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精讲第六十七章

【章旨】

本章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命名为“三宝”,熊春锦《<老子德道经>校注》也命名本章为“三宝”。本章老子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三宝”,而重点在“慈”。【原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日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大”前的“道”字,在帛书本。河上公本及傅奕本等都没有。我道大,道即我,我即道。“我”不是老子用作自称之词,而是“道”的化身,也指得道的圣人。天下人都对我说:道广大,却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肖,相似。似不肖,不像具体的事物。另一种说法是,没有任何东西和我相似。《王弼注》:“久矣其细,犹曰其细久矣。肖则失其所以为大矣,故曰,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正因为道的广大,所以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如果它像的话,很久以来就渺小了。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三宝,三件法宝,或三条原则。慈,仁爱、和善。俭,有而不尽用,与五十九章“啬”字同义。我是“道”的化身,也指得道的圣人,有三件法宝,持守而保全着。第一件叫做仁慈,第二件叫做俭啬,第三件叫做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

胡寄窗说:“老子去奢宝俭的主张与其他先秦各学派思想比较虽无若何特殊之处,但这一主张的提出,至少也反映了老子对当时贵族阶级穷奢极欲、残酷剥削人民所持的反对态度。”(《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第二一〇页)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慈故能勇,仁慈所以能勇武,这句话与孔子“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孟子说“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的意思接近。蒋锡昌说:"是'勇’谓勇于谦退,勇于防御,非谓勇于争夺,勇于侵略。"慈故能勇’言唯圣人抱有兹慈心然后士兵能有防御之勇也。"

俭故能广,俭啬所以能宽广厚广。《韩非子·解老篇》说:“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宝爱其神则精盛,人君重战其卒则民众,民众则国广。”《王弼注》:“节俭爱费,天下不匮,故能广。”器,物,万物。器长,万物的首长。有了这仁慈,所以能勇武;有了这俭啬,所以能大方;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的首长。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且,取。现在舍弃仁慈而求取勇武,舍弃俭啬而求取大方,舍弃退让而求取争先,是走向死路啊。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以战则胜,傅奕本和范应元本作“以陈则正”。范应元说:"陈,音'阵’,军师行伍之列也。”仁慈,用来征战,就能够取得胜利,用来守卫,就能巩固,天要救助谁,就用仁慈来护卫他。

【延伸】

“三宝"中“慈”是重点,也是《道德经》核心概念之一,与仁在孔子儒家之的地位和重要性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儒家仁”是源于血缘亲情,按照仁心、自爱、爱亲人、泛爱众、爱物的次序由内而外、由亲而疏、由近而远、推己及人的逻辑次序推衍实践。而“慈”则源于天道自然,侧重悲天悯人,无心无为,淳厚朴实,体现为“天下母”的母性柔慈,天真纯洁的赤子之心,无所偏私之公正心等等。

老子对儒家仁义等道德进行批评,认为儒家所讲仁义是个人私爱(亲情之爱),是人为强加的,违背了“道法自然”的规律。但他并不反对“仁”,他所提倡的是无私爱的“天地之和“圣人之仁”。天地之仁是无偏私地慈爱宇宙中的万物,圣人之仁是无偏私地慈爱所有的百姓,所以道家强调的是大道高度的大仁大爱。

当然,儒家的“仁爱”也并不是老子所批评的只停留在人道层次的“私爱”,其实也是上达天道,普及万物的,因为《论语·述而》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充分体现了孔子爱物及取物有节的思想。《孟子尽心上》提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主张推人及物,将仁爱精神和情感贯注于无限广大的自然万物。

总结:上一章老子用江海与百谷的比喻,论述圣人如何处理与百姓的关系,本章老子首先指出道广大,却不像任何具体的东西,接着论述“我”,即得道的圣人有三件法宝:仁慈、俭尚、不敢居于天下人的前面。重点在强调“慈”,因为老子身处战乱,见惯暴力残酷,深深地感到人与人之间仁慈的缺乏,所以极力加以阐扬。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精讲第六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