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念

若水君之

(只是对两个理论发表一点看法,个人情绪没有受到影响,请各位朋友放心啦~)

【一】

一个人打另一个人,是什么?

是欺凌;

十个人打另一个人,是什么?

是欺凌;

那么,千百个人打一个人呢?

是正义啊!

很奇怪,的确很奇怪,但是如果挑了一百个人去问,会有一百个人都如此作答。

因为千百个人都欺负那个人,那个人肯定做错了。

可是有些事情往往不是这样。

有些不招灾不惹祸的被訾骂,往往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会跟随键盘侠,而不是思考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被各种言语,身体暴力袭击的,往往是老实人。

被骗的,也都是各种老实人。

记得一个小女孩从车站回来,有一位妇女主动帮她拿行李,混熟之后,就开始搭腔索要财物。

小女孩警惕性较高,没有答应。

回到家之后她和妈妈说这事,说自己也不是十分有钱啊。

妈妈说,她想骗你不是因为你有钱,而是因为你看起来老实,好说话。

所以无论在哪里,不要给人留下好说话的印象。

那些骂人的人,一个是素质不高,一个是他用出口成脏掩饰他的恐惧,他知道赢不了,就想靠骂人踩一头,所以不要被他骗了,冷静对待即可。

但放弃不代表忘,冷静不代表收场,我们的善良,要有锋芒。

无论什么时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减轻“群殴性正义”的最佳办法,就是塑造一个无坚不摧的自己,面对敌方攻击静如处子,动如脱兔。静能稳若泰山,动能摧枯拉朽就可以了。

【二】

现在有一些人专门批判讽刺性文章,说这些文章,主人公是千篇一律的“女孩”,要么被网暴,要么被校园暴力,最后都是跳楼,矛头直击作者:“可不可以不祸害女孩,写这些女孩这样子你是出于什么心态?天天传播这些负能量是想做什么,想火不至于这样吧?还有说中国式家长的,家长哪有不对自己孩子好的?总说家长能为你自己带来什么?”

在这里说句公道话,写作“女孩”的,通常都是女孩子,而且和男孩相比,女孩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受到欺凌,其中有一些女孩的遭遇,通常都会有为女孩发声的欲望。而现在有些网暴,确实是让一些女孩难以忍受,我们也确实是有事说事并且就事论事。并不是说男生不会遭到欺凌,只是身为女生不了解男生而已,再加上最近女孩身上发生的事情太多,确实引起一部分人共鸣。所以我觉得女孩主题的文学不应该被攻击或者停止。

但是有一些,类似于无病呻吟,无论是有的没的都说自己受到多大伤害的这种可以适当停止一下,因为实践告诉我要想变得更强大,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捶炼得坚如铁石,事情需要倾诉,但是倾诉是为了更好地成长。因此,不要浪费这个机会,有些倾诉也可以适可而止。

“中国式家长”我认为不应该用这个词概括,中国人口基数大,每个家庭,每个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样。有的是真的好,只是偶尔发脾气;但是有的也是肉眼可见的不好。所以不能对这类文章过分苛责,如果一个人确实成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父母家庭暴力或者说不是很重视孩子的家庭里,他们有什么心事也需要说。

从前我也写纪实小说,写一写自己的过去,但是有的时候读者受众不同,确实会引起误会。后来说得多了,也就不愿意再写。

但是如果要写,可以尝试着划分范围,比如仅粉丝可见,或者仅几个人可见,甚至有的日记体可以仅自己可见。因为有些心事,不需要言明的,只有自己能懂,这时候写文的平台也可以充当一个日记本的作用。

但是如果觉得这个办法不好,仍然认可所有人可见,那么就要做好承受各种声音的准备。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喜欢的就一定会有不喜欢的。纪实小说,尤其是批判现实的,就会有这个风险。因此如果不想设置权限,认为这些事情应该所有人知道并且有所防范的,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我自己写我想写的,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我不怕你们说什么。”也是一种难得的勇气。

没有反话,全是肺腑之言,权请大家姑妄听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