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共情”?还是“心理控制”?这3种行为,你是不是经常做?

儿子小的时候经常在公园玩得不肯回家,刚开始我的做法,也像很多育儿书里面所说的孩子不愿意走,就跟孩子说,“你要不要走,你不走我走了。”然后扭头就走。显然这样做的效果很明显,孩子看到我走了,就哭着跑过来追我。之后的几次,我说要走了,孩子就会赶紧跑过来,拉住我的手。

虽然我达到了目的,让孩子跟着我走。但是孩子的情绪明显处于压抑的状态,他一直在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我开始反思这样的育儿方式,这并不是我所希望的。孩子之所以会跟我走,不过是因为害怕妈妈真的不要他把他一个人留在这里,他的内心是恐惧的。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心理控制”。

什么是心理控制?
心理控制是指通过操控孩子的心理来表达自己的目的。

而我就是这么做的。我为了达到让孩子跟我走的目的,以威胁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了心理控制,从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于是我决定换一种方式。

在出门前会提前告诉孩子我们要去哪里?和孩子一起商量玩的时玩的时间。当约定的时间快到之前,会提前告诉孩子“时间快到了,再玩一会要回家了。”如果孩子还是不愿意回家,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强制要求甚至威胁,而会蹲下来耐心的和孩子进行交流,例如:

“妈妈知道这里很好玩,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而且我看到你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很开心,但是现在时间到了,该回家了,我们下次再来玩好不好?”

“我们之前是不是说好的?时间到了就要走了。你现在不愿意回家,让我有点难过。”

“我们说话是不是应该算数呢?”

“你刚才答应妈妈玩一会儿,我们就要回家的。但是现在你却不肯回家。那么下次你要妈妈带你出来玩,妈妈是不是也可以不带你出来玩?你觉得这样做可以吗?”

我发现当我换一种方式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时候,效果完全不一样。当我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先理解他的的感受,再把主动权交给孩子时,我和孩子之间达到了双赢,我们的状态是和谐的,我们的心情都是愉悦的。而这就是“共情”的力量。

什么是共情?
共情即同理心,是指正确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进而做到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也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体谅他人。

我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想问题,去和孩子进行对话,而不是站在大人的立场去要求,甚至威胁孩子。孩子听懂了也理解了,问题便迎刃而解。因此,当我们用心去和孩子进行交流时,很多问题便不再是问题了。

“心理控制”和“共情”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心理控制是有目的的,你希望孩子按照你的意愿去做;而共情是没有目的的,你只是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错把心理控制当共情,你以为自己是在为孩子好,以为自己是在和孩子共情,其实你是在对他进行心理控制。

下面常见的3种心理控制,你是不是经常在做呢?是的话话赶紧改。

1.激起孩子的内疚心理——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我辛辛苦苦把你养大,你还不好好学习,你对得起我吗?”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是不是经常不自觉的就说出口?如果是,那么请换一种说法,不要让孩子的内心有太多的负罪感,不要让孩子觉得“都是我的错”。

你可以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告诉孩子你是为了自己而学习,学习可以让他找到想要的答案,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等等。

2.有条件的爱——你给不给孩子爱,给多少爱,取决于孩子的表现

老公经常会对孩子说,“你再不好好吃饭,我就拿尺子打你。”“你再不快点,我就不等你了。”“你不听话,爸爸就不带你去玩。”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

真正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其实可以换一种方式,如:“你看,饭饭在碗里等你呢,它们想要到你的肚子里去游泳,你能快点让它们到你的肚子里去吗?”“我们一起来比赛,看谁先出门?”等等。

3.否认感受——有一种疼叫爸爸觉得你不疼

儿子摔一跤,明显很疼的感觉,坐在那里希望你来安抚他。这时候爸爸看到了,对他说:“这么一点跤,怎么会疼呢?你是男子汉大丈夫,不疼!”爸爸在否认孩子的感受,其实孩子的感受,孩子自己最清楚,大人不应该用自己的感受来否认孩子的感受。这会让他觉得自己的感受不可靠,甚至是错误的,会导致他压抑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贬低自己的价值,影响他自我的整合。

你可以这样做:不夸大感受,理解孩子的疼痛。“摔倒了,看着确实有点疼的感觉,我帮你呼一呼。现在受伤了,你是想继续玩?还是休息不玩了?”同时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摔倒的原因,怎么做可以避免再次摔倒等等。

结束语

孩子终有一天会长大成人,在他们还未长大前,尽可能的让他们拥有最纯粹的童年,伤心了就大声哭,开心了就大声笑,不喜欢就拒绝,不压抑自己的情绪。但是这个前提是,父母不要让孩子有太多的负罪感、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理解并认同孩子的感受,不对他们进行“心理控制”,用真正的“共情”方式,去理解、接纳孩子。要知道,你的孩子他只是孩子,他需要在错误中不断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共情”?还是“心理控制”?这3种行为,你是不是经常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