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6读《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曹培英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培养数感,不宜过于依赖量,尤其是不宜选择特殊的量。比如:小小的豆,薄薄的纸,等等。

       数感是数出来的。教学1000,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999,再让学生添上一颗珠,感受“进一”由三位数变成四位数的过程。

        数感是读出来的。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其他数位不论连续有几个0,只读一个零。只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数,直到自己读的是什么,就能读出数感,而且是脱离了“量”的抽象数感。

       数感是“看”出与“推”出来的。万以内数的认识,联系生活实际(现实情境中的量)与借助几何直观都是有效的。

        数感可以“算”出与“估”出来的。

        数感是“用”出来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4.06读《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曹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