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2

思考 | 跑量过2000Km后的反思


早晨跑完步回来拉伸后,随手翻阅起了我的跑步记录。原来我的跑量早已经过了2000Km大关,在跑步这个方向上已经有了二百多个小时的积累。从开始跑步至今,身边喜欢跑步的朋友来来去去也有很多人。于我来说,跑步早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如呼吸吃饭一样不可或缺。

这一路跑来,也有一些自己的内省和反思,尽管之前做过跑步经历的分享,我觉得记录下来供以后再翻阅会更加有趣。

1. 促使你迈开第一步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喜欢可以让你跑得更“远”。

忘记我是具体哪一天开始跑步的了,但是让我开始跑步的原因还是历历在目。

有一次在和几位朋友聊天,有一位大姐突然说起,男人进入三十岁就会有小肚子,俗称为“发福”。我听到后,立即就反驳说,我不会!没想到在坐的其他几个人都在发笑,言外之意好像是在说,别傻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那个时刻我就在想,一定不能让自己“发福”,后来就开始了跑步。

再后来身材问题好像也不再成为困扰我的因素,但是跑步带来的附加价值确实让我有些欲罢不能。首先是体质的变化,感冒发热这些小病基本是离我远去。其次是精神状态的改变,跑步会促进多巴胺等激素的分泌这些就不再赘述了。当你真正体验后就会发现,跑步归来后的那种酣畅淋漓,绝对不是玩一局王者荣耀可以想象的。这种正向反馈促使我更加想去跑,跑步又带来更强烈的反馈,这样就真正喜欢上了跑步。

2. 尊重身体,敬畏身体

在奔跑的路上,我听过的最让我惧怕的观点是,我要去挑战自己的极限。

不可否认,一个人应该有勇气去挑战自己的极限,去战胜困难。但是在跑步这个方向,我们还应该意识到一个问题,当你进行自我挑战的时候,是否明白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对于如何找到自己的极限,我喜欢的一个词叫循序渐进。我经常使用的策略是和自己的身体做朋友。当从来没有过跑步经历的朋友向我问询应该跑多远合适时,我会告诉他,什么也不要想,先从1公里开始跑,跑上一星期,感到不适就停下来休息,你的身体会给你答案。

我最初是从3公里开始跑,跑了两天后我觉得三公里太轻松于是把每次的跑量加到了5公里。一个月后挑战了10公里,后来就跑了半马。从开始跑步至今,让我感到自豪的,不是我跑了多少公里,也不是我跑步的速度有多快,而是我从来没有因为跑步受过大的创伤。

有句话叫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也都知道身体是一切财富和能力前面的一,其他的都是后面的零,有了这个一后面的零才有意义。但是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说说而已,平心而论,你真的认真对待你的身体了吗?

如果身体真的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常常在做的事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去伤害朋友。对于多数人来说,如果这位朋友可以自己选择的话,我想他可能早已和我们绝交了。

3.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在2019年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一位参加比赛的三十岁出头的男子在奔跑的过程中倒在了赛道上,再也没有醒来。当我从新闻中看到他的妻子在他旁边泣不成声的样子时,我无法想象这个倒下的生命背后,有多少个生命轨迹将被改写。那一刻我对生命的脆弱有了前所未有的感知。

在马拉松比赛中拿到一块奖牌,几乎是每一位跑者心向往之的事情。在参加比赛的时候,我经常会听到伙伴们给自己定目标,比如说我要在多少时间内跑完多少公里等等。每次当我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我的回答一般会是两个字:随缘。很多场合,我也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但是在跑步比赛这件事上我决定认怂。

很多伙伴看到其他人跑那么快那么远,于是心里也暗自决定,我要比他跑得快,我要比他跑得远。熟不知,马拉松比赛表面上比的是到达终点那一瞬间你的时间和速度,本质上比的是你的系统能力。

真正的比赛从比赛开始前3个月,甚至前半年就开始了。为了让自己的身体素质达到比赛要求,你是否在比赛开始前完成了你系统能力的构建?你是否有自己的日常训练计划,你是否在进行科学饮食,你是否合理安排了自己的睡眠?那些取得了亮眼数据的跑者,无一不是在聚光灯的后面无数个没有掌声的日子里,日复一日的训练和日复一日地奔跑。

在比赛中认怂绝不等于佛系奔跑。恰恰相反,我在平时日常非常注重对于跑步的训练。心肺不好我就去跳绳练心肺,平衡不好我就举着水杯奔跑,力量不到位我就去健身房训练核心和臀大肌,步频过低我就尽量去做到小步快跑。经过刻意练习之后,我的跑步能力有了看得见的提高。

我们要学着去敬畏原因,敬畏系统,跑步如此,人生其他方面又何尝不是呢?

最后,对于没有开始奔跑,但是有奔跑冲动的朋友,分享一个小观点:认清楚自己的实际状况,想跑就去跑吧! 在跑步这件事上,当你没有给自己种下一颗瓜的种子时,安心去收获自己的豆就好,不必强求。

不用去攀比,有时候,怂一点不丢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