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小娃上学进校门又开始哭,有时甚至哭的很厉害,跟孩子沟通一番,孩子说,在学校老师批评她来着。
后来跟朋友说起了这件事,朋友告诉我,你家小孩应该在学校犯错了,所以老师说了几句。
我说:“应该是,平时我们在家很少批评她,犯错了基本都是以沟通为主。”
朋友:“那可不行,你该说了就得说,现在孩子心理本来就脆弱,现在犯错了不说,以后就更说不得骂不得了,没有抗挫折能力。”
我回家之后,想了想,到底什么是挫折教育?孩子犯错了直接批评数落就能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吗?
今天从挫折教育误区和儿童心理发育特点两个方面聊聊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的误区
很多父母都认为现在孩子要多经历一些挫折,不能夸孩子,一夸就翘尾巴。所以要经常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批评孩子,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但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首先声明如何夸奖孩子也是有方法和学问的。但经常指出孩子问题批评孩子并不能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我们都知道孩子应该多经历一些挫折,但首先孩子得具备相应的韧性来抵抗来自外界的压力和挫折。
所以孩子能够提高抗挫能力、健康成长的关键在于他有内心足够强大的父母作为榜样,内化父母鼓励支持的态度。
在他遭遇挫折时,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会一直陪伴着他,让他能够维持内心的平和平静,从容面对挫折。
如果孩子心智没有成熟,还很敏感脆弱的时候,父母就经常批评孩子,会让孩子的自尊受到伤害。
这时,孩子只会内化父母的批评和攻击的声音。孩子在今后遇到外界压力和挫折时,更容易自卑,或在情绪上崩溃掉。
父母对孩子是最重要的人,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言行真的会进入孩子的内心深处,留下不易磨灭的印记。
尊重孩子的意愿,体谅孩子的感受,用心的关怀和陪伴,不去做伤害孩子自尊的事情,孩子的性格才会变得逐渐坚强成熟起来。
了解一下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
0-1岁半:无条件满足
这个阶段的孩子极为脆弱,如果孩子在这个阶段能够得到父母无条件地关照与爱护。
比如因为身体不舒服或饥饿而哭闹时,父母能及时喂养孩子,给予孩子情绪上的安抚。
这时孩子能对世界和父母产生信任感,觉得父母是值得依赖的,这将为孩子的安全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1岁半-3岁:支持和鼓励
一岁半之后,孩子慢慢开始有了独立意识,能够自己做一些事情,比如走路、吃饭、控制自己身体等。
小孩在这个阶段会有更强的自我意识,慢慢认识到自己和妈妈是独立个体,开始有了自我觉醒意识。
这个阶段的孩子既坚强又脆弱,能承受一些与发展水平相符合的挫折,比如断奶。同时这个阶段的抗挫能力来自上一阶段得到的良好照顾。
在这个阶段,孩子有了自主意识,但能力却不足,所以父母既不能全权帮孩子代办,也不能完全操控孩子。
那如何正确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首先父母要尊重并鼓励孩子的独立自主性。孩子有意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自己的事情时,就让孩子自己去做。
同时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父母也要积极提供支持和鼓励。但也不能完全代替孩子去做,相信自己孩子能做好这些事情。
当孩子因为受挫而感到沮丧、发脾气或哭闹时,父母要耐心陪伴孩子,给予情绪上安抚。
尊重、接纳和鼓励孩子,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体系,这将让为孩子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写在最后---
孩子在幼年时就像一株没有长出枝干的小树苗,经不起风吹雨打。只有当孩子发展到一定年龄段,具备足够的韧性和安全感时,才能更好地抵抗外界压力。
所以在孩子的早年成长经历中,父母要学会科学育娃,让孩子的内心具备足够的安全感,性格足够坚韧,才能在年龄更大一些遭遇挫折时,不被挫折打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