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形的毕业一年自我独白。

  毕业一年,好似回到最初的起点。

【毕业前夕】

      为毕业选择工作,其实我准备了三年。

      学校采用通识教育,大一结束选择的通信工程专业。这个专业的学生人称“通信狗”,既能码代码又能焊电路板,既能画电磁场又能装天线,在外人看来就是软硬件全掌握,就业前途一片光明。只可惜,上了一学期的课程之后,我就认定毕业就业我是绝对不会选择该专业相关的工作,那么我该从事什么岗位呢,于是我开始大学的实习生涯。

      在正式毕业之前,我在知名日企当过客户售后支持人员,在中韩合资企业当过仪器测试工程师,在法资零售巨头当过采购助理,在顶级美资人力资源公司当过实习猎头,考过国家公务员进入面试……只因为心中那一份任性,觉得这些都不是喜欢的工作,无一例外都没能坚持下来。后来才懂得,实习未必能为我选择一份工作,但它确实帮助我了解自己不适合怎样的工作。近几天微博上有一个热词——“人造开朗”,对比下来我就是这样的性格。做猎头的时候接触下来无论是同事还是候选人,都一致认为我是个随和易接触好相处的人,其实我非常不喜欢说话,每天都想板着扑克脸。可是做HR怎么能冰冷呢,于是就开始每天的表演……说实话,很累,这不是真的我,后来趁着部门重组,我主动退出了。

【第一份正式工作】

       通过校招进入公司A。公司A几乎效仿所有大公司管理制度,有着严格的入职素质拓展、企业文化学习、导师培训、绩效考核、等级认证,就如之前华为女员工所描述华为生活——一座极其有制度的围城。这次,我的岗位是之前实习未曾尝试的软件测试工程师,听起来身处IT部门似乎金多银多,其实,功能测试人员的日常就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点点点。还好,本人有个特点就是不急躁,能耐着性子做枯燥琐事,重点是工作真的很闲,一个月我可能就工作了十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玩手机。刚进公司三个月左右,我开始思考难道就在这里过上十年吗,每天没有工作,周围同事有每天高速运作事情多到加班至十一点的,但更多的是和我一样闲甚至我的任务还比他多一些。五点半准时坐着公司班车回家,六点到家做饭吃饭,看会儿书然后健身洗漱,十点就能睡觉......日复一日地养老式上班。可是,毕业工作不能再像实习时期般任性,工作不是想换就换,抱着这样怂的想法,我就在公司A呆了十个月。

       引发我真正要离职的原因,是春节过年回来之后,时间可怕的流逝让我感到恐慌,今年的自己竟然活得跟去年没有任何变化,让我明白必须逼迫自己离开舒适区。四月底开始在招聘网站查看相关岗位,目标仍是软件测试,没想过转行,毕竟实习期间我已经把不需要特定专业的岗位都尝试过了,对比下来,测试工作比较符合自身性格。曾经的猎头招聘经验让我快速定位自己能被哪些公司相中,当天投简历,第二天面试,第三天确定下来,第四天提出离职,我的跳槽速度让同公司的同事猝不及防。

【第二份工作】

       因为好奇创业公司,也因为受够了大公司条条框框制度的约束,第二份工作选择的是初创型公司B。公司整个部门所有项目一个产品经理,五个开发,一个测试就是我本人,在我没进公司之前他们是没有专门测试人员的,开发完成是开发自己在本地测试功能是否实现,产品经理后期再大概使用一下产品......刚到公司的一周我对这样的流程一脸懵逼,之前公司A从需求设计、需求评审、开发测试计划、测试用例编写/评审、测试执行/验收、出具测试报告/验收报告到最后预部署上线测试,都是一套专业咨询公司设计的专业流程,现在公司B从需求撰写到开发、测试一周内完成,可想而知产品质量。测试人员工作时间主要有三大部分:测试用例编写、用例执行、等开发该BUG后确认修复,在公司B两个月,我所有的加班时间加起来能有60个小时。加班是互联网行业常态,这本是我预计到的,公司B令我最无法接受的是公司所用的服务器,一次又一次出现同样问题,BUG重复改了又改,无论对开发还是测试都是重复无用功.....幸好公司产品目前没人使用,不然绝对影响用户体验。

【辞职】

      毕业整整一年,是时候停下来认真重新思考接下来的道路,加上公司资金周转不济,我辞职在家了。

       工作之后待业心态和当初未毕业着急找工作的心态完全不同,不再担心失业会怎样,不再尚未权衡自己是否真正适合该工作就盲目就业,可能一切的底气在于一年攒了一些小钱,允许自己待业一段时间。

       每年总会有应届生为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就业而烦恼,刚好这一年我尝试了两家典型的大小公司,个人觉得,没啥好犹豫的,能进大公司就先进大公司吧,即使成长空间可能远不及在小公司打拼快速,但大公司已经成型的成功模式能让一个职场小白在其中明白,为什么一家企业能做大,同时学到在本职工作专业领域应有的规范制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成形的毕业一年自我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