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疫情结束了,我想去离婚》最高赞的回答

刷首页点进去了这篇文章,本来想这看个故事,结果没有啥太多的描述,很普遍的问题,夫妻之间亲密关系出现了问题,故事里妻子感受不到丈夫的关心和生活的乐趣,所以情绪积累到疫情一件事情爆发了。说要离婚,其实标题不应该用“想”而是用“要”。一个是想法,一个是决定。区别很大的哈。但是看到评论区的最高赞,我惊呆了。

第一篇文章献给你!

热评的193赞是认真的嘛?


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如果就文章看来并没有一定要离婚的地步,况且这么一点点描述根本判断不出来他们的真实情况。如果要是支持离婚,那么首先要看双方当初结婚的目的是什么,是因为感情还是物质,还是两者都有。夫妻双方都是不断成长的,单从这次故事判断是丈夫忽略妻子的感受,并没有满足妻子的情感需求,也可以判断出妻子和丈夫双方都没有对这段夫妻的亲密关系做出努力。没有共同话题,没有恰当的表达,其实都是双方不成熟的表现。当然生活就是被这样一件件小事击垮的。可以理解妻子的心理,丈夫的心理这里没有描述就不好说,但是疫情期间把生活琐事全部抛给妻子,这是不应该的。人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一点小事都会崩溃。但是冷静下来想一想,如果两个人可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不需要离婚,毕竟这个年纪离婚牵扯到双方的家庭,财产,孩子抚养权等等问题,最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够承受离婚的后果。如果经济独立,有房子,那么如果其中一方觉得不想继续了,那就离婚好了。毕竟结婚是自由的,离婚也是。但是想一想自己选择的亲密关系是这样的结局,是否应该早早地好好思考一下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才是比结婚离婚更重要的事情。与其去指责,不如帮助别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舒了一口气。

以上是鄙人陋见。欢迎理智探讨。

接下来是我对婚姻作为一种制度和亲密关系的一点点理解。

终身学习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心,那么终身成长呢?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说方方面面是已经完全成熟不需要成长的,特别是亲密关系,这个总是靠感觉但其实要靠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事情,大家都不愿意去花精力去学习,可能是惯性可能是惰性也可能是功利心太重。现在结婚率低,离婚率高,就证明了婚姻其实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不断维持的关系。婚姻其实更多有关财产和后代,这些法律都有规定,但是感情没有。这是需要额外学习的东西。是夫妻双方需要共同成长的。毕竟一夫一妻制度在中国才存在70年。西方一夫一妻制度理论上是和宗教一起出现的。但是人性都是一样的,中国的一夫一妻多妾和西方一夫一妻多情妇其实差不多。你说你俩都违反人的天性要一辈子在一起了,为什么就不能花点功夫去吧关系处理好呢?最起码努力了不成也可以和平分手或者离婚呀。我觉得感情走到尽头的标志就是,双方都不想再为这段感情去付出和改变了。那么就彻底凉了,分手或者离婚吧。因为在一起只是互相浪费生命罢了,但是如果只是因为自己不想去解决问题而离婚,那也离婚吧,毕竟孩子是无辜的,这样一个不好的例子会给孩子的感情观造成很大的影响的。毕竟人生这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自己活得开心才能给自己所爱的人带来真正的快乐。

婚姻是能代表你人生选择的一件事,它不一定必须有感情,但是必须是安全的。但是现在的人都渴望感情安全,所以呢,现在因为感情不合离婚的越来越多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陌生人要一起生活一辈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能凭着感觉走,要有理性加持,感情才能稳定。总结来说良好的婚姻就是,有经济基础,有好好生活的精力,有各自和共同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要有共同成长的心。做到这些,很难,所以恩爱一辈子的夫妻羡煞旁人啊。

你想得到什么,那么你就要具备得到它的准备。打个比方,你想吃好饭好菜,那就得去找好菜谱,然后通过实践把别人的菜谱变成适合你口味的,还有不能总吃一道菜吧,所以要不停地去学习新的菜谱,这样你才不会吃腻吃烦。很简单的道理,哈哈。但是很多人就是懒呢,所以现在年轻人都不结婚了,离婚率也飙高,就是因为太麻烦了,不想学了,或者就是吃坏肚子了,不管咋样,人生这道菜啊,好吃不好吃,只有自己能决定。

最后用《亲密关系》里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来结尾,“所有的期望到最后都会变成怨恨”。

最最后,希望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可以一起愉快的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疫情结束了,我想去离婚》最高赞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