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庄地名文化志》第三章大南南叉(第五节石崖沟) - 草稿

            第五节  石崖沟

1.地理环境及地形地貌

从王金庄村西头向南拐,就是大南沟,分南叉、北叉两条大沟,南叉是王金庄24条大沟中的一条大沟,石崖沟在南叉。距张家5公里,是通往张家庄的古道。

石崖沟地理位置处于东径113°82′,北纬36°58′,海拔1075米。东至东沟,西至岩垴,南至张家庄,北至西沟门。石崖沟包括磨盘垴,南不策,南丫豁,西旯旮,一堵墙。

2.区域内现状

现耕梯田275块,49.05亩,石堰长14967.43米。现有花椒树1260棵,黑枣树109棵,杂木树41棵。荒地411块,42.66亩,堰长13296米。水窖5个,石檐25个。有清朝建立日期的6个。

3.耕地类型、土壤性质及适宜作物

相对于耐不住干旱的黑焦土,石崖沟的黑土,具有土壤疏松,耐旱保墒的特点,适合种植玉米、谷子、高粱、大豆等粮食作物和罗卜、南瓜、山药、豆角等蔬菜,更适合黑枣树和花椒树的生长。相对于圪嘴圪脸驮角地形,凹地土层比较深厚耐旱。即使冬春两季无雨,这种土壤也能免强拿住苗。如果前半年雨量小,只要后半年有雨,也可以收获萝卜、山药、南瓜等菜类,以菜代粮。

清明谷雨把谷子种上,就去刨土挖坡,点熏土当肥料。萝卜、山药最适合在新地里生长。把这些蔬菜擦成条状,煮熟,在平整的石圪节上晒干,一篓一篓地伫存起来,多年不霉不烂不坏,即使大旱三年,也有干菜充饥。

祖先抓住黑土蔬松的特点,种植黑枣树,粮食歉收时,蒋黑枣掺谷糠制作成糠炒面。祖先发明的糠炒面养育着这一方人,从明清走到现代,直至1980年代才结束了吃炒面的历史。目前还有不少家庭珍藏着100多年前的糠炒面,以防不时之需。

黑土地更适合种植花椒树,树根任意向下扎去,都不会遇到硬土而受阻。1982年土地由个户承包后,栽椒树达到顶峰,花椒成为支柱产业。每块地的堰头上,无一缺漏全部栽遍。堰头栽树,枝杈向外不占地,不耽误地块当中套种其它作物,达到了梯田的最大化利用。地头不可栽椒树,梯田太窄,栽了长满刺的花椒树,耕种时扎得毛驴无法回头。石崖沟的花椒树,枝稠叶茂,花椒颗粒和骨朵都比较大。这里种的花椒,一个劳力一天能摘40多斤。

凹地低洼隐蔽,相对遮风抗霜,也为花椒树提供了地理上的优势。遭霜冻,上垴的椒芽全部冻干,下半部分安然无恙。

石崖沟粮食种作以谷子、玉米为主,兼之以豆角、大豆、高粮。兼作套种,轮作倒茬,一年玉米一年谷。玉米地里带豆子,撒播高粱点豆角,豆角藤蔓架在石堰和玉米、高粱株上。轮到谷茬,只在堰根套种一行黄没丝豆角。

4.历史传承情况

李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高祖李顺,迁居井店村,居二代后移涉邑东乡40里,始祖李昇,创业立基,建营造缙,开垦荒山,修地造田。地址就在王金庄大南沟三个地区——南叉、北叉和后垴。

李昇生育四子,长子李让,次子李选,三子李坐(无后),四子李堂。

李昇给儿子分家时,土地山坡按地区分,将后垴分给了长子李让,南叉分给了次子李选,北叉分给了四子李堂。

老二分下南叉,那么石崖沟就是老二李让的产业。明清时期,石崖沟的土地归李氏一家所有。

开发梯田,要从下到上,依次向上拚(pan),先开山下,再开山上。下半部分的具体开发时间无从考证。上半部分是李振祥的曾祖辈修建,并打了一个水窖。曾祖辈弟兄五人,他曾祖父排行老二。

到他祖父这一代,仍带着8岁儿子开荒不止。

由于山高路远,中午不回家,就在山上用沙锅做午饭。熬米粥,煮野菜,吃糠窝头,鸟炒面。主要野菜是石花菜、滴滴菜、路路葱。石崖沟的黑土很适合石花菜生长,这里的石花菜最多。

修地时间选择在播种节令以后至地冻以前,这段时间里,一个人所修的面积能栽一窑南瓜,窑与窑之间的距离大约一丈远,梯田的宽度一般一至两耢宽。冬季上冻时,就不能在石崖沟修建,要转到别处向阳的坡上。也就是说,一、两耢宽的地一年只能向前推进一丈远。所以这些梯田的筑成是极其缓漫的。

中部梯田的开发也无从考出。有专家研究为1885年左右,主要依据是这里有两个明檐子。上面刻有清同治、光绪字样,认为建石檐和修地是同一时间。

建造石檐,有时和修建梯田是同时进行的,而往往是先拚地后建檐子。比如石崖沟下边的檐子就是曹铁灵1985年修建的,距修地时间靠后几百年。往往遭受多次雨淋,又能誊出空闲时间才去建造石檐。根据家谱和石刻文字可知,修建石崖沟梯田,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明清时期很长的一个历史过程,

直到1956年一直为私人所有,土改前归李加的、李常顺、李兰顺,李石柱,李黑元等李氏家族。

1957年以后,地随人走,人的户籍有的到了三街大队,有的到了四街大队,地也就随着人口归于三街和四街两个大队。

1976年调整插花地,石崖沟土地,从山脚到山顶,全部归四街大队第一第三第四生产队。

1980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李现所、刘跃文、李海斌、曹胜怀、刘云榜等60多户承包。

5,地名的由来及故事传说

石崖沟有地檐有明檐。

为衬平一块地,在缺少石头垫地坂的情况下,用石头砌墙,石板盖顶,建造地檐,用地檐的空间作地板,然后在地檐的顶上铺土成地。地檐就是应对复杂地形所进行的衬平土地的农事活动。它的作用就是把梯田衬得更平整。

避雨要到明檐里面避。地头篷石檐是地理环境和季风气候的必然选择,有地就有檐。石崖沟地区的5个明檐子分别刻有清朝同治和光绪年间修建的年号。

为防止山洪泥石流,小房选址就高不就低,就角不就凹。两个檐子都座落在西圪梁一块四周排水畅通的平整的高地。保证屋里无渗水不潮湿,农忙季节里,住在里面,打地铺躺下,不用再在劳作一天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赶回村里老家。

石板房呈正方形,七、八尺见方 ,门口不高,里面不低,弯腰进去,屋里能直身站立。雨来了,毛驴也凹凹腰,向后拖拖两条后腿钻了进去。

建造石檐先扎好根基再砌墙,垒至五尺左右,四个角蓬四块大石板。然后用小点的石板呈圆椎形逐阶往上蓬,一层层收缩,每一块石板都倾斜摆放,咬茬压缝,直至椎尖。在顶尖上盖上一块大点的石板。严严实实,滴水不漏。雨水全部顺着房坡滑溜溜儿地流了下来。没梁,没檀,没柱,全部由小石板堆砌,结构简单,坚固美观,风风雨雨,经久不坏。这是祖先勤劳智慧的结晶。

古石檐,均为李兰顺、李正顺、李秋顺祖上修建。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金庄地名文化志》第三章大南南叉(第五节石崖沟)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