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作

谁都希望能写一手好字和一手好文章,良好的愿望都是美境,但要达到此目的确实很困难。天下事三分说七分做,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达到此目的者还是大有人在。既然有人能做到,说明他不是死胡同,只要持之以恒的努力,美境同样可以成为现实。

如何写作,看似玄之又玄的大事,其实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吃饭是我们生活的日常,有些人能从吃饭中找到快乐,找到人道天道之自然;有些人认为吃饭只是生存之需,并无其他。如此等等,则说明同样一件事,有不同的解法,对写作的认识也应该这样去理解。

人生有体悟,写作有技巧。我经常拜读别人的文章,发现了一些规律,除勤奋之外那就是写作人的境界、学识、技巧、经验和能力。同样一篇文章,有些人能龙飞凤舞,自由穿越而有物有景有故事,纸面的高大上让人耳目一新,毫无矫揉造作之态;有些人开篇布局立题新颕,但内容紧凑感不强,表达不彻底,叙述说理不充分,给人的感觉就是在绕。形成这样的原因,一是对写作内容的认识不充分,不彻底;二是文字功底和技巧的基本功不扎实,驾驭文字的能力还欠火候,越想说明白越是说不明白。我的写作能力就属此类。

文章是写出来的,还是改出来的。朱熹和鲁迅先生对此有切身体会,他们认为文章是改出来的。经验值得总结,技巧需要体悟。前不久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美的历程》,作者刘泽厚,当今中国的哲学家。内容大意为:远古图腾到现代文明,对中华文明的巡礼。看完这本书以后,我发现文章还可以这样写,美的叫人无地自容,无所适从。一篇好的文章,不仅仅体现在体裁和内容上,更重要的是文字的搭配。写作基本功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训练的结果。美文的产生,离不开千锤百炼。

有写作愿望固然是好事,光有愿望是不行的,必须有大量的阅读输入,知识点掌握的越多,知识面越宽就越有想输出的想法。写作是一个体悟的过程,天马行空,画地为牢,则与愿望背道而驰。

经验主义被视为主观主义的表现形式,忽视主观主义而完全依从客观,针对写作而言有待考究。写作的过程是主观主义,还是客观主义。写作本身传递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常识,一种技巧,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实则是一种指引和宣示。所以写作的过程,更多体现在主观层面上,当然也不排除客观因素。文章的体裁和内容有所不同,其传递的信息则有各异,主观客观只能依文章的内容判断。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写作的前提条件离不开阅读,而阅读又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坐得下来沉得下去,并且要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一日暴十日寒,则万事皆空。海绵吸水没有大道理,但有大智慧,阅读学习当有海绵的精神,久而久之特效尽显。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百折不挠的吃苦精神,不可能涅槃重生。

写作方法和技巧,看似简单实则奥妙无穷。有人笔下生花,妙语连珠;有人笔下苍白,不知所措。究其原因,方法和技巧没有到位。曾为写作问题,我请教过记者、教授及写友,尽管见解各异,但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算是方法之方法吧。写作没有捷径可走,多读、多写、多练,可能就是王者之道。

文章体裁和内容的确定,没有统一模式,只是根据个人喜好和兴趣确定,当然擅长的领域可能就是自己熟悉的领域,成绩斐然往往在这里发生。我之所以写作,与名利无关,只是一个爱好而已。写作对我而言,一是修心养性,让自己静下来,彻彻底底来一次远途的修行;二是少时有写作梦想,只因生不逢时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尽管青年时期做了一些努力,终因生存之计不得不放下,其梦难圆。现在重拾笔端,不为名也不为利,只是圆梦而已,至于文章的质量也只能尽力而为;三是所从事的职业与社会接触密切,对于人性的了解有更深刻的见解。江湖盗义和仁义道德,本不是一回事,但现时社会有混淆之嫌。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本是人的品德要求,但被抛弃。种种现象,则激发写作冲动,不揭露不批评是乎有亏欠;四是个人性格所致,我从不在乎生理年龄,并对名利没有强烈的要求。年龄只是一个计量单位,生死自有天命。只要生命尚存,自由无碍,则内心就丰盈。名利乃身外之物,保证应有的尊严,有能安身立命的物质保障,我认为就可以了。天道人道视为自然,不人为造作就没有亏欠。写作的冲动,完全源于内心的自觉,没有压力,没有名利之争,只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但我仍然是一个战士,具有极强的战斗力,为权利而斗争,永远是主旋律。

写作的道路很漫长,需要破荒之力,只有在多读多写多练的基础上下功夫还是不行,必须要有深刻的体悟,博大的胸怀,不屈不挠的精神。借用鲁迅先生语当作自勉:地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