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9

孟子-强势由人

    在先秦儒家经典中,《论语》和《孟子》是并列的后世称为论孟。但是我觉得孟子比论语更有个性对于我个人而言对我的影响也更大。《孟子》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我们应当怎么样来读《孟子》我想谈谈我的一些看法。我觉得《孟子》这本书最核心的观点有三个。

    第一点:心性学说,也就是孟子所主张的人性善。孟子讲过一段非常有名的话: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认为,人性之善是一种内在的本能,就如同水向下流动是自然的本性一样。他强调每个人都天生具有仁义之心,只要在正确的环境和教育下,善良的品质就能得到发展和表现。孟子是性善论者,希望人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性,而不应过分强调人性的缺陷和恶劣。这种观点对于培养人们的仁义之心,以及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都有着积极的启示和意义。

    第二点:仁政学说,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其政治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他强调仁政的重要性,认为仁政是治理国家的关键,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石。在孟子的仁政学说中,"仁"是指仁爱、慈悲、关心他人的道德品质。他认为君主应当以仁义为本,关心民众的福祉,以人为本,让民众得到保障和照顾。君主如果能像父母一样对待百姓,倾听民众的心声,关心他们的疾苦,就能赢得民众的信任和拥护。孟子的仁政学说主张君主要为民众谋福祉,而不是仅仅追求个人权力和私利。他强调,只有君主以身作则,以仁义之心治国,才能带来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强调君主应当尊重民众,使民众的利益成为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孟子的仁政学说也包含了反对暴政和贪污腐败的观点。他认为君主要行仁政,不可滥用权力,不可剥削百姓,不可施行苛政。只有通过仁政,君主才能赢得民心,保持统治的稳定和持久。总的来说,孟子的仁政学说强调仁爱之心的重要性,主张以民为本,以仁义之道治理国家。他的政治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后世的历史演进中成为儒家政治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的仁政学说也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提醒我们在治理国家和社会时,要关注民生福祉,以仁爱之心引领国家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第三点:强势人格是先秦诸子中唯有孟子强调的特点。他的强势人格主要体现在两段话中。首先,孟子对于大丈夫的描写:“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在汉代,赵歧为孟子作注时对这句话做了经典的解释:淫指的是乱其心,即不能动摇其本心;移指的是移其性,即不能改变其行为;屈指的是不能改变其节操。此外,孟子还强调生命和义之间要舍生取义。这些构成了孟子强势人格中最核心、最积极,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内容。因此,《孟子》中强势人格可称为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部分,几千年来我们民族一直坚持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自强不息。我个人理解,《孟子》中的强势人格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最低的一层次是自强不息,这代表着《孟子》强势人格的第一个层面。自强不息意味着必须自己奋斗,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这适用于个人和民族。


        在我的一生经历中最痛苦的两次经历是两次失学。这并不是因为我的成绩不好,相反,我都是高分失学。第一次是在1958年,那时我13岁,刚刚小学毕业。由于小学成绩非常优秀,全部都是满分,我被保送进了一所重点初中。然而,等到其他同学都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却没有收到。最终,我拿到了一个糊着信封的报纸,里面有一张油印的录取通知书,我被录取到了一所名为"新新中学"的私立学校。这个学校实际上是两处民宅,校舍非常简陋。我们这些学生都是因为家庭背景等原因,被安排到这所学校就读。入学后,第一项任务就是分班,但分班不是根据成绩,而是按个子大小来分。我当时13岁已经身高一米七多,所以幸运地被分到大个班。大个班的任务很简单,一个星期六天,三天打工,三天上学。所以从13岁上初一到14岁初二,两年时间里,我基本上打了一年多的工,上了大半年的学。打工的内容非常辛苦,例如搬砖提泥、挖土方、砸矿石等,尤其拉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了初三稍稍好转了一些,我们学校被并到了一所公立中学。但情况仍然较为困难。高中时我考入了当地的一所很不错的学校,成绩一直很好,每个学期的总平均分都在97分以上。毕业后我报考了清华大学土木建筑专业,考试成绩也很优秀,但最终得知录取通知时,已经失去了录取资格。于是我又失学了,只能到一个工厂办的学校做临时工,每半年签一次合同。在那里我教了14年,包括七年小学和七年中学。七八年开始恢复高考,我没有赶上机会。七九年,考研究生的机会出现了。经过一年的准备,我顺利考上了研究生。我一直觉得孟子提倡的强势人格很有共鸣,虽然当时我并不了解孟子的思想。但在后来读到孟子的著作时,我深受触动。我体会到,经典不仅仅是靠读懂,更多是通过与个人的人生经历碰撞共鸣,从中得出深刻的体悟。

        在美国发生了一件感人的故事。在一个圣诞节前夜,一个鞋店老板看见外面有一个小男孩,眼巴巴地盯着橱窗里的鞋子。老板出去问他:“圣诞快乐,我能帮你什么吗?”小男孩告诉他,他想要一双鞋,希望老板能向上帝祈求让他得到这双鞋。老板邀请小男孩进店,为他洗脚,给他一双袜子,并告诉他上帝不能直接给他想要的东西,只能给他一些工具。他比喻种地需要种子,收获需要辛勤耕耘,而最终的回报会是丰厚的,只要坚持不懈。小男孩失望地走了,但是30多年后,老板收到一封信。信的作者是当年那个小男孩,他回忆起了当年得到袜子的经历,感谢老板的赠礼和鼓励。小男孩成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总统,署名林肯。这个故事令人动容。其中最伟大、最智慧的人不是林肯,而是那个店老板。他并没有简单地给予小男孩他想要的东西,而是给了他一份希望和勇气去追求适合他的东西。经典所教导的,都是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奋斗才能得到的东西。它们不会直接赐予我们需要的一切,而是告诉我们要如何努力、奋斗,去寻找适合自己的路。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不同的,但只要勤奋、自强不息、坚持不懈,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确实很大,但人类最朴素的道理在东西方都是相通的。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懂得通过自强不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我认为孟子所倡导的强势人格中,最核心的一个观点就是"自强不息"。这一点在我看来格外深刻,是我读孟子时最深刻的感受。我觉得,当一个气球能够升起来的时候,是因为气球里充满了氢气。同样地,当一个人能够得到提升的时候,是因为他内心怀有自强不息的信念。这种自强不息的信念,并不是表现在一个人外在的强悍和霸道,而是内化为一个人几十年来持之以恒的坚持,并同时化为这个人内心中不显山露水的一副傲骨。这才是真正的自强不息,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都是宝贵的。它教导我们不断奋斗,持续努力,不屈不挠地寻求进步和进取。通过自强不息,我们可以超越困难,追求更高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抱负。即人类都理解自强不息对于改变命运的重要性。通过内心的坚持和努力,我们可以实现个人的提升和进步,塑造真正的自强不息精神。这一观点在孟子的思想中尤为突出,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自强不息的真谛有着重要的启示。

        强势人格的第二个方面是坚守本心,这个本心就是善心。孟子认为,人都有善心,但在生活中可能会迷失。社会和个人自我异化是导致善心丧失的原因。因此,学习和提倡强势人格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坚守本心。这需要超常的意志去抵抗社会对善心的侵蚀,才能保持善心,因为这是很难的。真正的强势人格并不表现在剥夺别人、侵蚀别人,而是要学会坚守自己的本心。坚守本心与史记中所讲的大隐有异曲同工之妙。大隐之人能隐于朝,是因为他能坚守自己的本心,不受环境束缚。坚守本心确实不容易,但是它是强势人格的第二个层次。为了坚守本心,我们至少要做到两点。首先,要不断清除内心中的恶。因为每个人都有善恶两面,我们要不断清除内心的恶,这对于坚守本心至关重要。其次,要防止本心的退化。善心是可以退化的,但我们有文明可以帮助防止善心的丢失。法律和道德是文明中最能防止本心丢失的两个因素。法律通过强制,道德通过感召,共同防止本心的丧失。总的来说,坚守本心是强势人格的重要方面。它要求我们保持善心,抵制外部的侵蚀,并通过文明的法律和道德来防止本心的退化。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拥有强势人格,成为能够不断奋斗和进取的人。

        最后一个层次是强势人格的最高境界,即包容化育。这个层次与前两个层次不同。在前两个层次中,你需要通过自强不息或坚守本心,依靠内心的定力去抵御外界的诱惑。对于那些声称“除了诱惑,我什么都能抗拒”的说法,实际上生活中有很多诱惑,抵御它们是非常艰难的。而到了第三个阶段,强势人格的最高境界是包容化育。在这个境界下,你不需要用力去抗拒外在的诱惑,而是能够理解并包容它们,这是一个很高的层次。我在一生中还没有遇到达到这个层次的圣人,但在生活中却见过很多平凡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况下都展现出包容的境界。他们面对社会的不公和生活的困难时,没有沮丧或愤怒,而是莞尔一笑,这是一种包容的笑,一种发自本心的善良和孝心。我们常常感到,圣人其实并不仅存在于经典中,实际上圣人就活在我们千千万万的百姓中。每个人身上可能体现的并不是很集中,但如果把我们千千万万人的身上的美德和智慧集中起来,一定可以超过经典所描绘的那些圣人。在强势人格的最高境界中,我们能够拥有超越自我的包容心,不被外界诱惑左右,而是保持善良、包容和理解,这是非常值得追求和向往的境界。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学会包容和培养美德,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强势而又卓越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