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疗法破解教师职业倦怠现象

叔本华说: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

首先简要的罗列几种工作10年以上教师的表现:1.不读书,很少读文学书,工作以来从没读过一本教育理论书,除非学校或上级要求的理论学习,基本上也是为了完成任务从网上抄几篇读后感或摘抄几段话,但是绝对不会有意的用抄来的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2.不研究,无论几轮教学改革,我自抱守“老本”岿然不动。甭问你是“三维目标”还是“核心素养”,我就是教知识、多刷题,总共能“瞎猫遇到死耗子”,我的老师怎么教我的,我就怎么教你,不然我怎么会那么优秀!3.不写作,语文老师还好说点,给学生评评作文,有时还写个“下水文”,师生同题作文估计也是上世纪的事情了。其余学科老师做个课题要到处摘抄,就算是研究报告也写不成。总是抱怨论文加分影响教师工作效果,认为教师是教书的不是研究者,怎么能写论文呢!于是影响到国家的职评政策,论文不作为职称评聘的必要选项。4.忙忙碌碌,日复一日的重复昨天的故事:抄备课、去上(自己随性所欲的)课、惩罚性作业、无聊的在作业本上画着对号。考试结束一分析:这道题我都讲了一万遍了,怎么还是做错,这届学生太笨了!又考课本以外的内容了,家长不配合提高阅读量,怎么能做好日益增加的课外阅读题目!牢骚发完,到教室发一通脾气后,再重复自己的故事。结果就是第一个是责任心明显降低,尤其是体现在对作业的批改和授课的质量上,第二个是耐心明显降低,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态度上,老师讲自己的,对听课质量不管不顾。

深入这些教师的内心看看他们是怎么想的。说了这么多,老师们会说,你说的这些道理都懂,也知道做好老师就该“阅读、写作、搞研究”,多难呀!我不做又怎么样?一样晋级、一样领工资、一样教学生。再说每天在校十多个小时,上课教书、下课管学生、没课改作业写教案、还有没完没了的迎检补材料;下了班回到家一大堆事还在等着,晚上打发孩子睡了,疲惫不堪。怎么有时间做你说的那些“闲事”。如果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早就不想干着活了,简直教书就是个体力活,面对领导的责难、家长的刁难、家人的不理解,自己就是个受气筒。谈什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谈什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继新),生活真是没意义。

前面我们分析的就是教师典型的“职业倦怠”的外在表现和心理活动。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社会期望不合理、社会地位和待遇偏低、工作量大、复杂人际关系、学校管理混乱、社会交往闭塞、资源分配不公、以及教师缺乏责任心和进取心。究其原因教师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性的工作中,失去了最初从师的激情,忘却了自己的“初心”认为生活没有意义,教学就是一份看不到希望。教育教学是“立德树人”的工作,教育效果的延后性也使得教育效果难以量化。

破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从三个层面入手:

首先,教师本身要重拾“初心使命”,找到生命的意义。尼采的一句话很有智慧:“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从生存层面来说,在二战时期的纳粹集中营,在解放战争年代,被关在国民党监牢的“所谓的共党政治犯”,那些知道自己的生命中还有某项使命有待完成的人最可能活下来。从精神层面讲,建国以来的“两弹一星”科学家,“国家勋章”获得者,受到国家表彰各行各业的先进突出代表无一不是带着常人所缺少或者部分人难以置信的“信仰”,通过忘我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使命”与“信仰”就是他们的“生命的意义”。对于教师这个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群体,本身就应该自带光环,教师的责任就是这个群体里每个个体的“活着的意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树人”就是我们的初心使命。不同时期的育人目标是不断的更新,单单从课堂教学目标叙写的要求就能略见一斑:从80年代的“双基目标”,到90年代的“三维目标”,再到21世纪的“核心素养”,这是逐渐向以人为本目标,从“教书育才”到“立德树人”发展的过程。想一想我们面前的一个学生未来就是这个国家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素质决定了国家的未来,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复兴的使命,我们还有什么不值得骄傲,还有什么懈怠的理由。

其次,学校要引导教师自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读者会发现上面的前三种现象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想要成为“职业化”“专业化”的教师别无其它路可循。新教育实验行动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教师发展要采用三专模式,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2017年7月去南京栖霞区的晓庄学院附属小学,进门左手边有一处人造瀑布景观,瀑布的两边镌刻着这首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此印象特别深刻,我想这处景观是承载了陶行知的师范教育理念的,常思常新。通过分析中国近现代教育陶行知、叶圣陶、叶澜,或者当代教育家如朱永新、魏书生、李镇西、李希贵,无一不是“著作等身”,无一不是“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非常好的范例。不是说每位老师都要出书才算成功,而是阅读、写作、实践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必然选项,也是韩愈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源头活水。有人说,教会学生一滴水、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我认为这桶水不应该是“一桶死水”,而应该是“一桶溪水”,源头就是不断的学习专业的理论,不断的反思,不断地通过写作,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实践来明证自己的想法。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说白了就“抱团发展”,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项目式、团队化发展,发挥集体的力量,工作的效果一定1+1>2,同时个体也能体验到职业认同感。

最后,就是改革学校的评价体系,改变学校的组织架构,改进学校的制度。我们的教育管理者经常抱怨老师不好管了、不听话了,老师在晋级前拼命的工作,瞄准晋级打分项目,一旦聘完后就不听话了。新学年伊始安排教学岗位会议成了“讨价还价的大集市”,好话说了一大筐,就是安排不下去。更别说是日常教学教学管理中的无奈,在学校内不要提变革,最终内耗会把改革的利润消耗殆尽。总的一句话“知识分子最难管”,因为他比你明白。社会的诉求、家长的焦虑、学生的迷茫、教师的沉默,这一切都促使今天的学校需要变革。总结目前改革的比较成功的学校,在评价、组织和制度方面有几个比较有效的原则。1. 精确的分数不一定是正确的评价。无论是学校对的班级评价还是对老师的量化,对老师的分分计较,会培养出睚眦必报的孩子,甚至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假象。等级制、达标制会使得教育心平气和,老师不再焦躁。教育回归了本源: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生命的拔节生长。2. 评价团队,少评价个人。让老师在学校找到归属感,集体的力量会减少个人重复无效的劳动。例如集体备课这个“好经”,就是念不好,就是因为评价还是在团队内区分优良中差,大家怎么会精诚合作?3.在管理工作中,能用结构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制度;能用制度解决的问题就不靠开会。通组织架构的变革,让听到炮声的人(教师)去指挥战斗,再赋予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是制度和结构在发挥作用,不是靠传统的“人治”或者是“屁股决定脑袋”。这样教师个人的发展与集体的荣辱与共绑在一起。教师们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才会全力以赴,才会具有责任感。也就活出了生命的意义。

最后把牛顿临终遗言:“我好像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 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送给所有具有职业倦怠的教师,希望在我们的有限长度的生命历程中找到存在之价值,活出生命的意义。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投身于教育事业或献身我们所挚爱的孩子们,让他们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看的更远,做出更大的成就,实现我们存在的价值。

你可能感兴趣的:(意义疗法破解教师职业倦怠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