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乐|上半年书单十佳

 (题图来自网络)

在一个深夜,读到罗兰-巴特说的一句话:写作是为了被爱,被遥远的人所爱。

心有戚戚焉。

这种悲欢交织的情绪在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明朗。


一直以来,我虽也自称为一个写作者,却未能有什么满意的作品。在许多焦灼的写作日常中,其实常常被他人的作品所安慰,或者说,感受到他们的爱和关怀。


2018年已过完大半,总体说来忧虑大于快乐,庆幸地是,许多的坎坷和不顺都在每一次阅读中得到缓解和治愈。今日细致地统计了一下,过去的半年,竟读了近70本书(并不是为数量而骄傲),这个数据极有可能是和失落的情绪成正比的。


在这些书中,细摘了十本印象极深、获得极多,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也是一次阅读之乐的半年回顾。


文学篇

 

一、《每天给孩子读首诗》

 

 

这本书选取了可以培养孩子兴趣、创造能力、积极态度的,真正对孩子身心成长有益的100首古今中外经典诗歌。这100首诗歌共被编在“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里,以季节的转换,在色彩纷呈的书页中,感受诗歌的美,在文字和节奏的带动下,让人与诗产生共鸣和连接。


从书名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本给孩子的诗,我却非常喜欢。一来是因为成年人的枯燥生活,早让我不知道什么叫天真、好奇,恰恰在这本书里,我重拾了这一天性。一朵花、一场雨、一片云,都有着绝妙的意境和想象。


在读诗中找到简单、纯真。


二、《唐宋词十七讲》


读的最久的一本书,也是必定会一再重读的一本书。

全书实为叶嘉莹先生在各地讲诗词的演讲稿结集而成。非常厚实、详细、丰富。


全书共计了十五位诗人,分为十七个章节。对一位诗人提及的每一个作品,叶先生都给予生动、细致的讲解。让我们不仅了解作者、作品意境,而能看到那个时代的面貌。比如叶先生在讲苏轼篇时,从苏轼小时候读书、受庄子影响,母亲的教诲、平生的经历,一一细细展开。不是那种只是为了图于表面的讲一讲名句、抒发一下大家都知道的情感即可。


在读的过程中,总是会心生一种敬畏和崇拜。能把一首诗理解的如此透彻、清晰、深远,真是要下一番研究的苦功夫的。在读这本书时,我也一再地警示自己,做学问、创作,也务必要有像叶先生一样的探索精神、以及下苦功夫的研究的决心和毅力。


三、《既见君子》


张定浩先生的这本小集子,只有九万字,极轻巧。信息量却很大,一页要读好久。

在书中,张先生从建安时代讲到诗经,这一部分知识,是我所缺失的。


一来算是补课,二来是一种新的收获。

在很慢地读这本书时,我同时在想一个问题,读这些遥远的、难懂的诗词对我现在的生活有用吗?拿来“显摆知识”,装“知识分子”?似乎都够不上。后来,我得到了一个答案:是安宁内心。


这书的后记中,张定浩说:确切来讲,这并不是一项有计划有学术研究或创作,面是人生迈入中途之际某种情感危机的产物……其中必然带着自己最值得珍视的生命痕迹。进而,这样的碰触和谈论,又好比是朋友间执手相见后的一首诗,诗言志,而志便是你心我心。


四、《上帝怀中的羔羊》

 

 

这本《上帝怀中的羔羊》,据说是写《飘》的玛格丽特-米切尔最爱,先于她获得普利策奖。小说1933年完成,作者凯-洛林-米勒描绘了美国内战前格鲁吉亚乡村的生活。


一个女性从少女到暮年曲折动荡的一生。在一片士地上面对灾祸、病痛、生死、绝望、战乱。女主生了14个孩子,每一遍读生产过程,从文字中都觉得痛得要跳起来。幸好书中有大量风景描写减缓了恐惧,而且作者文笔极好,很会用比喻句,把那片土地的一年四季的风貌写的像在眼前一样鲜活。包括种地、挤奶、杀牛等等劳作,也都记录的详细清晰。

在文字中,看到女性的脆弱与伟大,无奈与坚强。也正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一个女性在任何时代都活得不易,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向上的生活状态。这本书不是励志,而是伟大女性的史诗。


五、《遥远的向日葵地》

 

读李娟真是件快乐的事。这本《遥远的向日葵》同样如此。

书的内容是李娟一家在阿勒泰戈壁草原的乌伦古河南岸种向日葵的日常。

听起来像是一件极浪漫的事,种向是葵啊。


从播种到丰收,这从春到秋的守候中,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在荒凉的土地上、在无聊的劳作中,李娟都用文字将这一切苦难化解、包容,“种”出一片心灵和现实上的金灿灿的向日葵。


特别喜欢这一句:“蜜蜂来了,花盘瞬间达到金色的巅峰状态。金色王国城门大开,鼓乐高奏。金色的高音一路升调,磅礴直指音域最顶端。”

 

技能篇

 

六、《时间看得见》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王潇是我的榜样。

自律的生活、成功的事业、美满的家庭。是属于长的好看又活的漂亮的典范。


这本书看起来其实像是一本用户手册,加上设计者的说明。不过,当你仔细阅读,你会发现,这也是一场人生设计之旅。在书中,王潇不断地强调一个理念:搞清楚你是谁、要去哪里、想以多快的速度到达?找到你的志向、心流,出发、行动。


这一切都应该是从微小积累,完成从量变到质的过程。

PS:在这本书的广州站分享会上,很有幸做了她的主持人。近距离见识到她在整场活动的时间安排、做事效率,不拖拉、不敷衍的作风。


七、《见识》


吴军先生在得到的专栏的集结内容,我没有订过专栏,所以就买了书来读。


因为我过多地偏向读文学类书籍,思维总是趋于感性。逻辑和结构能力较弱,读这本《见识》也是一个训练思维认知的过程,真的很有用。


吴军先生在每提出一个观点或一种社会现象时,都会找到相关数据、事例、道理来证伪它,从提问到结论,都有一个科学、有序的推演,这一点我很受用。


 书中我觉得好的几部分: 1.第三章:谈见识。(小点:过的不顺的人: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 2.第五章:拒绝伪工作者。(小点:三板斧破困境。确定愿景目标道路) 3.第九章:好好说话。(讲道理与说服他人,要有力的论证和合理的表达方式)

 

八、《故事思维》

 

 

《故事思维》中给了六个故事模型。

 

1、我是谁的故事。

证明你是谁,而不是告诉别人你是谁。


2、我为何而来的故事。

让别人认同你的想法,告诉别人能你的故事有什么收获。


3、愿景的故事。

赋予你故事的意义。


这一点,书中说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分享一下:

有个人在工地上看到三个工人正在工作。问第一个人:“你在干什么?”答:“我在砌砖。”问第二个:“你呢?”答:“我在修一堵墙。”问第三个,答:“我在建一座教堂。”

4、授人以渔的故事。


在你的故事中,教会别人一些技能。


5、讲自己经历的故事。

这是最有效的故事表达。


6、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故事。

提前了解观众的需求,懂得听故事人的心思。

 

九、《高难度对话》

 

如今“尬聊”,一言不合就翻脸的事真的很多。

这本《高难度对话》,可以说是“一剂良药”。


良好对话的六个维度:


1、营造安全感

2、削除畏惧

3、践行倾听

4、坦诚反馈

5、从善意出发

6、明确自己的目标

 

我在这本书中,学到六点:


1、确立自己的边界。

2、多倾听他人的故事。

3、不要试图改变他人,只能影响他人。

4、情感的建立是需要漫长 时间,不能心急。

5、接纳他人和自己的不足,在尊重的前提下真诚反馈想法。

6、在正确与善良之间,选择善良。


十、《幸福的最小行动》

 

市面上如今教人获得幸福的方法论的书很多,但是像刘轩这本可操作性强、有用的书却不多。

书中提出的“积极的人生=最小目标+可行的最小付出 ”幸福公式,真的特别好。


书中不喊口号、不举不切实际的例子,以行动为指导内核,实现从0到1的小进步。

举一书中解决拖延症的方法:

1、把工作变成小关卡,完成小卡时,请给自己一点奖励。

2、想象未来的自己,拖延的后果,给现在的自己一点未来的危机感。

3、别想太多,立刻就开始!直接用行动让自己暖身时入工作状态。

4、列待办事项清单时,请记住“事不过三原则”。

5、不要一心多用,以短时间做专注的冲刺,并善用番茄钟工作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之乐|上半年书单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