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了一家人

同事A结婚已好些年了,她是本地姑娘,典型的妈宝女,老公是外地人。结婚的时候,婆家出了四十万,其他的都是女方父母一手操办,婚房也是女方家出的,必然和父母同一小区,便于相互的照顾。A是典型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幸福人儿,父母、老公都宠溺她,三十好几的人,只会下个面条,当然这种几率为零,每天带的水果都是老公削好、切好、打包好的。虽然还没有孩子,但一家人并不着急于此,每天下了班去妈妈家吃饭,甚至还将隔天的早饭准备好一并带走,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和和睦睦。婆家人极少踏足于此,老公是奶奶一手带大的,曾经有想法将奶奶接过来小住,被A一个眼神遏止了这份遐想,A是绝不允许有人住进他们家的,即使婆家人要来,不好意思,出钱请住宾馆的坚决。

A家与婆家相距并不遥远,开车也就两三个小时,A一年只去婆家一次,也就是年初一到初三,再无其他时日,而仅仅只是这三天,都让她愁肠满腹,每年想尽一切借口的逃避。究其原因:乡间生活不适、与婆家人无法相处。初一早上能拖延一会出发都是开心的,而到了初三早上,是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三催四命老公赶紧出发,这份对比之心每年上演着,毫无意外。平时婆媳之间从来没有慰问、聊天,形同陌路,所以公婆反而乐意去远嫁的女儿家常住,A乐的轻松,凡事最好不要找他们夫妇俩。

是的,A是幸运的,遇到如此能包容她的老公,迁就她的一切行为,还是稍许不太赞同这份举措,自己的父母等于多了个儿子,而别人家貌似少了个儿子,情何以堪呢?不管老公和父母亲不亲,但那是他生长的土壤与根系,何以能切断呢?既然选择了他,是否也应有儿媳的职责呢?而不是一味地计较他父母付出了多少,并将他们完全排除在生活之外,公婆不太可能屈就地热络儿媳了,理应有一方的先伸出橄榄枝,只是没有天时地利人和,以及缘浅情疏。

大概前两年,A和老公买了新房,当然A的父母也是出资出力,两人也商议将装修好的新房给A父母住,颐享晚年。的确老两口为了装修操碎了心,老公考上MBA,无心应付装修之事,老公父母只是给了十万元,以资助他们的买房。这时她老公又怀有小心机地想将奶奶接过来,以尽孝道,毕竟有三套房了,可以自由分配,但是A以冷漠作答,未被应允,如若奶奶过来之后,他父母也就不远了。言谈之意:老公父母认为买这套房他们出资了,但A就认为这十万元是资助他儿子读书,所以这些房子是他们家为主的出钱出力,仍与婆家无关缘。老公也没有任何的争辩,一切按照A的意愿而为。

今年疫情来的太及时了,尽管省内并不严重,但是A还是借以此的不回婆家了。今年是奶奶八十岁的大寿,不大肆庆祝,会以家庭聚餐形式来给奶奶祝寿,很早之前老公早已旁敲侧击地表明提早回家的打算,A都是打马虎眼糊弄而过。临近年关时,一波又一波就地过年的倡导后,A表达了自己的意愿,但老公还是坚持地回老家,这个寿辰他不能错过,于是夫妻二人一个留城,一个回乡,A的父母也开心这样的安排。期间对于给长辈的红包、小辈的礼包等等,A是极力倡导从简,并不是小器,而是有两不相欠之意。虽然A老公父母对于他们小家的建设付诸于很少的,但也都是基于彼此的连结与付出,A的老公也习惯了如此的生活和岳父母的照料,他对自己父母的依恋也并不深,逢年过节地回去探望,也许这就是他的缘分与心安之地,现有家庭的幸福比一切都真切,各自安好、习惯使然。

A绝对是一个单纯、善良的人,热情而大方,尽管被爸妈宠爱至今,但并不骄纵,和她成为朋友是一份难得的荣幸。只是提到婆家时,有些措不及防而又义正言辞地排斥他们,彼此感情投入的太少,而显得陌生。A也曾表露,在婆家,老公和父母都是用她听不懂的家乡话在聊天,无视于A的存在与尴尬,所以A也并不趋于融入一年一会的时光。写下以上的文字,也并没有觉得谁对谁错,只是各自所站的立场不一样,即使有微词,也是习惯使然地站在了道德高度的以为,家家有本不一样的难念经,成为一家人并不容易,总是期许别人的付出。对于爱人,那是荷尔蒙的促使,而对于彼此身后的家人,如果没有日常生活的融入,真的很难的熟悉与亲切。尤其是当今社会,都带有一份谁也用不着求谁的傲气。

同学F打从生孩子起,就决定自己带孩子,所以双方父母都不曾来他们小家长住过,但每年都会接双方父母过来小住一段时间。相互邮寄物品,婆婆、妈妈将好吃、好喝的都第一时间寄过来,快递费往往都花费一大笔,即使城市里什么都可以买到,但老人依然认为乡间的种植才有食物原本的芬香,挑选最好的寄给他们,乐此不疲,同学也不时给他们买吃的、穿的、保健养生的等等。得空之余,自己还会带着孩子去乡间小住,并不会觉得不适,而是充满好奇和带着旅游的心境,平时也经常和双方老人联系。

同学妈妈经常关照她:对婆婆要比对自己好才行,这样才更容易和睦。而婆婆也会对同学念叨:她妈妈一个人更加不容易,要好好照顾她。所以在她这里,无论是婆婆、还是妈妈,都与之相处的很融洽,并不成为芥蒂,最后的落点:仍然是自己小家庭的和谐、幸福。于彼此而言,每一位父母养育孩子都不容易,年老后的他们更需要呵护,只要他们身体健康,真的不依赖于子女,反而想继续为子女添砖加瓦般热忱,希望儿孙幸福。将心比心,没有白来的受惠,也没有必然的冷漠,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

我们都只想二人世界,再到三人世界,然后一直幸福地生活下去,而想要和对方的家庭割裂,不计付出,不求回报,只是于心很难做到这份决绝。原生家庭总会在某个魂牵梦绕的地方等着我们,不急不徐,摒除不了。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聚合,缠缠绕绕地相伴而行,矛盾也各不尽然相同,只是不要做熟悉的陌生人,无法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另一半的父母,但是至少面子工程还是必要的维护。也许是站着说话腰不疼,这是自己会努力的点,善待老人的尽孝,但不愚孝。

当然也真有调和不了的家庭人际关系,如同事般的处理也可为,好过在一起的幽怨和恶言相向,只是不要阻碍对方的尽善尽孝,彼此相随而行,各自成为好儿女,然后再是好儿媳、好女婿,努力扮演不一样的身份角色。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了一家人,你多付出几分,他多迁就一些,爱也就圆满了几分,人生循环而至,善意回到了原点。

和睦不是梦或纸上谈兵,而是身体力行的实践,为这份即将的潜心付诸摇旗呐喊,更为迟迟不出现的你翘首以待。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定是特别的缘分,才可以一路走来变成了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