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75: 阅读是一回事儿,写作是另一回事儿

做了一年的阅读者,随性而读了很多作品,个人偏好散文、小说。但不得不承认,工具类书籍带来的提升很快,也很直观。

写作不是生活所迫,但我想,多多少少还是内心所需吧。

阅读是一回事儿

阅读的书有时候是一字一句的看着,但也有一目十行的时候,其实一目十行更适合对于工具书的阅读。工具类书目需要快速抓住信息点,为自己所用。散文、小说都是需要体会文字意境的,速度太快,不利于抓住文中精华的部分。

有些书,看一遍和两遍的效果不同。返回来看,更能体味人物性格,景物特点。

阅读时间久了,就会发现,在阅读当中所品味到的意义与美感,会多多少少的投射进你未来的写作当中。

写作是另一回事儿

昨天心血来潮翻找投稿公众号,找来一篇命题叙事,给了开头,让往下编辑。有点儿意思,有开头,却不囿于开头,这是我喜欢的写作模式。于是接着开头往下构思。对方要求3000字,在一番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之后,勉强达到了2100字。而且再往下不知道该怎么写了,感觉自己给自己写到了死胡同里,而且主观上对自己写的内容很排斥,觉得情节烂俗,下面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东西。

怎么会这样?我明明就看了很多书,那些阅读的智慧都跑到哪里去了?我不可能“拿来主义”,将那些书的构思用成自己的,但首战折戟却是无论如何万万没有想到的。

一个晚上,都没有再触碰这2100个字。

直到二刷《艺术家们》,细节处看得越细,内心越有答案。原来,那2100个字只是陈述事件,没有把握好细节。譬如开篇给出了“看着闲人勿扰的牌子,我迟疑片刻,还是推门进去……”,思路上直接切入的是进去以后发生的事情。修改时,把推门而入那一瞬间的迎头风写出来了。

结果就变成“接口转角的咖啡店一开门的时候,迎面的风呼呼灌过来,好似迎头赶来的千军万马,一时间连呼吸的节奏都被迫紊乱了。奇怪,以前直接就推门而入了,倒也没有这种沁凉的感觉。”这一句是后加的,感觉很真实。老妈家就出于小说描写的那种位置,每次走到楼下一开门,就是脑门灌风的感觉。没想到有一天写文能把这种感觉写得这么细。而且这个迎头风有伏笔的意思,为接下来的叙事做了铺垫。

开头出来了,剩下的都是在细化,就好像绘画刚出来个轮廓还不行,还需要细节的处理。

往后的修改很顺利,用了一个多小时写初稿,用了一个多小时来修改。修改的结果是让自己满意的,不仅字数够了,结尾处也做到了反衬开头。谢天谢地,没有在昨天遇到困难之后选择退缩,谢天谢地,昨晚的二刷给了我新的思路。


命题叙事篇幅

不管最终这篇投稿是否选中,起码迈开了写作道路上的第一步。

回想这第一步,没有绝对的幸运,倒也不是绝对的不幸。有机缘巧合的成分,也有一步接一步的稳扎稳打。

写作是实践,阅读是积累,不可能一直积累不去实践,也不可能一直实践忽略积累。我相信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篇小文的最终成型已经成为事实的佐证材料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积累,相信陆续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日久天长,不定哪次就成功了。

所以说,阅读是一回事儿,写作是另一回事儿,你想一探究竟,只能一个字接着一个字敲下去,能够最终说服自己的文字,才有望去说服别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75: 阅读是一回事儿,写作是另一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