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行知,看教育

        再读《先生》,再一次油然而生对先生们的浓厚的敬意。“万世师表”,这四个厚重的大字印刻在我脑海,尤是陶行知老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句话是著名的学者陶行知老先生的教学态度,也是他的办学理念。

      陶行知,1891年生,1946年逝,18岁前的他,人生轨迹近乎寻常,在旧式学堂接受启蒙教育,在教会学校接受初等教育,1909年进入汇文书院(金陵大学前身),陶行知崭露头角,这是他思考教育与国民改造的思想源起。无疑,在金陵大学期间,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深深地影响了陶行知,故由“文濬”改名为“知行”,寄托自己的积极入世,改造社会的想法。后,陶行知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即实践是认知的开始,认知又是对实践的升华,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1934年,又改名为“行知”。从先生名字的变化,可以看出先生对学说追求的决心与信念。

        1914年,陶行知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师从于杜威和孟禄,在那里他构建自己公共教育管理的知识体系。1917年归国后,陶行知先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院与国立东南大学任教,在教育的路上,他不断践行着“教育民主”,把自己和祖国的教育密切关联。民国初期的中国,满目疮痍,贫困难以想像。陶行知说,这病根乃在教育,农村如果没有改观,国家就没有希望。1921年,陶行知作为中华教育改进社的主任干事,他介入到了“平民教育事业”中,陶行知的平民教育方式是自由的、随时随地的。那时的陶行知,以他之所知,本可以转身成为人上之人;那时的陶行知,以他之所学,本可以谈笑于鸿儒之间。而他,却死死地盯住了中国最底层社会。为了更好地推进平民教育,陶行知决心从城市走向农村。他脱下西装,辞去工作,去到农村,住进牛棚,他带着学生一起耕作,自己劳动,“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黍麦稷菽下功夫”。他要为弊端丛生的中国教育找出路,只要有陶行知的地方,就有平民教育的希望。他行走在世俗乡里,行走于街头巷尾,他帮助那些最普通的中国人,不管老幼。

        他为中国教育的崛起一直走在路上,而最终,他也死在路上。1946年,先生因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在上海逝世。先生的一生,是为中国教育奋斗的一生,是为大众教育呐喊的一生。

        先生教育之核心理念有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是先生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先生说,“人师之责,不在教学生,而在教学生学。”正如古话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传授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的这一教学理念,于我,有着浓浓的亲切感。一直以来,我坚持着“最好的教就是让学生会学,最好的学就是讲给别人听”。陶老先生的“小先生制”是为了解决工学团师资力量不足而想出的办法,为普及教育作出了贡献。它对我们现在的教学借鉴是,我们应该在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与教,为了学生更好地投入课堂,启发他们独立思考,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与钥匙,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每当站在讲台,看着台下厌学而抬不起的头,看着满是疑惑与无奈的神色,我就会提醒自己: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应该还学生以主动权,让他们在一帮一、一帮二、一帮三中完成学习任务。教育最要紧之事,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习。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先生,就是为了缅怀先生,就是希望他的浩然正气,成为照亮我们心中的那一束光,让我们去践行知行合一,做一个大写的人。仰望先生,一份情怀,一生担当。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行知,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