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大国若烹小鲜

        从《道德经》的角度讲,国家治国理政如烹小鱼。政策的制定要与时俱进,也要有前瞻性,这样制定出的法令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政令朝令夕改的话,说明法令在制定和修改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好好的去走访、去调查研究,这是制定者的失职!这样草率出台的法令不仅让颁布政令之人为难,让执行者更是陷入骑虎难下之境!

        一个国家要想治理好,频繁的颁布发令,会让人觉得政策的变化调整过大,导致各行各业的人们不能安心的去做事。大家如果每天所关注的就是政策的变化,而不能去安心的做事,这样的状态就跟在股市炒股一样,股票的波动性过大就会让股民们变的焦躁不安,心神不宁!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过犹不及,结果反而是适得其反!过多的法令的出台确实是在完善法律,但法律过多后让人望而生畏,最终大家都遵守不了,那和没有法律有何区别。这和定目标一样,如果定的目标过高,只有少数人能达到,而多数人达不到,说明目标不切实际,顶如没定目标!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为啥我国很难出像老子、孔子这样的“圣人”,古语讲的好:“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因为好多专家学者已经被功利主义蒙蔽了双眼、名目繁多的法令条文以及迎来送往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搞的人是晕头转向,怎么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静下心做学问,搞研究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治大国若烹小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