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网瘾少年背后的渴望

上网课已经第七天了,七点半早自习查人,在线课堂还是少小怡一个人,上午第四节课巡视课堂,未上线的学生依然只有小怡。下午我的语文课,哎?竟然上线了,但没有开摄像头,提问个最简单,唉!石沉大海没有回音。这孩子去哪了?电话询问家长,听到的是满耳朵的抱怨:“老师,天天抱着个手机没日没夜的玩游戏,一日三餐我都送进屋子里。每天早上电脑给她打开,她也不上课。没办法我就给她登上在线课堂,放最大的音量,而她自顾躺床上边玩手机,我都听到老师们提问她,人家就是跟没事人似的不搭腔,还给自己找理由说跟老师同学不熟悉。……”    我脑海里浮现出小怡刚转学来第二天拒绝上学的理由:没有历史课本和主科练习册,没有办法写作业交作业。当时就觉得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但也想尽一切办法从老师手里临时拆借的练习册给她,但第三天又不来上学了,理由是老师讲课方式跟以前学校不一样,学校的饭菜吃不惯……,隐约感觉小怡的不上学的问题另有原因,还没等我来得及深入了解,就遭遇了网课,原来这孩子是被手机抓走了。    静止在家,一家人困在家里大眼瞪小眼,看着本来成绩优异的孩子现在沉迷网络简直就是废柴一个,家长怎么能不焦虑?妈妈为了让她上课,变着花的给做好吃的,可是孩子依旧无动于衷,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谁都不让进,有事就微信沟通。家长急得热锅上的蚂蚁,气的把网断了,她就不是绝食就是要跳楼,吓得妈妈也不敢硬来。作为新任班主任刚接手转校生彼此并没有建立熟悉的关系,想跟孩子沟通,又接触不到孩子,但不能坐视不管啊!既然摸不着孩子就从了解家庭开始,从日常琐事开始找寻孩子不上网课玩手机的原因。    有一天,小怡妈妈照常给我发来一段视频和一些母女聊天记录,视频里妹妹扶着床头蹒跚学步,一家人开心的围坐在床上,小怡满眼羡慕的看着妹妹。妈妈说:“只要不提学习,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也就陪妹妹这段时间可以不玩手机。”但我却发现了母女聊天的一段对话,小怡给妈妈发了一只面包狗狗的图片,她问:“妈妈,如果我变成这只只知道吃喝的面包狗狗,你还爱我吗?”从这句话中我仿佛听到了小怡的心声。她在试探妈妈,无论她变成什么样,妈妈是否能够接纳她。妈妈的回答是:“你永远是妈妈的宝,妈妈永远爱你啊。”可是做出的行为却是背道而驰的,孩子从优生到沉迷网络不上学,妈妈所焦虑的着急的是孩子的学习跟不上怎么办?从没有想过孩子是不是心理有一道迈不过去的坎?显然妈妈没有听懂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    深入聊天才知道,小怡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与现在的继父组建了家庭,从小到大十几年,她都生活在家人的宠溺之中,一年前一手把她带大的姥姥重病住院,怀孕的妈妈要照顾姥姥,没有时间照顾她,她整天以手机为伴。姥姥去世后妹妹出生了,全家人关注重心都放在了妹妹身上。一家人又离开了她原来生长的环境搬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新家,来到了一个新学校。一系列的变故让一个本就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就选择了退缩,躲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麻痹自己。在这个家里小怡觉得自己就是个外人,她渴望唯一的亲人妈妈的关注,怎奈妹妹嗷嗷待哺妈妈分身乏术。妈妈认为小怡长大了要学会懂事,忘记了她也是从小到大被呵护的孩子,想让她突然学会长大,对小怡来说是不愿意的。于是她选择退行成跟妹妹一样大的婴儿,饭不自己吃,头要妈妈给梳,衣服要妈妈给,甚至晚上要妈妈陪着睡觉。没有妈妈陪伴的时候手机就是最好的玩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变得越发无限索取了,而妈妈没有理解她真实的想法,却只知道用物质手段去满足补偿她,聪明的小怡抓住了妈妈的软肋,继续沉迷于网络不上课并以此要挟,无止境的向家长提出物质上的要求,其实这些过度索取就是传达出对家人的关爱与关注的渴望。    找到症结之后,就跟妈妈商量解决的对策,帮孩子一起面对问题度过心里的这道坎。沉迷手机不上学这样的退避行为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外力是很难打破的,必须是她自己有力量从里面突破,才能有重生的可能。所以短暂的自我封闭是正常的,家长不能整天盯着孩子的手机是个事,也不能够催促或者批评她。用心陪伴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给孩子安全感和向上的力量了,孩子的问题自然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家长的执行力很强,爸爸妈妈分工陪伴,爸爸陪小怡玩一起游戏,发现小怡玩的游戏是一款简单的跑图游戏,爸爸就从游戏的角度与孩子共同探讨游戏的价值和意义,尝试走进孩子空虚的内心。妈妈则每天抽出时间陪伴她一起一给妹妹讲绘本,《猜猜妈妈多爱你》、《爱心树》等,尽管妹妹听不懂,但可以帮小怡回忆小时候亲子之间的温馨时光。慢慢地让她感受到从小到大她都是父母的掌中的宝,有个妹妹真好,妹妹和她一样都是爸妈的小棉袄。 小怡说妈把她养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实际上孩子是有自我觉醒的意识,不希望在这个家里做一个只会吃喝的寄生虫,所以又建议家长要多带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田间劳作,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和付出的满足。给她更多机会证明自己不是吃白饭的,让孩子获得自信心,找到她在这个家里的存在感。     网课结束后,小怡开启了三天打鱼两天的新学校的生活。只要能看到孩子就好办,班级里安排性格开朗善言谈的女生,带着她熟悉新环境,吃饭、上外堂、上厕所都有专人陪伴。毕竟还是乐群的孩子,很快就跟大家熟络了起来。尽管每天到校时间都在八点以后,每天都迫切盼望放学,但在小怡在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渐渐地融入到了班级里,找到了新班级的归属感。     每天晚上放学都能看到爸爸妈妈抱着妹妹接她放学,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回家,初三会考的时候,一天网课没上的她利用开学后的一个月的冲刺,取得了历史A生物B的好成绩。在大家共同陪伴下,小怡慢慢的缩短了手机的使用时间,把精力放在了准备冲刺中考上。暑假的时候,妈妈请上大学的表哥给她补习功课,在哥哥的同伴引领下,小怡更加坚定了努力的方向,考上高中将来有机会选择理想的学校。尽管也经常玩会手机,但那个沉迷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了。 詹大年校长说:“任何一个‘问题孩子’的内心,都隐藏着‘求救’的渴望,也隐藏着一个隐秘的线索。” 只要我们看到了这种“渴望”,检视并找到这个线索,破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走到孩子心里去,孩子表面的叛逆就会无声无息的化解。我们做老师的就要练就这种透过“厌学、网瘾、早恋”等问题的表象探寻问题本质的能力,听得懂孩子的内心需求,看得到学生的求救信号,站在孩子的立场去引导家长接纳孩子,跟家长一起做迷茫矛盾中的孩子的坚强后盾,帮孩子成为自我问题的解决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懂网瘾少年背后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