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那天,推着梧桐上街遛弯。
一个幼儿托育团队搞宣传,拿着一堆小玩具当礼品引流。梧桐看见玩具满口呜哩哇啦,然后业务人员走了过来。
加好友进群送玩具,双方对这种流程已经无比熟悉。她说在小区里面租了几套房子,每户房子只招收十五个娃。
我家娃才一岁四个月,最近吃饭还得两个人喂。
她笑着说没有问题,她们目前最小的学生一岁半。我能想象到这份工作有多难搞,我们普通人挣点钱也真不容易。
接过她们的宣传单,上面写着一到四岁幼儿托育。其他内容和别家没有啥区别,都是什么智力开发和高情商教育。
学前大众教育,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我想起《黑客帝国》和《超人归来》。
两部科幻片有个共同设定,都在营养液里孕育培养婴儿。密密麻麻的无数个舱体里面,静静躺着下一代的生力军。
黑客帝国是当作能量来源,超人归来则是按照职业分配。看似先进高效的高科技手段,好像唯独丧失了人之灵性。
这种现象并不科幻,经常以另一种面貌出现在我们身边。
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南昌的一家养老院里面,打营养针的条件可以自行搜索,有位虚弱的老人喊儿子接他回家。
幼年本是最快乐的时候,老年应是最悠然的时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却仿佛一直很难实现。
小的进育儿班,老的住养老院,我们究竟在忙些什么?
有种说法,八零后享受教育的黄金期。
我小时候没有幼儿园,可能是农村没有对应的条件。当时连上课时间都还在摸索中,甚至连大小周都在交替实行。
大清早起来先去上两节课,回家吃完早饭再去学校,继续上三节课回家吃午饭,下午记不清是三节课还是四节课。
至于大小周,这周星期五放假,下周就是星期六放假。
我们村子在渭河旁边,渭河滩里生长着一种白蒿,老师每天下午带着学生挖药草,每人晒干后按照分量上交学校。
那会的家长很好说话,帮着孩子挖白蒿也不质疑。哪个学生在学校挨了老师的打,放学回家通常还会被父母责备。
那时候的老师,还被老人们称呼为先生。
每个村有小学,每个镇有两三个初中。
初中和小学最大的区别,应该是没有忙假和秋假了。以前割麦子和收玉米的时节,学校都会放两周左右的小长假。
学生不是干农活的主力,老师们却得轮着撅头收粮下种。他们的家都在附近村里,因为早年大学不招生转而教书。
那些年,乡村教师经常被拖欠工资。
他们拿着微薄的民办薪水,大部分经济来源还得靠种地。没有人听说过什么辅导班,擅长读书的学生依然很优秀。
在初三增加晚自习以前,也没听说过晚上谁还写作业。至于周末好像也没多少作业,毕竟年龄渐长要帮家里干活。
家长希望孩子成绩好,却没有渠道或能力额外做些什么。
读高三时,第一次参加辅导班。
学校聘请一个黑人外教,每个星期天上午讲英语。他说汉语那副结结巴巴的样子,和我的英语水平简直不分伯仲。
学校并不强制学生参与,喜欢学的就去免费参加。我的英语成绩从来就没及格过,听的满脸问号还不如去网吧爽。
临近高考,有些同学开始在课堂上晕倒。
十二年学来学去的知识,高考之后逐渐忘得一干二净。大学校长在新生大会上的讲话,当时听起来几乎振聋发聩。
他说你们学过很多课程,或许将来会发现没什么用处。只有把学过的东西彻底遗忘,剩下来的才是你真正学到的。
我后来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认知思辨、逻辑艺术、行业技能...,当然还有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如今,教育行业异常火爆,这方面却好像没有多少改善。
现在读书条件好了,至少不会在冬天冻裂手脚。
秦岭一白回忆教育历程,并不是想吹嘘或说明什么。毕竟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太好,所以现在只能是普普通通的草根。
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正如金钱只是财富的一部分,就连一长串体检报告的指标,也只能作为身体健康程度的参考。
行业有分工,人却是难以分裂的整体。
你见过有哪个朝代,从3岁到18岁几乎全部用来读书?如今对于升学考试的狂热心态,在人类的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
读书正在变成一个黑洞,逐渐吞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乏有高学历家庭发现问题,但在浩浩浪潮里照样无能为力。
你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其他孩子都在到处找补习班,至少没有个像样的本科学历,在以后的激烈竞争中如何存活?
至于孩子快不快乐,长大以后应该可以理解吧。
成年人的动机,大部分是在寻找安全感。
古代社会的生产力低下,灾害和战乱的爆发比例很高。子女众多被视作最大的福气,正是因为可以提高抗风险系数。
养儿防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这些传统观念,已经不太适合现今的生产关系,但是千百年来的意识依然很难摆脱。
饿不死人的新时代,每个新生命都是何其幸运。
我们将孩子带到世间,原本可以享受现代化的红利。然而历史沿袭镌刻的印记,读书在衣食渐稳的条件下愈发逼迫。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本质是靠读书换取官场门票。尽管时代发展已经多元化,思维的惯性却愈加强烈。
唐太宗望着新科进士,兴奋地说道:天下英雄入我毂中矣。
古代人只需死磕几本经书,现在的小学生要面对多门学科。相比知识面的宽度而言,理解的深度往往显得更加重要。
全民陪跑也有好处,最终出局的才子被喂养出更高水准。绝大多数人终究是普通人,被拔高的心气却很难再落下来。
读书成为竞争手段,还有多少人关心微言大义?
导致目前现状的原因,除了引导构架还有商业因素。
从扫盲班到电大夜大,成人教育在多年前就很热门。全民脱盲有助于提高人口素质,接力棒却交到商业操盘者手里。
商业更像经营心理预期,在各个领域确实功不可没。然而对于百年树人的教育行业,赚的盆满钵满后留下一地鸡毛。
取消英语喊了多少年,却始终难以一纸废除。
各大机构的从业人员,在这套商业体系里养家糊口。尽管这门学科没有那么大用处,只要继续运转便缓解就业压力。
延伸到各种培训考证,吸纳就业的作用远超实际价值,郑人买履式的兜圈子证明,还好是针对拥有自主意愿的成人。
就业是极其敏感的问题,没产业、没工作的人叫做流民,这个称呼是古代的说法,现在的叫法比较好听:无业游民。
针对学生的辅导班,大多数从业者还都持有高学历。他们有时候也被家长吐槽,同样也拿着赚来的薪水去医院排队。
环环相扣,没有人能逃出整个生态系统。
一是促进教育公平,二是缓解学业负担。
最近整顿培训机构,或许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吧。一套设备运转成本大过整体收益,就像冒出的肿瘤影响到身体健康。
一刀切下去会不会扩散,医生需要随时检测用药治疗,很难再像中医那般治未病,在病症发作之前就下药缓慢疏通。
然而,当前措施尚未触及根本。
孩子好像不用上补习班,接下来或许不用熬夜写作业。如果读书理念和引导构架不变,定然会被另一种形式所替代。
大多数家长省吃俭用,在岗位上用劳动换取报酬。有些工厂砍掉环节直接做电商,摆摊卖菜还要被资本大佬们挤压。
各个行业生态不断扁平化,需要人力的地方越来越少。从幼儿园学费再到择校费,路边开的药店却一家比一家亮堂。
手机和电脑随时待命,趁着工作间隙想学点习充充电,首页上的短视频五花八门,装疯卖傻的视频比学习轻松多了。
我每天这么辛苦,你不好好学习将来能干啥?
分工提升效率,同时也让生活分裂。
孩子被送进托管班,大人好像才能安安心心的工作。中午去饭店或者叫个外卖,家里的锅碗记不清多久没有用过了。
这个时代什么都是现成的,想不起蒸馒头散发的气味。酒店的饭菜好像都差不多,调料味重的盖过食材本身的鲜味。
托管带孩子如同饭店做菜,怎么可能比你在家做得细致?
人们在分裂中马不停蹄,联结在一起汇聚出高楼地铁。它们又将更多人事联结起来,好像再次加重人们的疲于奔命。
动车飞机是脚步的延伸,越有能力的人可以走得越远。然而普通人心灵的成长速度,远远跟不上时代吹响的号角声。
城市化逐渐分解农村,现代化悄然崩碎宗族。以前抱团生存的亲戚血缘关系,已经被同事领导间的劳务关系所取代。
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机械,生活节奏伴随科技进步暴涨。即便真正停下来独处片刻,经常又觉得内心抓痒而无所适从。
你有多久没有停下来,欢声笑语地和全家人吃顿饭?走进自然山水感受鸟语花香,还能不能想起课本里的应景诗句?
情感和效率,是此消彼长的矛盾体。
人真正可以掌控的,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心智。
个体和群体的侧重点不同,有些时候甚至是截然相反。当然这里面还有价值观的差异,秦岭一白不在此展开细说了。
好比道家的各种思想学说,历朝历代很少去大力推广。一个个清静无为还看的通透,没有鲶鱼效应还怎么再创辉煌?
世间所有的东西阴阳配套,就像在不同等级副本里打怪,权或者钱上升到一定层级,所要面对的形势自然会更复杂。
毕竟,这两种东西永远都是稀缺品。
人生在世短短数十年,在保障生活的基础上活的是感受。人常说的不安全感和易知足感,是所有命运的下限和上限。
不同感受转变为欲望,支配着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如果顺着这条因果线捋到尽头,就会发现发源地正好是心田。
身体健康、心智开阔,还有比这更宝贵的人生财富吗?
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有人执着字面意思,好像是恶贯满盈反倒轻松成佛。其实重中之重是放下两个字,我们自然容易比屠夫放下杀猪刀。
每个人心中都有执念,往往还是最熟悉留恋的事物。日复一日不断强化出来的习性,真要放下简直比烟民戒烟还难。
回到本文主旨,放下强加给孩子的学习压力。
政策只是从外部发力,鉴于整个生态体系收效甚微。如果每个家长都能够看的开阔,这件全民难题或许会彻底解决。
可以不允许自己平凡,但是必须接受父母的平凡,而且还要能接受子女的平凡,毕竟这个世界上几乎都是平凡的人。
子子孙孙血脉相传,我们只是独立而又融合的个体。能够扮演好十字路口的指路人,比强力干预的整体效果会更好。
一个安全成长的环境、健壮少病的身体、睿智通达的心智、阳光活泼的性情,考试成绩只是肥沃心田结出的一枝花。
结尾,附上苏轼的《洗儿》。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