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是文学的桂冠,总是让人情不自禁地靠近他,走进他;远方充满了未知,总让人好奇,总让人向往……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当下,太多的人被禁锢,太多的人被限行,每个人似乎都生活在“苟且”当中,但是,名师优课推出“2022年寒假小学语文公益课”,给全国小学语文教师带来了营养大餐,带来了文化大餐,也带来了“诗和远方”。
我自以为一直栖居在“诗意语文”的大地上,我自以为已经深刻理解了“诗意语文”,因为我听王老师的语文好多节课,读王老师的“诗意语文”好几本书,但这三天的培训给了我当头一棒,所有的只是我的自以为。
不能忘记“好的故事”,王老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一点一点引导孩子去发现“好的故事”,去探索“好的故事”背后的故事。孩子们找到了鲁迅的惆怅、鲁迅的彷徨、鲁迅的绝望……在视频中,孩子们认识了鲁迅;在故事中,孩子们阅读了鲁迅;在思考中,孩子们懂得了鲁迅。王老师将“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正如这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植入到孩子的心中。我们在小河飘荡的乌篷船上,看到了希望,在鲁迅先生的坚定的目光中,我们找到了“诗和远方”……
不能忘记《爱莲说》,王老师在课堂上宛若那朵莲花,他不是那隐逸的菊花,也不是那富贵的牡丹,他是那谦谦君子——白莲。王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寻找莲的品格,去寻找周公的品格,他何尝不是自己在寻找莲的品格呢?一千多年前,周公“出淤泥而不染”,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他问“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无人回答。今日,王老师带着孩子一遍一遍朗读,一遍一遍描绘莲的品格,去烘云托月,去借物喻人,不正是将莲的品格埋入孩子的心底,生根,发芽。看着座位上的孩子,我仿佛看到一朵朵白莲在绽放,“香远益清”。
要记得《十六年前的回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战士李大钊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显得那样清晰,那样丰满,又那样的“反常”。在王老师的引导之下,孩子们清楚的记得那些日子,清楚地记得那些日子发生的事件。孩子们更清楚地记得李大钊同志在法庭上的样子。孩子们一样记得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王老师将这伟大的力量传递的每一位学生的身上,让他们汲取这股力量。相信孩子们在这力量的鼓舞下,一定能找到他们的“诗和远方”。
要记得《城南旧事》。王老师巧妙地将主题提炼出来:“离别——成长”。让孩子们完成表格,在什么时间离别,什么地点离别,和谁离别,一目了然。帮助孩子们去梳理“英子”的成长,让孩子们去想象“英子”面对每一次离别,她是怎样成长的。孩子们在书写对话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洗涤,得到精神的成长。王老师交给孩子怎样阅读整本书,怎样整理自己的收获,更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收获了“诗意的成长”,发现了“远方”美丽的风景。
更不能忘记《红楼春趣》。上课伊始,王老师就把阅读经典的方法告诉学生,然后和孩子们共同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以为课上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王老师又追问了孩子们:课结束了吗?你们没有问题吗?此时,孩子的思维放飞了,我的思维也随着那“美人”风筝放飞了。王老师引导孩子们去探索林黛玉、贾宝玉的人物性格特点,她们俩成为知己的原因。让孩子们在书写中体会林黛玉的性格,在讨论中体会贾宝玉的性格。交给孩子阅读经典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把文化传承下去,学生在经典中寻到“诗和远方”。
更要记得《枫桥夜泊》。一直流动,一直悠悠飘荡的钟声,在王老师的课堂上悦耳动听,从现代诗人陈小奇的“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清代诗人“独听寒山半夜钟”,明朝高启“乌啼月落又钟声”,到陆游“客枕依然半夜钟”,引出张继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从今到古,从古至今,在学生的笔端,一直让人留恋,让人难忘。诗人的“愁眠”在王老师的课上,化成具体的“月、乌、枫、火、钟”,从视觉到触觉,最后到听觉,在天地之间,在课堂之上,在网络空间,流淌着,弥漫着……最终,那凄凉的“月落乌啼霜满天”,那孤独的“江枫渔火对愁眠”,都消散了,唯有那到客船的“夜半钟声”还在敲响,还在悠悠飘荡,飘向远方……
转眼间,三天的活动结束了,但王老师的讲座仍回荡在耳边。如何阅读经典,如何将难文浅教,怎样把语文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当中等等,都在“诗意的语文”课谱当中,都在“诗意的语文”教学理论当中。三天时间虽然很短,但诗意的语文影响却很远很远,我愿意一直行走在“诗意语文”的天空之下……最后以小诗结尾:
是什么,
让你我相聚网络间
是个人的成长还是语文的教研
是什么,
让你我三天准时守候在屏幕前
是曾经的梦未圆
还是为了孩子的明天
在语文的天地间
追随“诗意”的脚步
你我携手并肩
教育的路上
还要走得
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