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关注

今天,有点意思。

我清楚的定位自己,并不是文字的真正粉丝,只不过找个理由,给文字跑跑龙套,拿些热情,看别人精彩,跟着模仿一、二。谈文字、谈写作,伤自尊,没有文字的历史沉淀,甚至都找不到一本阅读过的名著,来装拌一下自己、借一方伟人之词,为自己代言些许观点。能和别人交流的,只有初中的《孔乙己》、《范进中举》,妇孺皆知,却感觉到文字的摧残不寒而栗,幸好没蹈覆辙,少一分惊险。但有时又惋惜不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几种写法,终究是少文化,太贫瘠。

“疫情”,身体宅家,但精神必须放飞,学习不晚,何不了解一下茴香豆的“茴”?于是找到放牧精神的青草地——,在上面,打几个滚,赶几个趟,小刀初试,倒也码出一点文字,镀了点金,梦想成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雏鹰。曾经自称为“菜鸟”,一位前辈严肃批评我,目光短浅,没有远大的志向,没有宏伟的格局,该称自己为“雏鹰”,雏鹰可以成长,可以大鹏展翅,翱翔蓝天云云。那就借用“雏鹰”一名,给自己一个想象的模样、想象的空间,躺在蓝天白云下,幻想自己变为雄鹰,在蓝天翱翔。


雏,自然是扑腾不起来,是寂寥的。“风光这边独好”,却有自己适合的惬意。不羡慕别人的精彩,独自沉淀。有没有关注、有没有粉丝,就像晴朗初春的一把雨伞,无关紧要,信马由缰,我自洒脱。

因为存在,所以有了零星关注,突然觉得,像散放在贵州山坡上“黔驴”,多了“技穷”的惶恐。

大脑多了点文字,就有了文字的思维。

有一位“关注”,好像方向不同,仅看到“驴”,不关心“技”,一直研究“驴”的牙口,驴的毛色,驴的出处,倒让我平添一份推理的想象。

“嗨,我是XX国的,很高兴地认识你。”

这是国际友人,不敢怠慢,及时敲击一段文字“把祝福送给遥远的你。”

放下手机,我没有不一样的感觉,我就是那头笨笨的“驴”,多出一个“国际”友人,围观我的“技”,我继续在山坡下吃草。

过了一天,打开,哇!竟然几条消息,像久违的朋友遇到故人。

“你好吗?”

“好想认识你”

“.....”

我想,或许是一名商人,发现一头“驴”,琢磨起商机?或是一个唯朋友不成席的好客之辈?又或是......?总之,没看出来,TA也在研究茴香豆的“茴”,我便多了一些猜疑。

今天看到TA一段小美文,感觉可以一赞,便伸出大拇指,又引来信息

“你为什么迟迟不理我?

“我是老迈的退休人,迟缓。”

“你是男是女?

“老人,无所谓男女。”

呵呵.....我是个黔驴技穷的“驴”,只想秀秀我的“技”,就想了解一下茴香豆的“茴”。

本没有关注,现在也不需要如此关注,我只是个老迈的“雏鹰”,没有飞翔的本领,你给了我这么好的推理蓝本,却不能杜撰成册,实在浪费,实在可惜。

生活本就简单,履历已在“”,如此关注,只是米饭里落入一粒石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此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