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班路上,突然想到前段时间的一个想法:
关于中国长辈与晚辈的"礼貌"问题。
起因很简单,一个朋友说自家孩子太不礼貌,总是对大人吼叫。我接了一句,我倒是希望孩子不要那么礼貌。
其实,这两种想法应该都没什么大问题吧,毕竟孩子不同,家长的理念不同,教育的方式和目的不同。
对于我,我是希望孩子跟家长平起平坐,所谓的长辈和晚辈之分,只是年龄和辈分的区别,在“权势”上没有任何区别。
长辈不能强迫晚辈做什么,不能以“我是你老子,你就得听我的”,“你是我生的,就要按我的要求做”,不能以长辈之势对孩子“吼叫”而孩子不能反过来“吼叫”长辈,不能“我是你xx,我的话都是对的”,更不能有那种 不听话就抽你 的想法.......
晚辈有说话发言的权利,有反抗的权利,有反对的权利。当然,这种“权利”要把欺骗,辱骂,动手打人都不良行为,不道德,违反法律法规的都排除在外的。在这些范围之外,长辈和晚辈之间,更多的是朋友,是姐妹兄弟,是伙伴,是合作者,大家权利平等,互相监督,没有谁一定要听从谁的。有想法,不管对错,要表达出来,让大家知道,互相切磋。当然,因为孩子的阅历和知识的缺少,刚开始可能更倾向于长辈占优势一些,但是长辈的观点并不都是正确的,或许有时候孩子的观点更有启发性。
2.
对于中国的教育,现在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但是差距还是挺大的。因为我们是小地方出生的,虽然现在城市生活,但因为小时候的环境和教育问题,本身就还是“遗传”一些教育弊病。
1----
记得有一次回老家,在电梯里,遇到一个比我们小的孩子,我让女儿按我们楼层的号码,孩子很开心的去按了,因为速度比较快,那个孩子没按到,然后就速度很快的在我女儿脸上抓了一下,旁边站着的家长没有反应。女儿当时就盯着那个小朋友,我赶紧开玩笑的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不能打人的哦”。我担心孩子被抓疼了,赶紧捧着孩子的脸安慰,因为我是站在孩子后面,没看到正面的情况,回去一看,孩子脸上被抓了好深的一条印记。我问孩子,当时怎么不说?孩子没回答。
其实,我是很心疼的。因为平时总是教育孩子要跟小朋友友好相处,相亲相爱,不能动手打人。如果对方打你了,你要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不能打人;如果对方还是继续,要告诉他的家长;没有大人,而他又不停止,就狠狠的打他,一次打的他害怕。
所以在遇到那个“突袭”的小朋友,可能孩子内心还是觉得应该让着,而且大人也在场,他觉得应该会保护他吧。也或许,孩子已经蒙圈了吧。不知道....
2----
有一次,女儿要去KFC的滑梯玩,路上遇到附近住的同学,就跟同学一起玩。玩了一会儿,女儿要去滑梯了,邀请几个朋友一起。跟他们的家长打声招呼,我就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去了。其中两个孩子,一个是女儿的同学Z,一个是同学的姐姐J。姐姐应该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样子。路上,那个姐姐就问我,能不能请他们吃东西。我想孩子们难得一起玩的开心,吃点“垃圾食品”也没事,所以到了滑梯,他们去玩,我去点餐。每个孩子一个套餐,就是饮料不一样。全部齐全了,孩子们洗了手,开始吃。我说了一人一份,女儿和另外一个孩子R没人规规矩矩的打开自己面前的,还分给Z,J。而Z,J自己面前的不打开,还拿到自己边上,边吃边说,要留给妹妹吃(他们家里还有一个小的妹妹)。饮料也很手快的拿自己喜欢喝的。最后的牛奶,我女儿不爱喝,小朋友R也不爱,他们俩凑合着两根吸管喝一杯饮料,还是很开心。最后,Z,J拎着一整份回去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Z,J这种行为。从他们的角度,有好吃的,想着家里的妹妹,我觉得很有爱。可是,你留给妹妹的东西是从别的朋友那里拿的,虽然朋友没有计较吧。是不是我想多了。
3----
相信很多妈妈,有多书都是教育孩子学会分享,好玩的玩具,跟朋友一起玩,好吃的东西跟朋友分享....过年回老家,买了些平时不怎么买的零食,水果,婆婆要放到柜子里。邻居的孩子来了,我会拿一些出来给孩子们吃,或者让女儿主动拿出来让他们选。婆婆不开心,还跟女儿说,不要都拿出来~
有一次,买了草莓,拿回去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自己拿着吃。不知道什么时候不在桌子上了,我以为是吃完了。过了几天,找东西的时候,在另外一个袋子里找到了,大部分都烂掉了。孩子对于“分享”和“好吃的好玩的要藏起来”会不会有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