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属于自己的底层思维系统?(上)

2021.8.26 第二课

最近几天睡眠不好,几乎每晚都是两三点入睡。

下了班,放下手机、电纸书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实在睡不着,就起来靠着床头,望着马路上的灯若有所思。

思考什么呢?

第一点是对离职后寻找互联网运营的工作感到些微焦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再次选择的赛道是顺应趋势呢?是可以顺势而为,也符合自身的能力的呢?是可以在其中深耕数年以上的呢?

第二点是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感到一些恐慌,但同时又觉得很刺激,符合我冒险的性格,但我怎么才能躬身入局呢?

第三点还是回到自身能力提升的思考上来:白天读了一本智纲智库创始人的《王志纲论战略》,里面有一章讲关于底层思维系统,晚上下班听了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刚好讲到“一个普通人到产品人”其实是一个构建认知框架的过程。

有种瞬间顿悟的“爽”感,激动地睡不着觉。为什么自己之前会有学了很多但又好像没有学没有收获的感觉?为什么近来对一些信息越来越头疼,压根就不想去吸收?

关键原因就在于没有属于自己的认知框架。

以下就是结合书中+课程内容,加上自己的思考,启发自己的同时,也希望分享给一起奋斗在路上的你。奥利给!

什么是底层思维?

打个比方,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脑,除了外形设计和功能之外,底层操作系统非常关键,没有好的操作系统,设计再光鲜都是表面,人也是一样。

不一样的人,拥有不一样的底层思维,就好比苹果手机是ios系统,安卓系的手机便是安卓系统,而华为系手机新造了一个鸿蒙系统。

底层思维的重要性

底层思维系统决定了一个人的认知水平、思维逻辑和思想深度,也决定了一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强大的底层系统,就算读万卷书也只是个书橱,行万里路也只是架马车。

说白了,用来指导“实践”和“认识”。

底层思维系统有着不同的名字,中国古代人称之为“道”,西方则称之为基本规律,查理·芒格有种说法叫做“普世智慧”,毛泽东思想里的“实践论”、“矛盾论”。马克思主义也是底层思维系统。

底层思维系统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认识问题、把握规律的要害,是一个人安生立命的基础。

这个跟企业的价值观、使命、愿景其实是同一个意思。只不过是个体和组织之分。

得到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里说到:

“如果没有认知框架,所以每天面对着各种正面、负面的信息,任其冲击冲击自己的情绪,却不知道如何处置。”

如果自己没有建构起一个基本的思想体系,没有一套能够决定自己行为的方法论,那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浏览的信息基本都是毫无意义的,甚至可能还会有害,那些精彩的知识和见解会退化成毫无意义的噪声,影响自己的判断。

无论年轻与否、成就高低,只有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底层系统思维,所以一切的学习、工作和思考才有价值。

还有一点便是可以帮助你抵抗这个世界的荒谬、现实中的诱惑,它会给你无比清晰的目标感、原则性和自控力。

我个人觉得虽然术业有专攻,但最后大家要寻求的“道”是类似的,我们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在奋斗。

比如我自己热爱攀岩,那么我对自己的要求是需要构建一个对攀岩系统的认知框架。

从攀岩的分类、技术动作、保护技术和装备管理、地理、动植物方面的知识和攀岩的哲学。延伸开去,甚至会涉及到攀冰、登山等方面。

因为它会更好地帮助我去提高我的攀爬能力、去理解攀岩的本质、攀岩与人的关系,以及攀岩在我生命里充当了怎么样的角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

当然最后的目标是我在攀岩里感受到了最纯粹的做人的快乐。这是我对现阶段美好生活的理解。

再譬如朋友A在做影视方面的工作,他会建构一套在影视行业里的方法论,朋友B是个金融分析师,那么他必然会拥有一套自己的行业工作方法。

但当他们要去探索自己并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他们一定会发现自己不太会超出大多数人的世界观—幸福的生活、自我的成就、探索世界的奇妙等等这些普世的“理想”,或者说人生使命。

为什么要“主动”去构建自己的底层系统呢?

注意是“主动”,这两个字分量很重。

主动意味着付出艰辛的脑力去探索、思考和实践。不主动的人,是永远无法构建属于自己的底层思维系统的。

这让我想起了百年前的革命者们经过多种流派、主义的艰苦尝试和探索,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一生的信仰,用它来武装自己的思想,推翻了三座大山,最终实现了伟业,才有我们今日繁荣富强稳定的局面。

构建底层思维系统其实也是选择和坚定人生信仰的一个过程,并且需要在行动中看到结果。

你说这是轻轻松松躺平就能得到的吗?

如何去构建自己的底层系统呢?

各位亲爱的读者,请看下回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构建属于自己的底层思维系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