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碎片化时间助力完整化写作

有些事情我们理所应当地认为需要用大段整块的时间去做才能做完做好,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比如每天写一篇文章,这种费脑子的事情是不是就应该用大段完整的时间去完成。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完成的日更,思考自己写些什么就成为了每天必须做的功课。也许构思的工作可以用碎片化时间完成,但真正坐到电脑前着手写的时候,好像就需要大段时间了。我以前也以为自己是如此,所以每天都需要等到孩子们都睡了,安安静静地坐下来才开始写作。

但是刚开始这么做的时候,其实并不顺利,因为尽管时间充裕,写作的进度却依然很慢,有时甚至连如何开头都很难。而有那么几次,熊孩子精力旺盛到11点才睡着,为了不让自己超过12点睡觉,我强迫自己必须在半小时内写完。

还好那几次,因为要写的东西已经在脑海里形成了大概的框架,素材和内容也都想得差不多了,所以开始动笔后居然真的在半个小时内就完成了,谈不上写得多好,但至少写得完整,架构也不错,字数还不少。

相反,如果脑子里没有思路,没有想法,没有素材,即使给你再多的时间,也完成不了一篇哪怕不到1000字的文章。那么这段所谓的整块时间对你来说利用效率极低,甚至可以说是被浪费掉了。

因此,就写作这件事而已,就像我们做其他很多事一样,也是不能打无准备之仗的。为了完成文章,我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如下工作。

1.整体构思

秋叶大叔说把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就是一笔财富。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无不被各种事情充斥着,除非专门拿出时间来,否则我们几乎很难有整段大段的时间,更多的是碎片化的时间。

想想自己白天有哪些所谓的零碎时间可以利用起来,然后按照时间长短,将这些零散的时间段分配给你想要在这些时间里做的一些其他事情,当然分配的原则是既能保证利用上这些时间,又能保证你要做的事情可以在此期间内完成60%至80%。

文章构思这个事情我觉得就是可以在碎片化时间里完成的,但前提是你平时需要有积累。

图片来自网络


也许一个人、一件物品或者一件事情触动了你,想写点什么,然后在脑海的抽屉里迅速抓取你要的那些素材,这个时候素材都是零碎的,你需要做的是怎么把它们组织起来,也就是得用一根什么线将它们串联起来。这个串联的过程就是你构思的过程。

2.罗列提纲

有了灵感和构思后,接下来就需要列提纲了,这个工作同样可以在碎片化时间里完成。就像树木生长一样,先有树干,然后有分支,分支上再有更小的分支,直到最后长出树叶。

这个树干就是你想写的文章的主要问题,可以是解释一个现象,说明一个问题,表达一种观点,或者抒发一种情感;接下来再思考你要分几个部分去达成你的目的,也就是你要分几个分支;再接下来如果还需要细化,那就再添加更多小分支。

这个确定分支的过程可以看成是罗列提纲,这一步完成后你的文章树就有了大致的架构,可以说基本成型了,最后的工作就是添加树叶,也就是往里面加素材了。

3.调取素材

想象你的大脑里有无数个抽屉,每个抽屉一开始都是空的,你需要把不同题材不同种类的内容放进抽屉里。然后,抽屉里的内容物越来越多,而当你需要用的时候就可以随时调出来用了。

在文章提纲完成后,你要做的就是调取素材了。素材过少会无从下手,而素材太多就要学会取舍。如果前期的积累足够多,不缺少素材,那么你要做的工作就是慎重挑选合适的素材添加进去。

以上过程完成后,该是时候拿出相对整块的时间去完成文章写作了,最后修改润色的过程也依然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甚至排版和配图也都是间断性的一两分钟就能搞定。

综上所述,如果能充分利用好碎片化时间,随时活跃大脑,启动思维,构思文章的架构,罗列提纲甚至搜罗素材,假以时日,你终将练就并不一定需要多完整的时间也能完成一篇完整文章的本领。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用碎片化时间助力完整化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