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回归真实的自己——善用情绪,才能掌控人生》
第2节-如何应对自己的功利心——上进是一种高发慢性病。
说到上进心,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是个好品质,似乎有了上进心,工作就顺利了、学习就能成学霸了、拖延症就好了、人生就走向巅峰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上进导致的恶性循环
几年前,我刚升任项目经理的时候,曾经发誓要努力上进。一路从分析师做起,由于我太明白一个好的项目经理有多难得了。所以,我给自己定了要求,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自我盘点,必须看到自己比上个周期离自己的要求更近一步。
比如,这次带的是中小型项目,下一次要带大型项目。再比如,第一个项目让客户感觉还不错,那么下一个项目务必考虑周到,避免一切风险,让客户觉得项目非常成功。
然而,我很快就发现,我并没有达到自己期望中的上进目标。我觉得,应该是我自己不够努力,思考得不够多。所以,我更加努力地准备每次会议、每份报告,期望获得一个更佳的结果。
很不幸的是,这种努力还是失败了,事实上,我的第二个项目就遇到了很大的挫折,不小心陷入了客户的内部斗争。
然后,我开始不断地自责、后悔,为什么之前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为什么不在项目开始就防患于未然?我为什么不思考得全面一点?
我陷入了每天自责、却不想做任何改变、结果不达预期然后又更加自责的恶性循环。我觉得自己糟糕透了。
于是我开始怀疑,我是否已经对这份工作失去了兴趣?是不是我天性不适合做咨询?是不是我升得太快而我并不胜任?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后来我发现,并不是对所有的事情都这样。比如,在跟团队一起讨论解决方案的时候,我很投入,也总能一针见血地给出方向。
更重要的是,我很享受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可是,为什么把解决方案沟通出去,却让我感到焦虑?
因为我很担心,担心方案能否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同,担心项目是不是能获得巨大成功,担心团队会不会因为不完美的结果而对我失去信心……
而这些,其实是我此前给自己定下的上进目标。我太想要一个完美结局了,反而让自己陷入了深深的焦虑甚至恐惧。
所以,我之所以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竟然是因为自己太上进了。
那么,难道我们不应该上进吗?坚持了这么多年的普适真理,难道有问题吗?
为什么说不能太上进
上进这个词的核心在于“上”,也就是说,比现在更好。
暗含的意思就是,自己现在不够好,希望通过努力变得更好,比如更高的职位、更多的认可、更好的发展。
上进跟努力是不一样的,努力是付出,而上进是结果。
越是上进的人,越会追求一个比现在高得多的结果。
但问题是,努力是自己可控的,然而努力过后是否能够“上进”一步,是否能有结果,则取决于自身条件以及外部环境的限制。
比如学历,比如运气,比如人脉,比如家庭资源,甚至比如当下的经济和政策环境。
所以,因为有这些限制,你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努力了一段时间,却还没有获得想要的东西。
你又看了看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你觉得还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所以你更加苛待自己、鞭策自己。
但是,当你发现自己无法继续做出更大的努力之后,你终于被自己激怒了。你觉得你“应该”去做的事情,却都没有去做。
于是你内心开始自责,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不争气,为什么不多努力一下呢?于是,自责、沮丧、郁闷、愤怒开始出现。
奇怪的是,我们去买彩票,最后没有中奖,并不会觉得愤怒,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奖跟运气有关。
而我们明明也都知道,成功也有运气的因素,那凭什么认为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上进的结果呢?
实际上,太过上进不仅会带来情绪和心态上的负面影响,常常还会导致下面这些后果:
️️后果一:导致不正确的自我认知
上进的人如果没有达成结果,就很容易归结于自己不够努力,甚至上帝不够公平。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要么自怨自艾,要么自暴自弃。
然而,他们很少分析没有结果的原因,比如是不是情商需要提升,是不是人脉还需要积累,是不是自己并不适合这份事业。
如此,并不能对自我有更好的认知,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连自己的优势在哪里都不知道,就一味地努力并且想当然地索取一个很高的结果,显然不那么现实。
如果任何工作都能通过努力达到成功的话,还需要学习干什么?
️️后果二:失去过程的快乐,干一行恨一行
上进的人一旦付出努力,就会给自己带来极大的结果压力。一旦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会自责和不快乐。
一旦这样的次数多了,就很容易想要放弃努力。因为,不努力就没有投入,就不会面临失败。而努力了,如果没有向上,是无法接受的。
就像小时候学钢琴,如果父母一定要让你考级、一定要通过,你反而会很害怕,会失去对钢琴的兴趣。
一个上进,忽略了过程中的快乐,而片面追求结果的快感,把多少兴趣都毁了。
️️后果三:牺牲长远发展换取短期进步
上进的人有太多默认为正确的事情,着急出结果,却没有给思考留出时间。
他们每天让自己很忙,自认为效率很高,做了很多可以说得出来的事情,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安排更长远的发展,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事情短期看不到进步。
即便失败之后,他们也没有时间思考,而是急着去做下一次努力。所以常常看到,上进的人在经历挫折之后,因为没有时间多思考、多总结、剖析自我,反而容易诉诸励志鸡汤。
所有的励志鸡汤都告诉你,你努力就可以做更好的自己、就可以进步,于是你更加盲目地努力,在没有结果的时候又诉诸励志鸡汤,直到最后对鸡汤也免疫了,你放弃了。
我们为什么如此上进
那么,为什么我们都这么上进呢?不仅自己上进,还要逼着老公老婆、男女朋友、孩子一起上进。
️原因一:从小教育的熏陶
大多数父母可能都跟我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考不上大学,就只能去捡垃圾。”“如果你找不到好工作,就只能回家种地。”
这种教育,以夸大失败后果的方式来让我们感到恐惧,从而让我们时刻保持警醒,提醒自己要上进,因为后果很严重。
但是,这种教育的结果就是导致我们焦虑和紧张。很多人都有考试焦虑、前一天睡不着觉的经历,这其实就是对失败的恐惧,对努力之后不能向上进一步的担心。
而实际上,考试已经是努力与结果之间相关性最高的一件事了,更不用提进入社会之后,事业成功要取决于那么多不可控因素,自然我们就更加恐惧,所以更加上进。
️原因二:社会环境的压力
我此前所在的咨询公司,每年都会发布全球各大城市、各个行业的薪酬调研数据。从数据中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我们把一个企业从最低层员工(比如文员)到最高层(比如CEO)之间划分出20个层级左右的话,我们会发现,层级之间的薪酬差异在各个国家之间很不一样。
在中国,相邻层级之间的薪酬差异大概是20%,而在欧洲,大概只有7%。
上进这个病,到底怎么治
上进有诸多弊端,但是,它毕竟也是我们努力的一个动力,那么如何能够在医治上进这种病的同时,也别让我们失去努力的动力呢?
️药方一:干脆放弃自己,承认自己一无是处
对失眠的人来说,不停地告诉自己不要失眠是没用的,而放弃治疗、承认自己就是睡不着,却是最有用的方法。
上进的人通常对自己要求很高,自我认知也很高。但是,端着自己、对自己要求太高,反而容易恐惧。而勇敢地承认自己一无是处,反而比较容易放松。
承认自己并不完美、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把端着的自己放下来,其实就没那么追求上进了,可以享受过程了。
️药方二:关注内在动机而非外在动机
如果看到20天瘦10斤,你会好奇去了解甚至尝试,因为你想着,反正就20天而已,万一成功了呢?
但是如果哪个广告打出200天瘦10斤,尽管更加科学合理,但估计没人会去看。
事实上,进步的快感对于努力来说,还是来得太晚了。所以,如果能在过程中寻找快感,减少寻求结果的刺激,是最能够坚持努力的方法。
而享受过程的核心,就是关注你的内在动机,也就是一件事情本身所能获得的成就感。比如,我喜欢解决问题,那就关注于解决问题,而减少对其它外部因素的关注度。
️药方三:不要太快、效率太高
如果片面追求结果的快感,你会很赶,而赶出来的东西常常不够成熟。
如果只是为了赶东西,由着自己的惯性做事情,而没有深入思考研究过,那这个时间反而花得并不值得。
如果只是关注效率,很容易做到一件事情的前80%,但是,后20%所需要的努力是呈几何级数上升的,见效慢、投入产出比还不一定高,绝不是仅关注效率的人能够做到的。
️药方四:放弃那些你十分抗拒、或者努力很久而不得的东西
有些时候,当你对某件事情想要更努力而又十分抗拒的时候,有可能你真的没有很喜欢那件事。过于违背自己内心意愿的事情,很难长久坚持下去。
我经常喊“我要减肥,我要少吃。”可是,看到好吃的却仍然管不住自己的嘴。倒不是说我的自制力真的那么差,实际上,是因为我内心觉得,我没那么胖,并且美食比减肥更重要。
我“以为”减肥对我很重要,我觉得我“应该”少吃,然而这是因为我没有看清自己,我内心其实真的没有很想减肥。
所以,如果我一直坚持减肥的信念,那我只会每顿饭吃完之后后悔、自责,而这种后悔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我明明可以放弃减肥。
所以,当你十分抗拒一件事情的时候,想想内心是不是真的需要它?适当放弃自己不那么想要的东西,既可以避免想要上进、也可以减少努力带来的自责。
精彩提炼
1.上进这个词的核心在于“上”,也就是说,比现在更好。暗含的意思就是,自己现在不够好,希望通过努力变得更好。
2.上进跟努力是不一样的,努力是付出,而上进是结果。
3.太过上进不仅带来情绪和心态上的负面影响,常常还会导致:不正确的自我认知、失去过程的快乐、牺牲长远发展换取短期进步。
4.让自己别太上进的方法:放低自己,承认自己一无是处;关注内在动机而非外在动机;不要太快、效率太高;放弃那些你十分抗拒、或者努力很久而不得的东西。
️️后续练习 ️️
反思一下自己,你是否常常受到“上进”的困扰呢?你打算如何改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