅读习惯,更加高速、高效的阅读书籍,也希望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从书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达到高频稳定的输出,言之有物。
在为期30天的读书训练营中,首先学习了几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倍速阅读、苹果阅读、卡片阅读、费曼阅读、主题阅读。可以说这几种阅读法就已经打开我关于阅读的新世界大门。通过训练,大幅度提升了阅读的速度。
在小冰老师介绍的大神级的纳博科夫卡片法,给予我在日常写作中的帮助,简直就是一件神器。明显增加了我的写作内容,并且通过卡片的分类整理,能够串联起相关书籍的知识和内容。
老师介绍的读书产品以及对于个人的阶段性规划,我承认我目前还没有勇气或者说,没有底气去进行实操。毕竟,有输入才会有输出,我一直在反复的说我自己还没有达到输出的阶段,并没有任何妄自菲薄,确实是没有厚实的积累,无法将散乱的知识进行串联并联。
所谓厚积薄发,这在课程中也有提到,能积微者速成。积微,月不胜日。
听过一节核聚老师费曼读书法,非常感兴趣,又找到了一个考霸训练营的答疑来听了一下。其中有个学生问核聚老师,我还有一个月就要期末考试了,肯定是复习不完了,非常焦虑,不知道如何制定计划来高效复习。
核聚老师当时给出的建议是,你现在不要问复习不完怎么办,你应该问自己,在这一个月当中我还能复习多少。也不要制定长久的复习计划,你就问问自己,我今天,上午,这一小时,这10分钟我学到了什么。
当时,我深以为然。
的确,我们总是给自己制定宏伟的目标,内心的想法一个连着一个,但是真正能够长久的做下去的并不多。
参加读书训练营以后,我阅读了《微习惯》一书,用了一个小时。收获最大的两个内容:一、设定合理的短期目标,达成目标后给予自己小小的奖励;二、习惯的养成并不是各种理论里提到的二十一天,行为差异的原因,一个习惯的养成从16天道254天不等。
所以说,读书习惯的养成不是这30天就可以达成的,习惯放弃也不是这30天的坚持就可以改变的。
任重道远。
我通过这个段落的学习,痛快地放弃了之前那些层出不穷的想法,把想法换成算法。
定出我想要达成的长期目标,算出达成长期目标是由哪些短期效果组成的,为了达成这些短期效果,我需要做什么。拆解到每一天,我要完成哪些任务。
认同记忆的残酷,也接受记忆的残酷,我们不愿意复盘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不敢直面记忆的残酷,不敢承认复盘时,已经遗忘了大部分的内容 。既然 接受了记忆的残酷,那么就需要高频复盘。
读书训练营只是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侪,受到了很多的启发,也对未来改变职业发展有了方向。
感谢老师,感谢班班,感谢一路同行的所有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