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王阳明

王阳明,每当我们提到这个名字时会想到什么?我们可能会想到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与孔子、孟子、朱熹齐名的人物。

在历史课本中并没有对王阳明进行详细的介绍,但世人都知道王阳明很厉害。那到底王阳明有多厉害?却说不出个所以然。

日本甚至欧美等国家的人都很尊崇王阳明。日本的明治维新受王阳明很大的影响;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经常佩戴一块写着“一生俯首拜阳明”的腰牌;拥有着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将知行合一作为企业管理的准则。

让我们把时间退到1472年,在浙江绍兴府的余姚县,王阳明出生了。

非凡的人物出生好像都带着神话的色彩,王阳明也一样,据说他在母亲肚子里藏了14个月才出生。更为神奇的是在他出生之前,他奶奶还梦到一位仙人抱着一个红色的婴儿送给她,梦醒后他就出生了,所以取名王云。

到了5岁,王云又改名为王守仁。为什么要改名呢?因为他5岁了还不能说话,家里人也只能干着急。刚好有一个道士路过看到他,道士眼睛发亮却越看越摇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也就是说好好的孩子被名字把志向说破了。

于是他爷爷就给他改名为王守仁。而我们所熟悉王阳明这个名字是他的号。

改名之后,王守仁不但能开口说话,据说还能熟读古文。原来他虽然不能说话,但是经常听到爷爷读文章,就把这些内容都记了下来。

王守仁十岁时,他的父亲王华考上了状元并上京任职,所以王守仁一家从浙江就搬到了北京。

在北京读书时,有一次王守仁问老师:“老师,你说人生第一等事是什么呢?”

老师说:“当然像你父亲一样考取功名做大官啊。”

王守仁摇了摇头说:“人生第一等事,应该是像孔子孟子朱子一样做圣贤。”

王守仁这一说把老师吓得够呛,这老师一直就在学习朱熹理学,向圣人学习,以圣人为榜样。现在突然冒出这个小家伙,说自己要当圣人,是不是有点太狂妄了,圣人那么容易当吗?

王阳明从小就学习兵法,绝对是能文能武。这也是他受众人追捧的一个原因。他自创学说并让自己走上了巅峰,在军事上常以少胜多,创造了很多传奇。

王阳明十五六岁时就写书信让父亲交给皇上,建言献策如何平定农民起义。甚至是自己直接跑到了草原生活了一个多月,这相当于自己一个人跑到敌占区生活了一个多月。

他的如此勇敢却让他父亲担惊受怕,在王阳明17岁时,他父亲就想给他找个老婆,希望结婚后王守仁不再那么野。

虽然王阳明奉父亲之命到江西南昌和诸养和之女诸氏成婚,但到了结婚那天大家都找不到新郎官了。原来王阳明在街上碰到了一个道士,就向这个道士请教如何养生的问题,结果两人就聊了一天一夜后王阳明才想起结婚这回事。

结婚之后第二年,王阳明在回老家余姚的路上遇到了娄谅,娄谅是一个理学家,娄谅跟他讲述了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学说。

在明朝,朱熹是仅次于孔子的大圣人,王阳明对“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特别感兴趣,回家后找了一根竹子,他要研究研究这根竹子有什么道理?他盯着竹子看了七天七夜后,道理没有格出来,却格出一身病来。这让他对朱熹的学说产生了一定的质疑,这就是著名的“守仁格竹”!而这一年王守仁十八岁。

1506年,王阳明34岁,他出事了!

明孝宗驾崩后,15岁的朱厚照做了皇帝。可是朱厚照不分青红皂白,让宦官刘瑾为首的八个人成为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他们怂恿皇帝每天只知道玩儿,不理朝政,而朝廷上的事儿,则都由宦官刘瑾代为处理了,这就是宦官专政。

这样的情况文臣当然看不下去了,联合起来上书进谏,可惜朱皇帝不理文臣的建议。刘瑾还把上书的大臣抓起来执行廷杖之刑,使朝廷更没人敢说话了。

这时站出来的就是王阳明,他上书皇帝,说不应该抓这些大臣,他们都是好官,要赦免他们。可是他的上书没到皇上手里,却到了刘瑾的手里,刘瑾直接把王阳明给抓了起来廷杖四十,再把他贬到了贵州龙场,也就是现在贵阳的修文县。

王阳明被贬到龙场这里做龙场驿栈的驿丞,相当于从国防部的大官贬到了一个小镇上做招待所的所长。

刘瑾其实是想在王阳明被贬的路上杀他的,幸好王阳明跳江假死骗过了杀手。王阳明被贬的这一路上历经种种生死打击和挫折,也想远走他乡隐姓埋名,但怕牵连到父亲,在悲痛之中写下来“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王阳明最后安心到龙场做起了招待所的所长,朝廷的那些烦心事也不用想了,彻底放松内心,他一边教导当地尚未开化的人们学习识字,一边思考世界的真谛:如何成为圣人?圣人的品质到底是什么?

他在一个山洞里做了一个石棺,没事就躺在石棺里面,思考天地万物,思考圣人的真谛。有一天晚上,他在梦中似乎见到了各位圣贤,就向他们求教天地大道,就在这一刻,他悟到了,刹那间,天地雷鸣,他放声长啸,圣人的道理根本不必向外界去追寻,就在每个人的内心之中。这就是历史上的“龙场悟道”。

他悟到的道被称为“心学”,那么这个道是什么呢?圣人之道就存在每个人心中, 也就是“吾心即道”。

王阳明的悟道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他在“龙场悟道”之前,他认为要做圣人只能不断学习圣人的各种品格,当所有的品格和能力都做到极致时就相当于成为圣人。但问题是学习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成为圣人了呢?王阳明不断的学习兵法、儒家、道家、佛教,在各种领域都想做到极致,但他越来越迷茫,人生短暂,怎么有可能了解万物的道理?

第二阶段是在龙场,当他放下心里所有的事情,在某一个突然明白,原来不用向外界去追寻,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每个人内心都有圣人的种子,每个人都可以是圣人,只要我们追求内心的至善,即可成为圣人。

无论什么事情,归根到底还是我们自己内心的选择。成不成为圣人只是自己的抉择而已,成不成为圣人不在于外物而在于自己内心。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这句来自于《传习录》,就是说你决定要去做某件事情时只是这件事情的开始,再用行动去实践、去完成,这件事情才算真正完成了。

那么,当我们知道了就去做,又如何判断我们知道的就是对的呢?这就要靠良知!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符合自己的良知,然后知行合一就可以成为圣人!

(本篇内容参考于网络资料)

你可能感兴趣的:(致敬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