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读完这本书后,最大的感受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感受到底层互害的情况居然是如此之严重,另外一方面是感受到人若不接受教育所付出的无知的代价,在今天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若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技能不能适应社会需要,恐怕终将会被这一波又一波的技术发展浪潮所遗弃,可是这些就是事情真相的全部么?
当我们把原因归结在个体不努力,不上进才酿成这番糟糕的境遇时,我们是不是还忽视了什么?制度层面的原因?社会层面的原因?教育系统层面的原因,城乡发展差异的原因?等等,诸如此类,我想只有进一步走进本书才能探究一二。
本书的第一个思想要点,本书采用的是白描的研究方法,也就是把观察到的事实记录下来,并说清楚,在作者看来这或许不是最好的研究,却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过程中最缺乏的研究,而且,作者在2012做访问学者时,读了威尔逊的这本《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一书,其中有个观点也提到,研究这方面,需要经验数据,调查,民族志,历史等,不同研究策略。
其次,作者在研究时有两个疑问,第一个疑问,为啥中国在社会经济发展活程中,没有出现像巴西贫民窟的那般底层社会?第二个疑问,为什么在中国经济变革的剧烈过程中,缺少对社会事实的白描研究?
本书的第二个思想要点,在作者看来,深圳这群三和大神的出现,绝非孤立现象,而是跟工业化发展背景以及在这一背景下的人口流动密切相关。众所周知,深圳原本是一个小渔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一跃而成了现在的国际性大都市,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一批又一批外流人口涌入。
这种人口流动模式,不仅是地域上的,也是身份与职业上的,但问题在于这一流动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经济上接纳、社会上孤立、身份上排斥,所以这就导致大量流动人口难以获得合理的社会保护,难以得到保护,就很容易会被黑中介,黑工厂坑蒙拐骗与剥削压榨。
其次,外流人口作为廉价劳动力涌入这座城市,推动着经济发展,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就被遗弃了,因为不太需要低端劳动力人才,而是需要吸纳高新技术人才,那他们就只能凭借着目前还有的低端制造业,以日结的方式,出卖劳动力,获得一份微薄的工资,苟且残活下去。
对他们而言,进工厂获得正式工作,那就会被剥削,克扣,压榨。在作者看来,他们面临的这般"非人化”境遇,并非资本与市场自发形成,而是资本与制度因素有意为之。
本书第三个思想要点,三合青年并非没有期望,他们期望自己成为大城市中被公平对待的普通人,可这种期望,目前俨然只可能成为一种奢望,因为从制度层面来看,经济城市化,土地城市化,人口城市化三者是脱节的,尤其是人口城市化进程,在作者看来,并非不能解决人口城市化问题,而是因为经济发展始终优先于社会发展,这就使得社会发展出现了滞后。
在作者看来,社会发展滞后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农民职业化问题,一方面政府大量提倡各类职业培训,可实际上很多流于形式,另外一方面,很多"80”,"90”后农民工拥有的职业技能与经济结构转型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是脱节的,这就使得三合青年干的活与父辈类似,体力劳动。
而物流行业的发展,刚好给他们提供适配的日结劳动力工作岗位,以及相对应的低端廉价适配的消费产品。其次,是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可以让这群人不需要沉重的行囊,无须在衣着上过多花费,还可以在露天环境下解决洗澡、洗衣等个人卫生问题。
本书第四个思想要点,三和青年选择的工作时长是日结,他们选择的岗位一般是,保安,工厂,快递,经常使用的词语是挂逼,这个词语似乎具有万物皆挂逼的效果,比如,某人死去,挂逼,某人没钱了,挂逼等。
其次,三和青年与应聘工厂之间的模式:务工者——二中介——中介(人力公司)——工厂,中介在人力市场招人,赚钱人头费。再次,想进厂,在人力公司压身份证,但压了身份证,不见得你就进得去。
其实,他们对中介而言,就像商品一样被卖来卖去,没人会顾及到他们的合法权益,另外一方面中介为啥敢这样做,跟信息不对称密切相关,他们掌握了招聘信息,进行贩卖,而且劳动力是充足的,别人并不差你一个劳动力。再有,就是他们说的工资,按小时结算,但是这个工资是你要玩命干才能达到的水准,跟真实收入有一定距离。
本书第五个思想要点,日结。在作者看来,日结是理解三和青年及三和社会生态的关键环节,是三和人力市场参与各方博弈的利益平衡点。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日结是各方获取预期收益的规则设计。就招工企业而言,日结降低了管理、薪酬、社保等用工成本,尤其是对于一些有阶段性用工需求的企业,日结更是为其创设了灵活的用工机制;
就中介而言,日结保证了一支有着经常性求职需求的劳动力队伍的存在,为其创利提供了无尽的来源;就三和青年而言,日结既为其生存提供了基本保障,也为其在时间分配、岗位选择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
第二,日结也是各方破坏规则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途径,就招工企业而言,巧立名目克扣工资的行为时有发生;就中介而言,夸大招工岗位优势淡化其劣势成为常态;就三和青年而言,拈轻怕重、消极怠工,甚至拿钱跑路并不鲜见。
本书第六个思想要点,他们的住宿这块,基本上分成两块,一块是租低价适合他们的屋子,另一块是免费睡酒店附近,或者肯德基,麦当劳等周边,关于这里面的更多细节,可以自行阅读本书,而需要注意的是“日结”为三和各方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那么廉价的居住方式则从根本上固化了三和的空间特征,从这也可以清晰看到他们沉溺于城市边缘和社会底层,甚至是生存极限的自我麻痹的“大神”状态。
本书第七个思想要点,三和青年活动场所以及地点,彩票店,网吧,电子一条街,扑克,超市,寄存店,做法人与办手机卡等,其中简单提一下,做法人,所谓做法人,就是让他们做企业法人,这样一来,一些企业倒闭了或者本来就是圈钱的企业那些实际控股人就可以,不用负责,出事就直接跑路了,而他们就成了背锅的。
其实,你可以看到,在三和,青年人价值取向更多的与买彩票、“打扑克”等兴趣爱好联系在一起:没有规划中的未来,只为当下而工作;不求累进式的成长,只求即刻的满足;维持着近乎底线的生存,安于低欲望的生活状态,一个人还好,当一群青年人因此而聚集,则构成了某种社会现象,甚至是社会问题,为啥?
因为周围持有相同价值取向的人越多,越有可能给青年人造成错觉,即自身的价值取向有着较广的群体基础。他们也由此摆脱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造成的心理压力,在这一群体中获得了归属感。
本书第八个思想要点,三和青年日常消费的商品,有不知道几手的旧衣旧裤,极低的挂逼面,一块钱一片的水果,五毛钱一根的香烟等等,在作者看来,三和青年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最终经由其徘徊于生存底线的低质低价的消费文化而得以符号化,三和也就成为舆论周知的三和,三和青年也由此走上“神坛”。
在这里,作者解释了消费文化,所谓消费文化是某一社会阶层基于其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而形成的,由这一社会阶层中的个体有意识地建构出来,为刻意区别于其他社会阶层的外显的行为模式,其目的是在该社会阶层中增强认同感,同时引起其他社会阶层的关注、尊重,甚至嫉妒,比如:奢侈品消费。
但这个与其他社会阶层的消费文化不同,三和青年标以“挂逼”的消费文化表现出来的,更多无奈、自嘲以及某种程度的抗拒。他们所谓的“挂逼”所代表的消费文化符号,只是其窘迫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无任何符号的群体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可言。因此,只要手头略显宽裕,他们会立刻摆脱“挂逼”消费,而像其他社会成员一样解决自己对于生活资料的需求。
其次,那些为三和青年提供消费的小老板,跟三和青年还是保持着一定的阶层距离,而三和青年作为最底层的一群,挂逼商品一方面满足了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但另一方面也使其被牢牢禁锢在三和,因为他们出了这,就可能消费不起了。
本书第九个思想要点,作者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三和青年代表,比如,业务青年,眼镜哥,大神等等,个人简单概述一下"大神",大神指的是用来形容一批不进厂做正式工作、偶尔做日结、沉迷网吧、食不果腹、露宿街头、没有身份却可能身背债务、热衷赌博的三和青年,他们与电子游戏中的负面角色“大BOSS”一样,也是最厉害的负面典型,故而被称为“三和大神”。
也可以用来形容青年中有突出能力或突出事迹的人,比如连续几天持续做重体力劳动且获得比较多的工资,买彩票中了500元以上的奖金等。他们的生存之道就是一方面靠救济,另外一方面靠偷窃。
在作者看来,某些年轻人怀揣梦想奔赴三和,在与招工企业、市场中介的三方博弈中,历经争抢日结、繁重劳动、微薄收入以及证件被骗、博彩失利等大大小小的挫折后,陷入了失望、怠惰、沉沦的恶性循环。
而充分的市场机制为他们的底线生存提供了依托,尚能使他们在收入极低的状态下“做一天玩三天”,甚至由此衍生出共同认可的价值取向以及表征这一价值取向的词汇,如“挂逼”“瘫痪”“大神”等,所以,三和青年潇洒自在的表象之下,是他们茫然无助、自我麻痹和轻度的社会对抗意识,而受到损害的是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
本书第十个思想要点,"三和事件”。这些事件有,跳楼事件,他们很多并不是真的跳楼,而是为了维权的不得已做法,还有欺骗事件,就是中介骗劳工,以及看客事件,就是看到他们中的人与中介起了冲突,他们就在一旁看戏,跟自己没半点关系等,反正种种事件都透露出了他们窘迫的生存境遇,但他们将这种生存境遇,往往归结于自己缺乏社会资源时,事实上,他们没有意识到正是由于自己摆脱了对社会、对家庭,甚至是对自身的责任要求,才真正陷入了这般无援之境。
本书的第十一个思想要点,三和与贫民窟之别。在作者看来,三和可界定为:低工资收入、低生活成本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它缺少了贫民窟所需要的诸多要素,比如抱力、饭醉、职业和家庭等,而且三和青年的生存之道依然是常规手段,没有滋生其他的特殊产业和特殊职业,也没有出现空间上的排他效应,他们就是社会可接受、可接触、可接近的人群,社会重新接纳他们也是顺理成章的,只不过三和青年自己在有意识地逃避社会,或许是逃避社会给予他们的角色与责任。
其次,它也不会形成贫民窟,因为形成贫民窟至少需要两个内部条件:一是人群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二是出现明显的群体代际接续。而三和青年并不是一个稳定的群体,不断有人口的流动和替换,在生活方式上也与其他群体差异不大。
再次,他们也不符合社会群体的五个特征:①有明确的成员关系;②有持续的相互交往;③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④有一定的分工协作;⑤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本书的第十二个思想要点,如何应对以及解决三和青年的问题。第一,个人自我意识觉醒,走出三和,融入社会,第二,底层社会生态链断裂,低端的租房,物品供给等无法供给,城市社区改造,比如,不能睡大街,第四,透过农村义务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系统改革,解决留守儿童问题,防止农村出生的青年成为三和青年。
第五,不能再牺牲进城务工的农村青年的利益,让他们不仅有机会融入工厂,还有机会融入城市生活。同时,要尽快缩小城乡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不只是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发展。
第六,通过教育系统的方位改革,让农村青年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命运。一个好的教育体系需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舶来品,义务教育如此,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也应如此,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教育帮助人们改变命运。
最后,总结一下,第一,三和青年大多来自偏远农村,当地经济落后、资源匮乏、信息闭塞,他们难以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学习成绩显然达不到知识改变命运的要求,由于家庭条件较差,学习成绩落后而辍学进入工厂,这也是很多三和青年的共同经历。
当城市发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时,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限制,他们的孩子只能留在家乡,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寄居祖辈身边,辍学现象早已屡见不鲜。
第二,三和青年似乎洞察了工厂“剥削”的性质,产生了一种异乎寻常的相对剥夺感,认为自己被牢牢束缚在底层,缺少劳动技能和高等学历,丧失了向上流动的可能性。为避免被持续“剥削”,他们纷纷逃离工厂,出现一种“干一天玩三天”、做日结、跑路的“反工厂文化”。
第三,他们失去了挑战命运的勇气,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用努力工作,也不会失落无聊,没有羞耻感的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奋斗动力。
第四,三和青年的底层化倾向,既是由群体行为建构的,同时又是为群体生活行为所认同和依赖的,这种底层文化是处于边缘社会地位的群体对现实社会所做的调适与回应,它表示一种应付无望和失落感的努力,是对现有建制没有解决的问题尝试寻求就地解决,是一种由社会条件决定的“理性”选择。
行文至此,已近尾声。有些时候,不得不感慨,我们所谓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仅仅就是活着,甚至活着本身就异常之艰难,那我们生而为人,还有必要去探究存在之理由,生命之意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