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

“说服”,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班主任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

很多时候,我们把说服当成了主要手段,甚至觉得它应该是万能钥匙。每当说服没有效果的时候,顿时气愤填膺,便觉得这个孩子没救了,“朽木不可雕也”。

王晓春老师在《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这本书里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正确的理解“说服”。

在做法上,我们往往把说服看成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训导”,而不是双向的交流。常常苦口婆心的把学生说得眼泪汪汪的,于是自我感觉良好的认为自己的教育感动了学生,也感动了自己。可当第二天看到这个孩子又故技重演的时候便怒不可遏,甚至大发雷霆。

另外,我们对说服期望值过高,看不到说服的局限性。殊不知,说理教育不是万能钥匙。学生的问题造成的原因五花八门,只有一部分是认识错误造成的,只有这一部分能用“晓之以理”来解决。

说服教育必须要从学生的看法出发,而不是从老师的看法出发。说服并不是教师向学生单向地宣讲自己的观点,以置换学生脑子里的错误观点。说服应该是先接纳学生的观点,然后从这个观点出发,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

再次,在对学生进行说服的时候,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喜欢在说服的时候动用权利给学生相应的处罚。实际上说服只是全力帮助学生学生犯错的心路历程,让他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行事。至于纪律处分应该单说。

所以,做为一名班主任在运用不同策略处理各类常见行为问题时,要防止绝对化和简单化的倾向,选择教育策略时要注意灵活性和综合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