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万物皆平等

道德经第五章有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样的理念呢?

首先,这里的“不仁”没有歧意,不是不仁慈的意思,它表达的是天地自然没有那种过分泛滥的慈悲,它没有偏爱没有偏颇,“刍狗”是用于祭祀的草扎的狗。老子这句话就是想说,天地对自然万物是没有区别对待的,不管是一花一草一人一物,天地都一视同仁,光芒普照,雨露均沾。那些品格高洁的人对待百姓也没有什么不同,就象天地对万物一样,不分亲疏,不分贵贱,一视同仁。体现的是一种平等大爱的观念。

只是在当时,老子所处的奴隶主社会,奴隶与奴隶主的阶级对立,这种理念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只能说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不过史传在尧舜时期,这种平等的理念是得以贯彻实行的。遥想下远古时代,男耕女织,有鸟鸣嘤嘤,有花伴溪流,梦中的桃花源一直令人向往!

但从种群的分化、不同阶层的产生、生存环境的竞争等等状况出现以后,原始的平等社会观即被打破。也许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吧!要把这现状打破,打破后再重新组合。如是反复,成就不断的前进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人生而不平等的观念更容易让人接受。单以重男轻女的思想为例,多少女子为此承受不平等的歧视与待遇,象物件一样被丢弃或售卖!过去的女子甚至连自己的姓氏都不配拥有。生而平等?怎么可能呢?近年来,随着男女平等的倡导,女子地位得到了明显提高,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待遇也在减少,但是还是存在,特别是偏远地区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改善的。

所幸在当今社会,平等的理念一直是发展中永恒的主题,社会也一直为此而努力。云南象群北迁也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与万物和谐共处的决心与行动。曾经走过的弯路,也终将修复回归正途。

有时候不免会想,穿越浩淼的星空,老子的这种发展性的眼光,究竟看到了什么样的境况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 万物皆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