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生》,品人生,悟人生

高加林是一个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年轻小伙,24岁。因为时代的缘故,那时候的人几乎都没有考上大学的,所以他上完高中,就算农村甚至城里人学历的天花板。他人长得帅,身材好,有文采,有知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优秀青年。因为这样的学历背景和现实状况,他在学校成了代课教师,这份工作,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体面的工作,和正式教师区别不大,毕竟正式教师寥寥无几。

出身于农家子弟的他,没有关系,没有背景,且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式教师”。尽管当时他是代课教师的不二人选,但是天有不测风云,突然有一天,厄运还是降临到他的身上:他代课教师的工作被人顶替了,这个人是高明楼的儿子三星,刚刚高中毕业。高明楼是他们大队的书记,相当于现在的村支书。在那个时代,有着绝对的权威。

此事一出,高加林很恼火,很愤怒,换成谁都一样。他愤怒至极,想要找上级部门告发高明楼的不齿行径,却被父母亲强行拉住了。他的父母深知他们一家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不是高明楼的对手。所以只能就此作罢,自认倒霉。毕竟身份低微,翻脸硬干对他们家没有好处。不仅如此,高加林的父亲还对高加林说,以后不仅不能明面上记恨高明楼家,还要对他们家客客气气的,因为人家在看他们家的态度;他叮嘱高加林的母亲,以后摘茄子还要送给他们家一些去。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人人都会期望你好,反而有的人还希望你变“差”,这样,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在高加林遭遇这巨大的人生转折之际、身处逆境之时,有的人心中充满了喜悦并看到了希望。这个人便是刘巧珍,刘立本的二女儿,刘立本是村里的能人,靠做生意发家致富,是村里数一数二的有钱人。女儿巧珍长得漂亮,有活力、有追求,更有独立的思想,若不是没上学,一定是女中豪杰。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悲剧。因为没有读书识字的原因,巧珍的一生只能立农为本,成为一个挖田种地的庄稼人、农村人,与高加林比起来,自是“低人一等”,他要想与爱慕已久的高加林匹配,靠自己往上够,这辈子是不可能的了,只有期待着高加林“低下来”。所以,这次高加林从老师变成农民,巧珍的心里自是欢喜,因为这样,他距离自己的梦中情人更近一步,因此才有机会靠近高加林。

我们知道,很多男女在一起,并不是因为真正的感情,而仅仅是因为感动。比如,一方陷入困难,一方伸出援手,出于感激而在一起;一方因为情感的不顺,一方给予陪伴和慰藉,因为感动和有所依靠而在一起……这样因为“感动、感激、依靠、温暖”而在一起的两个人,感情往往不是那么坚固,因为这不是真正的爱情。就像麻醉药,待药性失去的时候,疼痛便随之而来。

高加林被下了教师,无奈啊,愤恨啊,不甘啊,撕心裂肺,但是无可奈何,毕竟自家的身份地位与大队书记相形见绌,除了认栽倒霉外,别无他法。为了生存,在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他不得不转变身份,从教书先生变成一个农民。尽管他很不适应,不会干庄稼活,但是他也必须去干,为了生活,为了贫穷的家,为了年迈的父母。

这个时候,巧珍来了。来给他安慰和关心,在他最困难的关头,这样年轻、貌美如花的女子给予支持、温暖和慰藉,又有多少人能拒绝和不心怀感激呢?高加林对这样一个突如其来的不太熟悉的“外人”的关心感到不适,但是慢慢的便习惯了这样的好。他的不如意,在巧珍的温柔体贴和陪伴之下,逐渐淡忘,他心中的愤恨和不满,在慢慢消逝,对于农村人该有的本领,他也逐渐学会并适应,一切似乎顺遂平坦。尽管如此,但是他心中仍然怀揣梦想,对于爱情,对于巧珍的爱,他仍然不能完全、彻底的接受,因为他的内心、包括巧珍的心里很明白:他们的“地位”不平等。高加林是高中生,未来有无限的希望,将来能到县城甚至更大的城市发展,而巧珍,不识字,没有学识,这辈子注定在农村生活,做一个普通平凡的农村妇女。

但是,对于未来,谁又知道是什么样子,不如享受和珍惜当下吧!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高加林和巧珍恋爱了,两个人时常约会,慢慢的,纸包不住火,对于保守封闭的小山村,他们的恋爱被传得沸沸扬扬,而两家的家长坚决反对,因为两家人家“门不当户不对”,刘立本根本看不起高玉德贫穷的家庭,而高玉德也有自知之明,他们的家庭如何配得上刘立本家呢?

但是二人不顾家人的反对,很坚决的在一起,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俩的爱情,像极了梁静茹的歌词:爱真的需要勇气,来面对流言蜚语。他们做到了!但是,刘立本不仅不同意,而且一定要想办法让他们分手,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跳。于是,刘立本想请亲家高明楼出面“教训”高加林。但是高明楼道明原因:加林有学识,巧珍不识字,巧珍和加林在一起,巧珍是“赚了”,在未来,高家村里有前途的人,一定是高加林,他是知识分子,有文化,有才能,有胆识;现在提倡的是自由婚姻,父母干涉,可是犯法的......亲家兼大队书记的话,说得有分量、有道理,尽管有怒气,但是刘立本的反对浪潮渐平。

平淡的生活,或者说失意的生活,坏到底的时候,总有触底反弹之时。生活中的裂缝,但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不知多久之后,高加林的叔叔从部队转业回家了,转来他们县当劳动局局长。对于高家来说,真的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如此一来,高加林的工作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但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待他叔叔回来之际,副局长马占胜便把高加林的工作解决了,去县委宣传部当新闻记者。从此,他“正式”成为国家干部。他高兴极了,因为他想,也只有这样的工作和身份才配得上他。他从丑小鸭到白天鹅,一夜之间,判若云泥,恍然如梦。尽管他对自己的工作来路有所质疑,但是他很快说服了自己---没事的。他的转变,放在今天,好比是一个政府合同工,突然之间让你转成正式的公务员,遇到这样的好事,谁不高兴呢?你管它这样身份是怎么来的,哪怕是托关系走后门,不那么正当的手段获取,在所不问。

高加林的命运,从此发生转变,开启新的模式。他也不负众望,来到宣传部门后,努力工作,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写出优质的新闻稿件,获得当时很多人的认可。他的能力水平,毋庸置疑。此时,他就像一颗耀眼的新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和关注。黄亚萍就是其中之一。黄亚萍是高加林的高中同学,学生时代他们对彼此就因为学习和才情而有好感,只是后来,亚萍在广播站工作,而加林在村里教书,因为地位的不平等,加之见面的机会不多,他们成为了两条平行线,很少有交集。而这次,高加林来到了县里当记者,两人的工作也有交集,此时高加林的地位实现了转变,才华得到充分发挥,彻底吸引了黄亚萍,哪怕此时黄亚萍和张克南在谈恋爱,但是丝毫挡不住她对高加林的倾慕和爱恋,她时常来看高加林,和高加林问这问那、谈天说地,并时刻嘱咐高加林去找她。黄亚萍移情别恋了!但是她心中也有矛盾,张克南对他很好,脾气好,两家人门当户对,高加林有男子气概,有才华,两人琴瑟和鸣,思想层面在同一个高度,真是绝配!高加林此时也逐渐沉醉在这样的美好中。

一方面因为工作忙,另一方面也因为和黄亚萍在一起,高加林逐渐淡忘了在村里的巧珍。有一天,巧珍亲自来到县委找高加林,她一心都是想念、惦记着高加林,但是见到高加林时,他像变了一个人,变得对她不那么热情,并且不耐烦,更别谈曾经在一起时的爱情。见面之时,巧珍和他讨论的农村生活的家长里短,而这样的对话和黄亚萍形成鲜明对比,他和黄亚萍讨论的总是国家大事,文学论著等等,两个人的思想在同一个层面上,并聊得十分愉快。在这一点上,高加林已经不喜欢巧珍了。巧珍这次来找高家林,明显感觉到高对她的不悦和疏远。高加林不允许他们有情侣之间的卿卿我我,巧珍的思念无处表达和发泄,她只好失望而归。

后来,黄亚萍和高加林表白了。她愿意和张克南分手,来和他好,另一方面她也劝高加林和巧珍分手。此时,高加林肯定是不舍的,毕竟巧珍是那么的爱他,他们在一起度过了多少美好的时光,他舍不得,更难开口。但是,当他想起他再也不回农村去种田,他已经和巧珍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人,他和巧珍的思想已经不在一个层面,他和黄亚萍结合,未来前途一片光明……他的脑海里,是太多的与黄亚萍的好,是太多的与巧珍的弊,他最后决定,回家与巧珍分手。

回去约巧珍分手,巧珍自是无比的痛心和不舍,但是她说自己是能料想到今天这个结局的。她在痛苦中随了高加林的愿:分手。巧珍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分手,有的时候也是爱一个人表现,让他走得更高,飞得更远。

此后,高加林和黄亚萍在一起了,两个人过上甜蜜的时光,郎才女貌,无比绝配,对未来充满无限的遐想。他们的确在一起度过了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但是,他们的行为,他们的“幸福”,是以牺牲别人的幸福为代价的。除了巧珍和张克南不计较,但是张克南他妈可不放过他们。因为高加林活生生的抢走了自己的儿媳妇,她那刚强的个性怎么能受得了呢?

于是,她打听到了内幕消息:高加林成为新闻干部是走后门上位的。她一封举报信揭发了高加林,县委都知道了这个事,闹得很大,连他那个劳动局长叔叔这个时候无能为力,不敢保他,而这个幕后黑手就是马占胜,而马占胜,同样是当初下了他农村教师的幕后黑手。他的所做所为终于被上级部门查清,依法惩办。而高加林,也因此坠入谷底——被发回农村。这次,没有人救得了他!

此时,他与黄亚萍的关系终结,二人的浪漫和爱情都是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上的。简而言之,双方彼此的匹配。进一步,与黄亚萍这个知识分子和城里人;退一步,与巧珍这样的农村女孩。当他被辞退、狼狈回村的时候,巧珍已经和一直追她的马拴结婚了。高加林的这一遭,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读完《人生》,对我的启发还是比较大的。小说故事情节非常贴合实际、贴近人性,读了故事,其实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也不过如此之“人生”。因为水平和时间有限,整本书的故事情节和内容我只是做一个大致的简写,一些细节,我忽略掉没有写出来,更多精彩,建议大家去读这本书。接下来,我谈一谈我读了这本书后得到的的几点启发:

一、好的爱情和婚姻,是需要互相匹配的。这个匹配,包括学识、思想、出身、社会地位等。高加林和巧珍、黄亚萍三人造成的爱情悲剧里,巧珍与高的学识能力、思想水平不匹配,高与黄亚萍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不匹配,所以他们单纯从爱情的角度出发或许行得通,但是于婚姻而言,却是难见光明的。所谓的“门当户对”,不无道理,即便在开放包容的今天也是如此,毕竟,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家人的事。另外,我还是非常赞赏两位女主人公的,他们为了爱情敢于放弃,敢于追逐和奔赴,哪怕结局无果甚至遍体鳞伤,但是,曾经拥有过,也是值得回味和纪念的。对于高加林,其实也没必要大加鞭挞,人性就是这样,随着自己的境遇改变而不断改变、不断选择,只是,不管怎样,人都不能忘记初心、忘记来时的路。

二、理智并坦然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起时不忘本,落时不迷失。高加林在黄表达爱意之后终究没有抵制住诱惑,信念不坚定,他和黄谈恋爱却触动了别人的利益。若是他当初没有急于脱离农村,村里未来的教师岗位还有空位,是有机会轮得到他的,但是,无奈,他被小人马占胜利用,希望以帮高解决就业问题来获取高家林叔叔这个新领导的赏识。如果高加林不那么急切的跳出农村,知道这个工作来的不明不白,他也不会白白当了棋子又跳坑。身处逆境、遭遇困局,不慌不忙,在困局中适应环境,蓄积力量,等待机会。若急功近利,则可能剑走偏锋,走错方向走错路。人在得意之时,不能忘本,铭记并感恩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身处困境之际,更不过多依赖外界、渴望依靠他人的帮助渡过难关。真正能救赎自己的,唯有我们自己。

三、人活的低了,就要按低的来。这句话是高加林的父亲说的,也是读了这本书之后,结合我自身实际对我影响最大的一句话。高加林被人顶替了教师之后,十分不满,他的父亲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但是却是一位深谙人性的老人。他尽管也很生气,但是他懂得自己家身份低微,明白不是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对手,所以更懂得要以卑微和低下的姿态,求全自保。比如他让儿子和媳妇不能明面上和书记家过不去,甚至还要比以前对他们更热情,毕竟人家还是观察自己的态度;兄弟回来当官了,他不仅没有诉苦告状,而是让兄弟这个劳动局长一定要去书记家拜访一下、吃顿饭,给书记面子等。这些举动,换成一般人绝对是接受不了的。但现实中,也只有这样,低调卑微,“忍气吞声”,才能求得自保,否则,以后的日子必定不好过,还会被人欺负。比如,我们被领导批评了,甚至被一些小人捅刀子、使绊子,我们能做的就是“视而不见”,该忍则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日后谨慎小心,加倍提防。你想啊,如果你和他们硬来,绝对不是他们的对手,往往还会吃更多的亏,得不偿失。短时间内,人家能整你一次,就能整你二次、多次,自己却难有还手之力。唯有自己强大、变得“高”了,别人才不敢拿你怎么样,甚至敬你亲你。如果你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新手、新人和小人物,那么一定要谦虚低调,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有的时候受些委屈、吃点小亏都是很正常的,要忍,更要看开。积蓄力量,蓄势待发。

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人生,又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值得思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人生》,品人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