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语文课 - 草稿

课堂是总有遗憾的艺术。

为数不多的好课却又总是无法复制。这就让方寸之间的课堂呈现出无限可能和无穷魅力。

这是什么原因呐?思考这样的问题就是为了让为数不多的好课发生的概率更高一点儿。

是不是课堂上的所有都不能控制呐?当然不是。可控的因素还是很多的。

比如,课堂上要掌握的学习内容和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课堂上要采用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课堂上要创设的课堂情境和要实现的部分学习目标,课堂上的学生和老师等等,都是我们有意识的可控因素。

那么,这么多重要的课堂因素都能控制,那为什么课堂却不能控制呐?

这可能因人而异,各有不同。我仅仅思考自己这种性格的教师在面对那么多课堂上可控的因素却无法控制课堂的原因。

我在想,客观存在的东西是可控的,然而它却又是没有生命力的。如何让这些可控的东西被教师赋予生命力,那就需要主观的东西参与其中,而且主观的东西起到主要的配料作用。

主观的东西分为教师本人的主观因素和学生个体的主观因素。

虽然教师的主观因素可能受教师可控,但仔细想起来也不是绝对可控的。比如我们的情绪,经常在很多情况下是没有意识地因情因境而发生变化,继而超出自己的预期。不过,毕竟教师自己是成年人,成年的成熟教师对自己主观上东西应该是有一定的可控性的。

然而,学生个体的主观因素就很难控制了。首先是因为学生是未成年,他在课堂上主观呈现还不能完全自我控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调控。其次,教室里的学生数量之多,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无法完全轻易掌控学生主观情绪就成了课堂不可控制的主要因素。

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都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因素才能起作用。否则,即使自己备课再仔细,也终将是徒劳。还极有可能因为自己的付出而没有得到相应的汇报而生发出不可控制的因素,致使增加课堂的不可控制性。

所谓优秀的教师就是能够充分掌控课堂的教师。那是自己的教育理想。想象着自己的课堂是我和学生充分沉浸,自然流淌,不断惊喜的情境,自己就会成就感爆棚。然而,这样的时刻经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想,好的教学,好的老师,不应该是这样。而应该让这样的瞬间被机智地设计成可控范围,可复制粘贴,不断成就自己和学生。

七年级新生,没有教材,没有学习任务,晚自习我也不想让学生自习一晚上。没有具体学习任务的晚自习就是无效且浪费时间的,所以,我依然把班主任手里的紧要工作搁置一边,专心致志,用心用情地和学生一起上这样的晚自习。

今天是五班的第二节语文课。第一节课简单做了自我介绍。“没有意外的话,我将陪你们走过三年,想想这三年可能很长,算算日子,三个365天,真的不短。那么“我们如何能愉快的相处”就成了我们现在需要思考和计划的事情。”由这样的话题引入我的课堂。

我请了几个同学回答,学生给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互相尊重”“认真听课”……等几个答案。我借着学生的答案开始继续追问: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是什么事儿?如何做好这些该做的事儿?在做的过程中,老师父母扮演的角色是不时地提醒,帮扶你自己身体内那个渴望优秀,渴望被认可,渴望自己喜欢的那个自己。为了帮你实现“让优秀的自己更强点儿”的目标。少不了会有老师的惩戒,会有批评等措施,这个过程是痛苦,但这个过程才是自己真正进步的时候。

当你觉得前进很艰难的时候,一定是自己在走上坡路。当你觉得自己每天都顺利愉悦的时候,那你可能是在走下坡路。正确面对情绪上的各种不愉快。即使有,也让它变成是暂时的。睡一觉就会好起来的那种。

学生们听听津津有味,我讲的滔滔不绝。我声情并茂,逻辑严密,学生聚精会神,眼神放光。可能这是一种默契,也可能是一种偶然,也有可能是短时间内的一种假象。但我能感觉的到,这节课孩子们非常高兴,且有意思的。

还有几分钟下课,我表明,我需要至少两名语文课代表。但我不想根据成绩去认定,因为成绩只代表过去,而语文课代表需要和我一起合作走过未来的岁月。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想做好,都可以尝试下。

我话音还没落,学生们却激动地开始纷纷举手。至少十几个孩子愿意承担语文课代表。这无疑是对我的一种肯定,对语文这门课的肯定。离我近的女生小声说,没有哪一科有这么多人愿意的。

然而下课铃声响了,不得不暂时中止课代表的选拔。

“愿意担任课代表的同学下课把名字报到这个女生这里,下节课我们进行语文课代表竞选活动。”

孩子们愉快的下课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节语文课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