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居》:“我给你妈买一套房子”,揭示施源和顾清俞爱的脆弱

结婚后,顾清俞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桩婚姻,讨好施源的爸妈,又是买衣服,又是帮忙代付施源妈妈几十万的换肾费用。

施源妈妈知道了自己的换肾的费用原来是顾清俞拿的,她咬牙切齿道:如果我知道是她拿的钱,我宁愿等死。

施源知道之后,心里也是十分不高兴。但是也没多说什么,他更加辛苦地找各种兼职,终于背着一麻袋钱还给了顾清俞。

然后,顾清俞的好哥们展翔买了电影票,分别送给了顾清俞和施源,然后两个人在电影院和好了。

但是这次和好不能改变两人最终分手的结局。我本来以为,两人的婚姻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顾清俞颐指气使,看不起施源,最终施源才会提出离婚;再仔细看过一遍《心居》之后,我才发现,这些都不是事儿,真正的原因很复杂,原来女人真的不能下嫁,要不然后果很严重。

序:两人的差距

顾清俞名牌大学毕业,36岁就做到跨国公司高管,才貌双全,经济独立,多年的职场磨炼和人生阅历,造就了她人情练达、世事洞明。36岁不算年轻了,但也还不老,顾清俞正是如此,还没有褪去年轻气盛与雄心,又增加了几分成熟稳重与干练。

施源高考时报了复旦,也自信自己能考得上,可是成绩出来后差了几分,又因为不服从调剂,没有其他的学校垫底,结果是一撸到底,进了一所旅游中专。毕业后的施源留了上海,进了旅游公司做导游。就这样,施源的人生走上了下坡路。

1.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

有谁从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吗?施源家就是如此。

那时,顾家住在陆家嘴,施家的老宅被分割成十几户人家,施源一家住在前客堂,阳光最充足,面积也大。顾家与他们隔一条弄堂。施源从小是个出众的孩子,模样长得清爽,家世好,读书也好,以至于附近有女儿的父母,心里都巴不得这孩子当女婿。

而那时的顾家,生活过得贫苦。顾清俞的爷爷四十多岁就没了,活着时连肉也不曾敞开吃过。现在墓碑上那张照片年轻得甚至有几分稚气,就是瘦,愁眉苦脸的瘦。

施源是顾清俞小学时的同学,也是邻居。高高瘦瘦,戴副细边眼镜,那时叫“架梁”。成绩优秀,却又不是书呆子。喜欢看书和运动,英语尤其好,还会一点俄语和日语,这正说明他的家教好。

施家是大户人家,他曾外祖早年在英国留学,回国后做国民政府的参事,两个兄弟也都在大学执教,一个姐姐还嫁给了清华的副校长。施源的外公也是名校毕业,到施源妈妈那里,境况不同了,但读书人的传统还在,五六岁时临摹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力道气度,竟是不逊于大人。

施源父亲家是生意人,祖父经商,做丝绸生意。那个时候,施源还同顾清俞说,说外公当时不愿意的,觉得女儿嫁给我爸很委屈。

施源叔叔是美男子,多才多艺,那时就拿一把吉他,唱当时的流行歌曲,张行的《迟到》,“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带来了我的烦恼。我的心中,早已有个她,哦,她比你先到——”

就因为这个家庭出身,即便是那个年代,施源也和别的同学两样。鹤立鸡群,长相气质、待人接物都是说不出的妥帖,像野草丛中的一束兰花。

上山下乡年代,施源的父母去了新疆插队。顾清俞上小学时去过施源家,见过施源妈妈少女时的照片,清秀中透着高贵,气质极好。

施源由奶奶带大。12岁那年,他被父母接去新疆。那时,他自信满满地跟顾清俞说:我会考回上海的。到时再见。而顾清俞也真的相信了。这个约定一直盘旋在顾清俞的脑海深处。

高考那年,施源没回来。顾清俞去老宅找他,他奶奶去世后,叔叔婶婶就搬去别处了,也没下落了。他就那样消失了,连一声招呼也没打。

顾清俞大学毕业后,进了投行公司,十几年来,在业界也做得风生水起,从最开始战战兢兢的新人到现在的公司高管,已经小有名气,一项业务就可以提成上百万。

但是,她却因为年少女心里的一个梦,婚事一直蹉跎了下来。面对暴发户展翔长达十年的追求,顾清俞不为所动。她跟展翔说,自己心底有喜欢的人,这个人就是施源,他很帅,很优秀,也很有品味。

顾清俞刚工作两三年,就买了一套小两居从家里搬出去住。今年想再买一套大三居改善一下居住条件。但是因为限购政策,她决定找一个人结婚,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中介给找来的结婚对象竟然是施源。这一刻,顾清俞震动了。

施源主动邀请顾清俞去自己家里坐坐。如今,施源一家三口住在老式里弄房子了。晒台上搭房子,前后再搭三层阁,。他家住底楼亭子间。正对着前客堂,再下去是厨房、晒台。改造过,但还是煤卫共用。房间总共三十平米,隔成两块。施源住里面,父母住外面。

逼仄的空间,加上一只书架,钢琴也挤在里面,不怎么打开,拿布罩着,上面摆个鱼缸,养一些热带鱼。旁边还有一尊水晶花瓶,插着几束康乃馨。然后角落里放一架踏步机。施源几年前问人借了120万,至今还套在股市里,进出不得。

钢琴、鱼缸、康乃馨还有踏步机,这都是施源妈妈努力挣扎出的旧日贵族气息,可是放在30平米的逼仄空间里,怎么看都是不合时宜的辛酸和可笑。

面对顾清俞,施源妈妈十分看不上,她故意抬出自己当年的贵族身世,想给顾清俞一个下马威。

据施源妈妈说,施源小时候曾结过一门娃娃亲,施源母亲读书时女中有个好姐妹,外公是很出名的古钱币收藏家,就约好了,将来若是生了一男一女,就结成亲家。她后来果然生了女儿,可惜“文革”前去了美国。这些年联系得不多,她女儿圆脸、头发有些黄,皮肤雪白,像洋娃娃。

施源父亲说起自己家也是如数家珍,曾祖父怎么样,祖父怎么样,当年的老房子都在哪里,目前是上海的哪个位置。那里,还有那里,那时都是他们家的本钱。又进屋拿了张全家福照片出来,祖父就娶了五六个老婆,施父的爸爸就是祖父的四姨太生的。

施源爸妈妄图用自己家曾经的显赫家世打压顾清俞,这真真是阿Q的精神胜利了:我们家,以前阔的多了,你算是什么东西?!

顾清俞想过,他爸妈可能会不同意,比如嫌弃自己年纪大,不顾家,以后生孩子可能成问题,可是,无论如何没想到,人家嫌弃自己出身不好。

不仅是施源的爸妈,顾清俞和施源也都觉得,二十年间,两家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简直就是互相颠倒了。如今,人上人是顾清俞,而施家是上海最底层的家庭,只有区区几十万存款,在上海简直可算是赤贫。

可是,顾清俞铁了心要结婚。毕竟施源是藏在她心底二十多年的白月光,她不想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的遗憾。

两人假戏真做,迅速签订合同,进入婚姻,顾清俞也想给自己一个机会,主动把合同时间延长到两年。

2.婚姻中只有爱情是不够的

施源是顾清俞心底的白月光。为了心底的他,她迟迟不结婚。这么多年,她就是依靠着梦中的施源走过来的。施源也是爱顾清俞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和她结婚。

因为两然在那种场合下重逢,施源最不堪的一面都展现在顾清俞面前。正如,李安妮说,他愿意和你结婚,要么就是爱你到极点,要么就是毫无自尊心。可是,我们都知道施源不是毫无自尊心,那么选项就是施源爱顾清俞到极点。

两人之间可谓是知根知底。施源比顾清大半岁。二十多年前,那时施源是班长兼英语课代表,顾清俞是学习委员。听他读英语课本,是种享受。

两人都是班委,工作上交流多,又住得近。他叫她全名,“顾清俞,等我一下。”“顾清俞,油墩子吃吗?”“顾清俞,一起出黑板报吧。”“顾清俞,恭喜你拿了第一名”……他的声音不高,吐字清晰,她喜欢听他的声音。

一颗敏感的少女心发现,唯独对她,他才那样讲话。语气介于端正与亲昵之间。与众不同。虽然不曾说破,但女孩特有的敏感与细致,让她从未怀疑过这点。两人都是极聪明的,即便在那样老派的年月里,依然保持着某种默契,既不耽误学业,也不让彼此反感,落落大方又心知肚明。

这层关系里,男孩子的态度往往更加关键。女孩子是不好意思占据主动的。他小心翼翼、不动声色地呵护着她,呵护着两人间的珍贵情谊。

……没想到,一晃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

更没想到,两人还有这机缘。人生过半,在36岁的顾清俞已经要对爱情失望的时候,还能重新遇到。

这次重逢后,两人直接省略了恋爱磨合的阶段,携手走进了婚姻。

施源很辛苦,既要努力呵护自己可怜的自尊,还要努力向上,利用自己的力量解脱金钱加诸于自己身上的枷锁。

记忆中,施源是顾清俞的神,抹不去。那时的施源优秀,自信,帅气。这些年,她是借由他才坦然走过来。我行我素,那只是外面的壳,他才是她心里的“底”。像生煎馒头底下那层厚厚的焦皮,托着里头的汤汤水水,再怎么晃悠,外头始终是稳的,波澜不兴。他狼狈,她比他更加难受。切肤之痛。

如今的施源落魄、潦倒、自卑。他问顾清俞,你是不是瞧不起我。顾清俞一字一句回答,不,我永远也不会看不起你。

对此,施源不说话。顾清俞轻轻说:你不知道,重新遇见你,我是多么欢喜。不管你是不是我印象里的施源,不管我有多么意外、吃惊,甚至是失望。能够遇见你,我现在只剩下一种心情,就是欢喜。欢喜得不得了。我甚至希望这段路没有尽头,你可以一直待在车上,陪着我。

婚姻不是只有爱就够了,婚姻中有太多的琐碎,爱情抵不过现实。再加上施源妈妈从中的胡搅蛮缠。她看不上顾清俞,认为这个女孩配不上自己的儿子,长相也是一般般,眼神里也没有内容……

施源妈妈想来,这顾清俞不过是一个清贫家庭出身的女孩子,而且这么大不结婚。除了有钱,也没有别的优点。

什么是富贵呢?施源妈妈认为,三代以上的富贵才算是贵族。可是就算施源妈妈也并不能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贵族气质,反而在顾清俞的前面钱屡屡想起自己家族的败落,备受打击,最终自杀而死。

3.金钱激化了两人的矛盾

生活中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本来生活就是由柴米油盐酱醋茶酱醋茶,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哪样都需要花钱。

施源妈妈生了很严重的肾病,医生建议换肾,可是,由于钱的问题,施源迟迟不能送妈妈去医院做手术。

对此,顾清俞提出,自己可以帮妈妈出这费用,施源想也不想就拒绝了。顾清俞又提出,可以先借给他,三年后按银行利息还给她。施源也是拒绝。

施源骨子里有一股执念,坚决不用老婆的钱。他以前自负,这些年生活低到尘埃里,已经有点破罐子破甩的味道了,可是, 这次重遇到她,他愿意借着两人之间的爱重新站起来,像一个人一样活着。

没错,在顾清俞的富有面前,施源深感自卑。为了让自己能配得上她,他依靠自己,给母亲筹集医药费,为此,他做司仪、做英语教师、做导游,白天还要去公司上班,晚上加班给人翻译资料……就这样,老妈的几十万换肾的费用还是没赚出。

施源去培训机构代课,结果因为证件造假,被家长投诉,最后被警察带走……

因为金钱方面的拮据,施源一点点在顾清俞面前显露不堪。他还在努力地保持自己的自尊。

这些顾清俞都看在眼里,但说实话,她是不能体会的。就像她在家不能体会冯晓琴的急于买房一样。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以说人世间就没有感同身受。

但是施源的忙碌他看在眼里,顾清俞心疼他,于是就私底下找了医生,交了五十万的医疗费用,还让医生帮她保密,就说某慈善机构为施源妈妈提供的慈善基金。

施源是有骨气的,他坚决不吃软饭,更没有软饭硬吃。相反,他把自己和顾清俞在一起,看成是一个机会,一个上天赐予自己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希望借这个机会,重新找回当年那个好学上进的自己,他不想再像以前那样浑浑噩噩过下去,而是要做个人,做个有担当、能成事的人。

也许是两人之间缺少足够的理解,也可能是缺乏了交流,两人短短的婚姻存续期间,也出现了无数次冷战。

此一时彼一时也。人都是这样,得不到的就是好的,得到了就忘记了珍惜。古诗说的好,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4.性格不合

爱情不是童话。顾清俞与施源意外重逢后,闺蜜李安妮告诫她:男人比女人强,一点问题也没有。倒过来就比较麻烦。

说实话,女强男弱的婚姻,一直就是不稳固的,顾清俞多年的职场打拼,训练得自己冷情冷心,性格有点钢筋水泥浇成的味道。面对变化甚大的施源,她甚至有点不知道怎么他相处。

顾清俞的性格强势,说一不二。在家里,她一直是以顾家保护神的面孔出现,把父亲、弟弟都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

她希望施源也是如此,每天拿出时间陪着自己,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依靠自己,伺候自己,看自己脸色,不要还去外边打拼;愿意做导游,那就做一辈子导游,反正自己能赚钱,两人生活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么想的时候,顾清俞有点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她可能没有意识到,她其实是瞧不上施源的,要不然,她不会把施源的自尊践踏在脚下。

在家庭中,尤其是女人,一旦挣钱比较多,都会瞧不起自己的男人。所以,当施源的前女友莉莉挺着肚子找上门来,顾清俞是有怨气的。这种两女争一男,原配斗小三的戏码竟然也落在自己头上,偏偏对手还是这样一个不堪的女人。是施源把自己陷于如此尴尬的境地。

顾清俞是想和施源过日子的,要不然,她也不会给莉莉介绍对象,解决她的上海户口问题,也解决施源的后顾之忧。

可惜施源不能做到顾清俞顾要求的那样,首先,他不是顾磊那样的窝囊废,施源有家世,有才华,也有长相,为人处世也都相当的通融圆滑,如果给以一定的扶持,一定的机会,一定的时间,施源必不是甘愿久居人下之人。

但是目前这种情形,自己出去做个兼职,都不敢让顾清俞知道,唯恐她觉得自己给他丢脸了。这种日子,也确实是一地鸡毛。

那天晚上,施源喝啤酒,顾清俞看书。两人沉默了好久。顾清俞说:你有什么话,都可以同我说。

施源本想说,我就是想给我爸妈买套房子,让他们临老过几天好日子。用我自己的钱。你的钱一分也不要。结果说出口的却是:要不,还是离婚吧。

一刹那间,顾清俞头脑中“轰”一声,可是忽然世界都安静了下来,仿佛了结了一件什么大事。

就这样,顾清俞等了二十多年的白月光,两人相处也不过就是两个月,一切在施源妈妈自杀身亡后划上句点。妈妈死后,施源买了新房子,然后决然离去,去加拿大继承富豪叔公留给自己的豪华别墅。而顾清俞回归以前的生活。

结语:写在最后

顾清俞是这个时代的女强人,自主、独立、有心计、有手段。但她并没有变得像钢化玻璃一样的光滑坚实,通透固执,而是依然拥有内心的柔软与犹疑,向往美好和纯情。年纪轻轻就已实现了财富自由的顾清俞现阶段的生活目标主要是享受生活。

跟她相比,施源就是一个现实中的LOSER,但是机缘巧合,两个阶层完全不同的人携手走过一段婚姻之路。施源目前的生活还处在脱贫的阶段,所以,他必须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两人的生活目标不一致,这个导致了两人最后的分手。不能否认,两人之间是有爱情的,但在爱之中,他们还需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

所以说,施源是有骨气的,他选择主动结束这段关系,保留了自己的体面和尊严。在和顾清俞分手后,峰回路转,最终实现了自己在财富方面的追求,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会早也不会晚。我们要做的就是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生活虐你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愿你归来还是少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居》:“我给你妈买一套房子”,揭示施源和顾清俞爱的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