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2读《李鸿章传》散记

从昨天开始读《李鸿章传》,昨天还好,读完军事家的他,今天读剩下的部分,读完胸中如堵块垒。初中所学的中国近代史,只知道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只知被列强瓜分下的中国,远不如今天读此书的疼痛!苦难的中国,满目疮痍,外有列强,内有蛀虫,怎能抵御?每读一遍那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心中难抚不平,尽管已是逝去的历史!大浪淘尽多少英雄及小人,都已不见,但我想作为当时清政府的外交第一人的李鸿章,心中的惨痛定是无人能解!

梁启超曰: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意思是说,天下只有平庸之人,既不会挨骂也不会得到赞誉。如果全天下的人都在骂一个人,那么他就可以称得上是超乎寻常的奸雄;如果全天下的人都在赞美一个人,那么他也可以称得上是超乎寻常的豪杰。李鸿章死后,当时的外国人在评价他的时候都说他是中国第一人。而梁启超说:敬李之才,惜李之识,而悲李之遇也。李鸿章是时势造就的英雄,他和曾国藩率军合剿太平军,降四王四天将,但食言将他们及负隅顽抗的一千余人杀掉。在此事上,李鸿章是有愧的,首先杀降违背公理,其次撕毁条约自食其言,另外欺骗了担保人戈登,有悖朋友相处之道。就此事可见他生平喜欢玩弄小权术。其实太平天国的迅速衰败不在淮军的强大,而在内部。所谓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在这里也不得不提李鸿章志气不得舒展,颠沛流离的十多年,正好锻炼了他的气量,增长了他的才干,对他日后担当大任起了作用。而那几年为曾国藩军队做参谋的生活,正是他锻炼能力的最好实验学校,那段经历令他终身受用。当然,这胜败天不决策是人的原因。

在这里不得不提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真正的豪杰。在生死存亡关头,全城上下危在夕。他还能指挥成千上百的士兵,进行有组织地突围和决战,几乎歼灭政府军部队。等到南京城被攻破,又能用自己的好马救幼主的性命,而自己慷慨赴死,有和国家同生死共存亡的志向。他礼葬战死的浙江巡抚王有龄,优待投降士兵,俨然有文明国家战时公法的意思。如果让李秀成坐在洪秀全的位置上,那么今天中国近代的历史也许有不同。李秀成被擒获三天里,他在站笼里写下数万字的供状,记录史实。梁启超称读起来威风凛凛,笔挟风雷。当时整个南京城十多万人无一人降,这也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战争结局。

李鸿章的用兵先进行详细的策划,然后再行动,对敌人的了解和判断十分准确。他剿灭太平军,以三座城市为立足之地,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扫平了整个苏南地区。在剿灭捻军的时候,也是用了一年时间剿灭它。实际上他的军事生涯是和曾国藩同始同终的。他在剿灭太平军的时候。是因为曾国荃的部队围攻南京,牵制敌军兵力,因此使得李秀成疲于奔命,所以才有机可乘。他在剿灭捻军的时候,秉承了曾国藩所制定的战略,并有充足的粮饷供应,都是因为有曾国藩在后面的支持,他没有后顾之忧。先有曾国藩的教育才有李鸿章后来的造诣,所以他对曾国蕃像父母一样尊敬。

李鸿章因为洋务运动被全天下人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全天下的功利之徒吹捧。因为李鸿章只懂得洋务,却不懂得国家事务,以为洋人办的事务就是洋务。他长时间和西方军队一起作战,亲眼见识他们武器的威力,并把这些武器拿来装备官军。虽然他眼光比普通人高许多,他把这一辈子的心血都放在海陆两支军队的经营上。在他名声最响的时候,他高估了自己。他念旧情,让老部下占要职,却不管他们是否适合;他只知道练兵,却不知道兵是怎么来的;他只知道筹军饷,却不知道军饷何来。

梁启超言:李鸿章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不知国家之为何物,不知国家与政府有若何关系,不知政府与人民有若何之权限,不知大臣当尽之责任。自此,李鸿章得意之历史终,而失意之历史方始矣。

中日之战,起于朝鲜,推原始祸,不得不谓李鸿章外交遗恨。朝鲜原是中国的藩属国,最初日本与朝鲜在外交上起纠纷,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交涉,外交方面应当由我国做主,这也是国际公法规定的。而我国居然因为怕事,答复日本说,朝鲜国家事务,我们从不干涉,任凭贵国和他们自行交涉好了。所以日本便派遣使节到朝鲜在光绪元年正月和朝鲜国王订立合约,其中第一条就说日本认定朝鲜是个自主国家,和日本拥有平等的主权关系。这是日本和朝鲜交涉的开端。光绪五年,英、美、德、法等国家相继向朝鲜提出通商互市的请求,朝鲜政府感到惊恐,一时间犹豫不决。李鸿章便密信给他们太师李裕元,让他和各国签订条约,又上奏折说可以凭借这个来防御俄国人,牵制日本人。从此之后,世界各国都不把朝鲜当成中国的属国看待了。随后光绪十一年《天津条约》的签订约定如果朝鲜发生事变,中日两国想要派兵前往,必须互相通知照会。两国因朝鲜纠缠不清,终酿成了战争。中日海战死伤惨烈,自此之后,中国北部数千里的海洋几乎再也没有中国海军的军舰游弋了。陆军也是节节败退,或降或逃或传假胜消息,最终李鸿章在军事上的声誉终结了!

由《天津条约》演变为《马关条约》,中国除求和外别无他法。李鸿章在马关谈判遇枪击,子弹深入左眼下,终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条约签订不到一月,俄、德、法合议,逼迫日本归还我辽东半岛。天下没有免费的大餐,一八九六年四月,李鸿章签订了《中俄密约》,各国开始了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开端,也挑起了各国对觊觎东三省的争端。一八九六年九月,在慈禧太后被贿赂买通,严词责备皇上,于九月三十日皇帝挥泪批准密约。

李鸿章的外交策略只是临时唆使而已,把一种战国时策士的思想作为他的指导。比如他在法国越南事件中,想要教唆英国、德国来压制法国;在中日战争中想要教唆俄国、英国来压制日本;在胶州事件中又想教唆俄国、英国、法国来压制德国,最后没有一个达到目的的,而往往却因为这样做,失去更多。其实内政不加强,外交就无法维持。《中俄密约》是他对日本运用手段的所造成的结果。

光绪二十七年,李鸿章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在他死前一小时,俄国公使还前来催促他画押签字,最终这份条约他没有签订。临终时他说他没有家事,只咬牙切齿地说:可恨毓贤把国家害到这个地步!

梁启超闻讯,写下一副挽联:

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

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好在,功过未必都可以盖棺定论,无论英雄奸雄都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好在,一切都成为历史,好在,我们在历史的传承里,在以习主席为核心的共产党的领导下继往开来,实现我们中华的伟大复兴。愿我华夏更繁荣昌盛!愿我华夏子孙意气风发,扬眉吐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302读《李鸿章传》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