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在“焦虑”

这几年有一种情绪,频繁出现在各种书籍中,并且我们常常不由自主被其驾驭,这种情绪就是焦虑。

焦虑,其字面意思为焦急忧虑,属于身心病的一种表现,在困惑和不安时精神变现为烦躁,言行表现为激动。于内心的感受来讲,有时候就是不知所措,明明很着急很在意推动某件事情的进展,但由于现实客观的不能或者缓慢,导致意愿必须要迟延满足,甚至也可能永远不能满足。于是,此般境况下,于情绪的一种不安焦躁便会出现。焦虑,越来越成为当下时尚又热门的话题,同时随着物质的快速迭代,人们欲望的极速增长,理想与现实愈发产生无法弥补的沟壑,导致深受困扰的人群越来越多。

于我们成人来讲,焦虑首先产生在生活层面,物质生活是最显而易见的。身边的人有的我们所没有的车、房、公司等代表财力的财产,他们的某一方面的才能,他们子承父业的身份等等,都可能成为自我内心失衡的来源。与这些较自己优越的人一起,不免焦虑感会袭来,前提是你足够平凡,平凡到没有能够驾驭住宅自我内心的能力。这时候的焦虑根源在于比较,确实其实我们应该更加注重于塑造强大的内心,把注意力聚焦在自我的进步与成长上。积累自己所在领域的一项技能,相信水滴石穿,就总会看到自我的成长轨迹。只要自己比昨天有进步,欣赏于自我的进取,在日日积蓄中自信爆棚。而自信与务实是赶走焦虑的武器。不是吗,因为总是忙于低头做事,总是在想着如何把一件事做的尽善尽美,如何在这件事中即体现自己的价值又能为他人带来实惠,想的越多,做的越多,哪还有精力与空档去焦虑。从这个层面上讲,焦虑应当是无聊人的无聊消遣。

于孩子们来讲,就是语文作业还没写完,数学作业又来了,期待的课间终于到了,但又被“负责”的老师拖堂;回家还没填报肚子,就被老妈叫去弹琴;周末还没开始玩,已经被“英语”“舞蹈”“书法”等各个辅导班排的满满的,等等,各种孩子不愿意面对却又无力逃避的压力,怎么办,不学被挨骂,关键是还怕落后,孩子童年的“焦虑”就这样超出自然时间数十倍的提前到来。

就拿学习这件事,本身是好的,但学习的目的、对象、渠道等如果不清楚,那必将也会时刻焦虑。学习,看起来是个非常简单的行为,可是要真正的开始还真是不容易。觉得得到上全是精华,于是果断来到。但发现课程太多,大师课、精品课、专栏等等,学谁的学什么就又成了问题。既想提高对传统经典知识的把握,看了看熊逸书院,又想提高自我认知,试听了吴伯凡的认知方法论,然后又对经济学感兴趣,又突然觉得应该了解下心理学,摇摆的足够快。这时候,要淡定了,学什么就要考虑自己要精进什么,扩充什么,貌似转了一圈,感觉都想提高,仍然目标不定。最后终于想好了了解心理学,但发现将这些内容的老师也着实不少,听谁的又成了问题,于是各种对比搜索,当一切既定时,一个新的广告可能立即动摇了前期为开始学习所做的所有准备。于是,感觉真累。这种焦虑伴随着茫然,伴随着不够笃定,缺乏对自我的充分判断。思考之后,觉得自己应该想清楚要提高的技能,然后对于其他不要有任何的期盼与顾虑,果断做减法,看到即想到放弃,然后才不会纠结迟疑,才会在已有选择学习的知识上更加从容接受。我把这种焦虑叫做求知焦虑。如果不能正确的处理,必定产生不如不学的效果。

即使确定了要成长的规划,比如读书,在时间不能自由控制的大多数日子里,读书的进度、效果都不尽人意,于是又是一种程度的焦虑,对自我的不满,与时间争抢的紧张,等各种因素都在。在容易受到焦虑情绪影响下的学习,往往与高效专注的学习效果存有差距。它使你某一时刻不自觉容易陷入学习无用的自我怀疑状态,即使重整旗鼓,这种感受一定会在某个时刻再次到来。终归是因为目标不是绝对的明确,拖泥带水,总摆脱不了裙带的属性,总想把目标周围的知识也拿来所用,殊不知精力不支。

同样的人性弱点,同样的办事情怀,想必你也有过,那么,往后的日子,我们应该学会在目标上断舍离,简化人生,从减法开始。毕竟,心无旁骛,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新的征程,努力向此境界迈进!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不是也在“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