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3 2020.11.14
《实战指导:如何通过写荐书卡,打造个人IP名片》
✍️今日作业:
在500张福利卡里挑选一张你最喜欢的,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做分解和分析。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试着写一篇荐书卡。
荐书卡分析
❣️选择理由:❣️
理由很现实,因为这篇相对来说篇幅适中,而且初读就觉得比较喜欢,就它了!自己在生活中不算是一个比较会处理问题的人,脑袋不灵活,于是看到这个书名我就被吸引了。
❣️荐书卡原文:❣️
书名I《你的灯亮着吗?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作者【美】唐物德·高斯
大家好,我是璐岩飞羽。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书是《你的灯亮着吗?∶发现问题的真正所在》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总是不断遇到问题,可以说,生活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有的问题让我们焦头烂额,百思不得其解;有的问题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无法起到切实的效果。而有的人似乎具有一种本领∶任何问题在他手上都能迎刃而解。
本书的作者,两位风趣幽默而又不折不扣的IT男——唐纳德高斯和杰拉尔德·温伯格,就是这样的人。
唐纳德·高斯是一名系统科学教授,从事复杂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以及大型公司的变革。杰拉尔德温伯格是软件领域最著名的专家之一,美国计算机名人堂的代表人物,这位作家有大量的粉丝,这些粉丝是他的忠实簇拥者,不光把他出版的每一本书都读了,还组织了讨论组专门研究他的思维。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讲思维模式的书一定都是生涩难懂的。当我严肃认真地坐在书桌前,翻开这本封面颜色跳跃、灵感激荡的书时,刚看了几页,我就不由得笑出声来。
这本书的序认认真真地写道∶"发现一个问题∶没有人会读序言。解决方法∶删掉序言!"
序言不光如此有趣,连献词都简短明了,还哲理地揶揄着他们的妻子,这彻底打消了我以为这本书很深奥难懂的紧张心理。
与其说这本书是一本正经讨论思维模式的书,不如说它是一次精彩纷呈的头脑风暴。作者把解决问题的思维分成六个主题,每个主题都以一个生动有趣、发人深省的小故事为主线,像剥竹笋一样一层一层剖析给你看。
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是如何解决的,结果是怎样,而当他们做出了第一步之后,又遇到了什么。随着一个又一个问题剥竹笋般被展开,作者随即点出了发人深思的关键点∶
"问题的本质是什么?""问题是从哪儿来的?"
"这个问题究竟应该由谁来解决?"
"人们很少知道他们要什么,直到你给了他们想要的东西。"
"我们真的想解决问题吗?"
我们常常急于快速提出解决方案,却很少看清问题的本质;或者,我们总是陷入一种不满意的状态中,诸事不顺,疑感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正如书中所说的∶"问题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只不过你常常忽略了这个最简单的问题。"
书中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瑞士风景区一个汽车隧道发生的麻烦。
工程师遇到了一个问题∶忘记提醒司机开灯了,这在隧道里非常重要。于是他制造了一条警示标志"注意∶前方隧道,请开启大灯。
问题解决了吗?
解决了,但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原来在隧道尽头不远处就是一处风景优美的休息区,司机常常在这里停下车欣赏美景,结果因忘记关车灯而耗光了电池的人不在少数。
这给游客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也让当地的警察使尽浑身解数地拖车援救。这个问题究竟应该由谁来解决呢?
工程师想了很多方案,发现每一个都有瑕疵,甚至可能引起更多的麻烦。生活中不正是如此吗?问题一个连着一个,解决了这个,可能会引起更多地问题。
最后,问题终于得以完美解决。问题专家是这样思考的∶我们需要达到什么结果?司机关掉灯。
我们知道司机是开灯还是关灯吗?不知道,但司机知道。应该由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不应该是工程师,而是司机。
最后,隧道出口处只用了一条简单短小的提示语,就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你的灯亮着吗?"
你看,有的问题看上去千头万绪,一旦摸清了问题的真正所在,解决方案惊人的简单有效!
工作中我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专门处理问题的,回到家庭,两个孩子也是麻烦制造者,我相信很多人的生活也是如此,问题一个个接缝而至。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突然灵光闪现,想通了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也调整了自己看待事物的思路,化繁为简,抓住根源和本质,很多谜团一样的事情便迎刃而解了.
之前孩子总是拖拖拉拉令人生气,我用本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之后,列出至少五个解决方案,找出了其中的关键,现在孩子十分钟就能洗款完毕,还能愉快地交流。
用本书的思维方式来解析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尤为有效,只要弄清楚提出问题的人到底要什么结果和目标(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否应该解决,应该由谁来解决,就能清楚地把握问题的所在,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
生活中总有人能够成为问题解决者,找到问题的真正所在,用一种最具有性价比的方式,轻松解决。解决问题的钥匙,就是找到一种看清本质的途径和思维,越过思维的迷宫,到达出口。
如果你也有这方面的困感,也许可以花上几个睡前时间,通过阅读本书中轻松幽默的故事,找到那把思维的钥匙。
分解和分析:
第一段:作者不是一上来就介绍作者,而是简单列举了几个实际生活中令人困扰的问题,因为这个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我们犯难,引起共情。然后突然话锋一转,矛头直指要推荐的书:有一种人天生就能解决任何问题,是什么样的人这么厉害?于是我就迫不及待要读下去。
二三两段:用几个词描述了两位作者的性格特征,然后从作者拥有庞大的粉丝这个角度说明作者的厉害。简短的几句话,让我不由地称赞:这两位作者真的牛。
接下来的几小段,用对比的话语简单勾勒出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不生涩难懂,而是非常有趣。然后引出书中的关键点,并且针对这些关键点发表了自己的思考,典型的虚实结合。
然后用比较长的篇幅详细写了书中的一个小故事,这强烈地勾起了我的兴趣,并跟着他的话语去思考。由书中的小故事又联系到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道清阅读这本书之后给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带来的变化。
最后,委婉且量化的建议,让读者觉得如果只需花上睡前的一点时间去读这本书,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么很大程度上,我是想这么去做的。总的来说,我感觉这篇荐书卡写得挺成功的,是我要对标的优秀卡片啦!
PS:这个阶段的笔记终于决定抛弃手写的康奈尔啦,尝试用思维导图去做,做完之后成就感满满,对整节课的内容特别清晰,终于没那么焦虑了!这算一个小小的进步吧,嘿嘿
D24 2020.11.15
《实战指导:高效掌握一人一书一课软技能,完成课程内容(上)》
✍️今日作业:
1、写出你对由书变课的理解(必写作业)
2、尝试列一个你感兴趣的书单项目,包括主题、书单、用户分析(选做)
课程复盘:
这节课又讲了两个重要的读书产品:拆书稿和听书稿。
拆书稿:将一本书拆成5-10个部分,每个部分1000-3000字不等,各有一个小主题;
听书稿:用一篇文章5000-10000字的篇幅,讲清楚一本书的核心内容
拆书稿可以分为两个模板:虚构类和非虚构类。
虚构类拆书步骤:
第一:用倍速阅读法读两遍书,对书有一个基本了解;
第二:围绕主线提问题,确定好每篇围绕的主题;
第三:回到书中按时间发展顺序把故事捋顺。
非虚构类拆书步骤:
第一:通过倍速阅读法速读本书,检索网上信息、看封面、序、目录等,了解这本书的大概内容;
第二:起标题,新媒体时代,标题就是一半内容;
第三:整体行文使用自然语言
我对由书变课的理解:
我从内容、形式、作用这三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内容上,书的内容就是书里写的那些文字,那些都是作者告诉我们的,他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就收获到什么。但是如果由书变成课的话,这里面就涉及到二次加工,再创造的过程了。
因此,我们在中间就相当于起了一个桥梁,一个媒婆的角色。我们要把书里的内容理解翻译成被大多数用户接受并且也理解的东西。这时候,我们就会思考,结合自己的经历去表达出来,内容就不仅仅是书里的那些了,这时候的课,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产品了。
其次,在形式上,书是用来看的,或者用来读的,这时候,我们就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但是如果把读过的书变成课,我们就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了主动的讲授了,正如费曼说的那一句:凡我不能理解的,我就不能创造。只有我么先真正理解了书里的内容,我们才能创造性地讲出来给别人听,这才是我们真正学到的部分。
最后,在作用上,不管是看书也好,读书也好,受益者往往只是自己。但是如果变成课,那我们就是把受益自己的知识变成了个人的产品了,我们就是一个知识IP的角色,是一个传播知识的人,这时候受益的人不仅是自己,还有其他人,这个作用是很广的。
我感兴趣的书单是关于猫的
作为一个资深铲屎官,最喜欢问身边人一个问题,你是喜欢猫咪还是狗狗。奇怪的是,他们好像都故意跟我反着来,大多数人都喜欢狗狗多一些,好吧,作为资深猫奴的我,虽然也很喜欢狗狗,但是,但是,还是有些不服气。哈哈。
猫咪不顾家,不忠诚,这是大多数不喜欢猫咪的人的偏见啊。其实在真正喜欢猫咪的铲屎官看来,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莫过于征服自家那只“高傲”的主子了。
每当听到自家主子带着“呼噜呼噜”的拖拉机般的雷鸣向我靠近,我就不由自主的咧开了嘴:这小东西准是要让我给她舔屁屁了。看,她多么喜欢我呀,值得开心。
不只是我,很多名人其实也是资深猫奴啊,一起来看看吧
村上村树《软绵绵》
把耳朵附在猫的身躯上,就会听到夏日终了的海鸣声般,轰隆隆的声响。在猫儿柔软的体内,和呼吸同步上升、下沉。上升、下沉。就像刚诞生的地球一样。
莫言《猫事荟萃》
根据我的观察,猫是懒惰的动物——至于那些成为宠物的贵种,就不仅仅是懒惰,而是十足的懒惰了——不到万不得已,它是不会去捉耗子的。
丰子恺《阿咪》
《阿咪》是丰子恺写猫画猫的首部图文结集,分写猫儿和画猫儿两部分,前一部分收入了他写自家猫儿的三篇散文,后一部分选取了丰子恺创作的百余幅与猫相关的黑白全彩图画。
丰子恺对猫有着特殊感情,刻画尽猫儿的可爱可恼。本书是丰子恺谈猫画猫的图文结集,图文中猫与人之间的亲密互动构成了一个有情世间,猫儿伴人看四季流转,守花开花落,共度乱世与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