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自己相处

中午听今天的名人传记,里面老师阐述了一翻对“宅”的评价,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宅家

(1)

以前我一直评价自己是个宅女。

因为有社交恐惧,不太喜欢参加社交活动,能不参加就不参加。

但要说是不是心甘情愿的“宅”,倒也未必。

我很喜欢和亲近的人约着出去逛逛街、吃吃饭什么的,而“宅”的理由主要是因为约不到好友。有些地方我自己很想去,但如果朋友没兴趣,我也可能就放弃了。

所以,我这个“宅”,得看有没有愿意一起外出的对象。

如果没人一起出去嗨,那就只能一个人窝在家里,想尽办法找些事情做,打打游戏、追追剧,虽然看上去很惬意,但其实精神上很空虚,即使有很多事情做,也会觉得很孤独、很寂寞。

可以说,过去很多“宅”的时间里,我一点也不享受。

(2)

辞职以后,我就真的过起了“宅”的生活,成天追剧、打游戏,放在创业上的时间反而很少,这种“宅”为我带来的不是快乐,反而压力和焦虑,但是又不知道要怎么突破它。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个穷凶极恶的人死了,遇见了一个天使,天使对这个人说:“你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这个人听了很高兴,他想要金钱、美女、豪车……天使都给了他。这个起初觉得这样的生活非常的幸福,但是时间久了,他越发觉得没意思。于是他找到天使说:“我想天堂的生活不太适合我。”天使听了这话,外貌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恶魔的样子,他笑着对这个人说:“是什么让你以为你在天堂?”

生活当中,有些东西在我们没有得到的时候,总以为它是最美好的,但是真正得到了之后,却发现和我们的预期并不一样。

就像我,在我工作忙碌的时候,一直以为,只要有了时间,我就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能够得到成长;然而当我得到了时间之后,却发现并不是如此,我只是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反而让自己觉得更加痛苦。

(3)

为了改变混沌的状态,我开始为自己培养一些习惯,比如说早睡早起、阅读、写作、做手帐等等。

我最初看的书都与时间管理有关。看完了我才发现,想要让自己成长,就必须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用时间去进行投资,让自己更有价值,也因为如此,我才萌生了要做计划手帐的想法。

也有人问过我,你这么每天一个人呆着,不无聊吗?

放在以前,我会说一个人呆着很无聊,但是放在现在,我会说我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甚至总觉得一个人的时间还不够多。

这里最大的改变,在于我和自己成为了朋友。

我们总会花很多的时间去社交、结交朋友,却总是忘记了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我们很愿意把时间交给别人,却又很吝啬给自己留出时间,总以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一个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大脑善于“节能”,总是会偷懒不去思考问题,匆匆下定一个“结论”,就让我们误以为这件事情已经解决,然而事实上问题就摆在哪里,我们却没有尝试去解开那个“结”。

所以我们是最了解自己的人,也是最不了解自己的人。

(4)

我在自己独处的时候,很多时间都花在了阅读和写作上。读书是输入,写作是输出。

以前我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会用荧光笔把我看到的一些好句子都划出来,然后把这些句子都整理在一个文档里,留作素材之用。

但是时间久了我发现,我往往在整理完了之后,就不会再去翻看它了。所以,好句子记录了很多,很少有用的上的。后来我把摘记整理在本子上,留出一栏空间写对所摘录句子的感想,反倒是收获很多。

以前我甚至都说不上来为什么觉得这句话说得好,但是现在,对于划出的句子总能引发我的一些思考,甚至这些思考会让我感到惊奇:我竟然也能想到这么高深的东西!

包括我在做手帐记录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时候,我都会让自己再深入的想想会什么这件事会引发我这样的想法,对自己的想法挖的越深,我们越是能了解自己。

挖掘自己的想法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甚至让我觉得有些“上瘾”,每一次的挖掘都能让我遇见不一样的自己,认识到自己不曾认识到的一面。

这是之后把时间留给自己、学会与自己相处之后才能慢慢挖掘的事情。

(5)

以前的“宅”是迫不得已的宅,现在的“宅”是享受的宅。

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与自己交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与自己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