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革命老区燃起互联网教育的星星之火

《一个人的课堂》

“一所学校,一个老师,一个学生,一面国旗,一声上课铃,一个老教师的流亡和精神殉道,这是乡村低层知识分子最后的苍凉挽歌。”李军林导演在采访中以这样的叙述表达了内心对这部电影的情愫,满怀的敬意与悲壮。对于他、对于无数从乡村走出来的莘莘学子而言,乡村学校是离开大山的一扇虚掩着的门,是我们对大山外美好世界的向往与精神寄托。拍摄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的这部《一个人的课堂》演绎着乡村教育人的精神。

宁都县固厚乡凤凰教学点

《一个人的课堂》存在于艺术创作中,同样存在于真实世界里,而更常在乡村里看见的是一位乡村教师扛起包班全科教学的重任,一如影片中的复式教学,若学校再小一些,或许他就是包年级甚至包校的教师,教学点的分散与教师资源的短缺决定了他们的工作方式。他们选择“逆行回到大山”,用“留下来”的坚守换更多孩子“走出去”的梦,他们中的大部分绝不仅仅教一门学科亦很难做到每一门课程的讲授都有专业的课程设计,他们还需要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窗去看外边的世界。除了104所完全小学以外,宁都县还有134所村小和56个教学点。

宁都县版图面积居江西省第三、赣州市第一位,地处罗霄山特困片区。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公室在2017年9月19日正式发布的《宁都县教育扶贫调研报告》中指出:“群众要脱贫,教育要先行。”关于“十三五”教育扶贫思路、对策和建议,报告提出需“通过互联网媒体,利用国家免费教育资源为教师提供现代教学资源,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宁都县肖田中小学的“双师美术课堂”
宁都县肖田中小学孩子的作品

因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诉求,亦因为对教育扶贫的攻坚克难,宁都县这片革命老区燃起了互联网教育的星星之火。

2016年11月29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联合组织的全国网络扶贫工作现场会就在江西赣州召开,宁都县教育局与沪江签订推进网络扶智工作意向协议。作为中央网信办双百精准扶贫项目,沪江互+计划在2016年3月发起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汇聚社会各方的力量,为乡村学校提供大规模可参与的高品质课程。

宁都县教育局与沪江互+计划携手打造“双师课堂”,开启教育扶贫新模式以来,2017年上半年17所乡镇学校试点参与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2017年下半年县教育局将实验学校扩展到115个乡镇小学/教学点,分别根据各学校实际情况与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选择合适的课程,各乡镇每周有近6000名孩子从中受益。

2018年2月26日,宁都县教育局下发《关于我县乡镇小学开设“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的通知》(宁教字[2018]38号),本学期全县所有乡镇小学集体参与,以解决学校专业教师不足、课程难以开足开全的困境,互联网成为乡村教育区域发展的助推器!


宁都县教育局《关于我县乡镇小学开设“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的通知》  
宁都县长胜镇参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汇总表  

江西省教育厅发布的《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设“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的教学和教研组织模式,提高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的全覆盖。2018年新学期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程全国启动仪式的主会场设在宁都,并向全国乡村学校全程直播,用互联网链接优质教育资源,网络扶智、教育扶贫。

一年来,宁都县各乡镇学校主动探索、积极求变,乡村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初见成效,为深度推进互联网在乡村教育的实践,提升乡村教师网络素养和应用能力,新学期伊始召开宁都县互联网教育现场推进会。去年的春天,作为全县为数不多试点学校之一的坎田小学参与了互+计划发起的“种瓜点豆”自然活动,春季埋下的葵花籽在秋季让整个校园盛开着明媚的向日葵;今年的春天,星星之火已有燎原之势,此次现场会将为罗霄山下的宁都埋下互联网教育的种子,因有政府、企业、社会公益的集合力量、携手灌溉,未来必将枝繁叶茂!

坎田小学的孩子们在春天播种希望

你可能感兴趣的:(宁都:革命老区燃起互联网教育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