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了一下Day1的T3...感觉裸裸的BFS,自己当时居然没有看出来...
同时用上升和下降两种状态bfs即可
这一题还要注意一个细节的地方,就是题目要求的是求往返的最优解
k=min(d[上升],d[下降]);
ans=min(2*k+1,d1[]+d2[]);
输出ans..这个地方需要理解;
以及如果这个点在边缘地区(边界) 且这个点的高度为0 那么就不需要转化
其余的照bfs模板打即可:
//刚开始以为是把每一个点都bfs一遍,看了标程之后发现有一个优很多的解法:
把出发点定为(0,0),设想在山区外面还有一圈海拔为极大值(或0)的区域
根据bfs算法的思路,可想从(0,0)出发之后当然为最优解
这样只需要bfs一遍就可以了(上升和下降两种状态同时),时间上省了很多;
//mark;感谢ccy大神详细的注释
直接附上标程:
//感谢笑尘的思路 const dx:array[1..4] of longint=(0,0,1,-1); dy:array[1..4] of longint=(1,-1,0,0);//四个方向 var h:array[1..1000000] of record //队列 x,y表示坐标 g中1表示上升状态,2表示下降状态 l表示用掉几个装置 x,y:longint; g:1..2; l:longint; end; dis:array[-1..105,-1..105,1..2] of longint;//每个坐标的最优解(用掉几个装置) a:array[-1..105,-1..105] of longint;//存地图 n,m,i,j,head,tail,x1,y1,x2,y2,p,cishu,k:longint; function min(a,b:longint):longint;//返回较小值 begin if a>b then exit(b) else exit(a); end; begin fillchar(a,sizeof(a),0); fillchar(dis,sizeof(dis),$7f div 3);//初始化值要大 readln(m,n); for i:=1 to m do begin for j:=1 to n do read(a[i,j]); readln; end; head:=0;tail:=2; h[1].x:=0;h[1].y:=0;h[1].g:=1;h[1].l:=0;//这是第一个是上升状态的情况 h[2].x:=0;h[2].y:=0;h[2].g:=2;h[2].l:=0;//这是第一个是下降状态的情况 dis[0,0,1]:=0;//最优解一开始(0,0)坐标都是0 dis[0,0,2]:=0; while head<tail do begin inc(head); x1:=h[head].x;y1:=h[head].y;p:=h[head].g;cishu:=h[head].l;//x1,y1是坐标(从队列中取出),p是当前状态,cishu是转//换次数 for i:=1 to 4 do begin x2:=x1+dx[i]; y2:=y1+dy[i]; if (x2>=0) and (x2<=m+1) and (y2>=0) and (y2<=n+1) then//如果这四个方向符合 begin if (a[x2,y2]>=a[x1,y1]) and (p=1) and (dis[x2,y2,1]>cishu) then //如果目标点的高度大于等于当前的点的高度,而且当前处于上升阶段 那么cishu不需要加1,直接和目标点的最优解比较。如果可//以更新则更新 begin dis[x2,y2,1]:=cishu;//更新dis节点 inc(tail); h[tail].x:=x2; h[tail].y:=y2; h[tail].g:=1; h[tail].l:=cishu; end; if (a[x2,y2]>a[x1,y1]) and (p=2) and (dis[x2,y2,1]>cishu+1) then //如果目标点的高度大于当前的点的高度且处于下降状态 那么cishu+1,用cishu+1和目标点的最优解比较 begin dis[x2,y2,1]:=cishu+1;//更新dis节点 inc(tail); h[tail].x:=x2; h[tail].y:=y2; h[tail].g:=1; h[tail].l:=cishu+1; end; if (a[x2,y2]<a[x1,y1]) and (p=1) and (dis[x2,y2,2]>cishu+1) then //如果目标点的高度小于当前的点,且当前处于上升状态 那么cishu+1,用cishu+1和目标点的最优解比较 begin dis[x2,y2,2]:=cishu+1;//更新dis节点 inc(tail); h[tail].x:=x2; h[tail].y:=y2; h[tail].g:=2; h[tail].l:=cishu+1; end; if (a[x2,y2]<=a[x1,y1]) and (p=2) and (dis[x2,y2,2]>cishu) then //如果目标点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当前的点,且当前处于下降状态 那么cishu不需要+1,用cishu和目标点的最优解比较 begin dis[x2,y2,2]:=cishu;//更新dis节点 inc(tail); h[tail].x:=x2; h[tail].y:=y2; h[tail].g:=2; h[tail].l:=cishu; end; end; end; end;//直到队列结束 for i:=1 to m do begin for j:=1 to n do begin k:=min(dis[i,j,1],dis[i,j,2]);//先找出dis中的上升状态的最优解和下降状态的最优解 取最小值 if (k=0) and (a[i,j]=0) and ((i=1) or (i=m) or (j=1) or (j=n)) then if j=1 then write(0) else write(' 0')//如果这个点在边缘地区(边界) 且这个点的高度为0 那么就不需要转化装//置 else if j=1 then write(min(2*k+1,dis[i,j,1]+dis[i,j,2])) else//其他情况下在2*k+1和dis[i,j,1]+dis//[i,j,2]中求更优解,这两个加起来表示其不用相同的方式回去。 write(' ',min(2*k+1,dis[i,j,1]+dis[i,j,2]));//之所以判断j=1是为了防止末尾输出多余空格 end; writeln; end; end.
//分别讨论四种情况,并把符合的全部入队
理解了思路打起来并不难,主要是要细心和耐心;
由于自己在长乐集训那一段时间没有很认真地静下心来理解树形DP,以至于对树形DP没有什么概念
回来自己补题解的时候,认真看了某位学长的题解(貌似这天是师宜写的?),以及ccy大神的注释,觉得其实也很好理解
跟老人家俊(?还是萌哲?)说的很像吧,无非就是在树上的DP
用邻接表存边,然后根据父亲和子树的关系写DP
DP主要是由三个数组实现:
f1表示父亲这个点放人看守 并且这个点已经被控制到了,即有人监视着这台电脑.
f2表示父亲这个点不放人看守,但是这个点已经被控制到了.
f3表示父亲这个点没有人控制到,但是其子树全部都被控制到了。
然后状态转移方程就是:
f1[x]:=f1[x]+min(min(f1[go[e]],f2[go[e]]),f3[go[e]]);
//这个点之所以三种状态都能是因为,这个点要放了,那么其儿子节点也可以选择放或则不放,其较优解,//对于这个儿子节点没有被控制的情况,如果这个点放了,那么这个儿子节点就可以被控制了
f3[x]:=f3[x]+f2[go[e]];//f3的意义是这个点没有被控制,但是子树都被控制了,这和2的含义正好相对应所以加上它就是累加f3的值
if f1[go[e]]<=f2[go[e]] then bo:=true;//如果放更优那么bo就为true 否则就保持不变为false;(可以想象如果不放更优,那么就会出现这个父亲节点没人控制的情//况)
f2[x]:=f2[x]+min(f1[go[e]],f2[go[e]]);//不放的话就不能加上第三种情况了,因为那样就会有一个点不受控制
aa:=min(aa,f1[go[e]]-f2[go[e]]);//这是为了防止上述 “不放更优”的情况出现,那样我们必须在儿子中找一个“较优值"来控制这个父亲;
如果忘了找aa的原因,可以看学长的注释:
如果父亲放了人,那么孩子就不需要放人了,当然也可以放人,所以可以直接取它们的最小值。如果父亲不放人,孩子至少要有一个放人,否则就看守不住父亲。所以,此时要找一个最优的孩子u来放人。怎么找到u呢? 我们可以这样考虑:穷举所有的孩子节点,用D[i]表示孩子节点i的DP[I,1]-DP[I,0]的值。这个值越小,说明这个节点放人越好。于是找到所有孩子中这个值的最小值,把这时的i作为u节点使用。
理解了过程写起来其实很简单:
自己乱yy了一下
//是把控制孩子的人数推回去,以及要不要加上u指也是根据孩子的f1,f2
这里的孩子和父亲的关系,是相对的
至于递归的时候是check(1,0)中的1指的是从邻接表的第一个节点开始
最后比较f1[1],f2[1]即可.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f1[1500],f2[1500],f3[1500]; int tot=0,u,n,x,k,y; struct node{ int from,to,next; }a[1500]; void add(int x,int y){ a[++tot].next=a[x].from; a[x].from=tot; a[tot].to=y; } void check(int x,int fa){ u=1500; bool f=false; int e=a[x].from; while(e!=0){ if(a[e].to!=fa){ check(a[e].to,x); f1[x]=f1[x]+min(min(f1[a[e].to],f2[a[e].to]),f3[a[e].to]); f3[x]=f3[x]+f2[a[e].to]; if(f1[a[e].to]>f2[a[e].to]) f=true; f2[x]=f2[x]+min(f1[a[e].to],f2[a[e].to]); u=min(u,f1[a[e].to]-f2[a[e].to]); } e=a[e].next; } f1[x]++; if(f) f2[x]=f2[x]+u; } int main(){ scanf("%d",&n); for(int i=1;i<=n;i++){ scanf("%d%d",&x,&k); for(int j=1;j<=k;j++){ scanf("%d",&y); add(x+1,y+1); add(y+1,x+1); } } check(1,0); printf("%d",min(f1[1],f2[1])); return 0; }
顺便附上ccy大神的各种详细注释:
这个程序:(可以看看我画的示意图) 采用邻接表的形式存储边信息(因为是无向图所以要多存一条); f1表示父亲这个点放人看守 并且这个点已经被控制到了,即有人监视着这台电脑. f2表示父亲这个点不放人看守,但是这个点已经被控制到了. f3表示父亲这个点没有人控制到,但是其子树全部都被控制到了。 var i,j,n,x,k,y,tot:longint; f1,f2,f3:array[0..2000] of longint; first,next,go:array[0..10010] of longint; function min(a,b:longint):longint; begin if a>b then exit(b) else exit(a); end; procedure cm(x,fa:longint);//x的父亲是fa var bo:boolean; e,aa:longint; begin aa:=10000; bo:=false; e:=first[x];//找到表头 while e<>0 do//如果还有出度 begin if go[e]<>fa then//如果这个点的出度不是父亲节点 begin cm(go[e],x);//从这个点继续找其儿子节点 f1[x]:=f1[x]+min(min(f1[go[e]],f2[go[e]]),f3[go[e]]);//这个点之所以三种状态都能是因为,这个点要放了,那么其儿子节点也可以选择放或则不放,其较优解,//对于这个儿子节点没有被控制的情况,如果这个点放了,那么这个儿子节点就可以被控制了 f3[x]:=f3[x]+f2[go[e]];//f3的意义是这个点没有被控制,但是子树都被控制了,这和2的含义正好相对应所以加上它就是累加f3的值 if f1[go[e]]<=f2[go[e]] then bo:=true;//如果放更优那么bo就为true 否则就保持不变为false;(可以想象如果不放更优,那么就会出现这个父亲节点没人控制的情//况) f2[x]:=f2[x]+min(f1[go[e]],f2[go[e]]);//不放的话就不能加上第三种情况了,因为那样就会有一个点不受控制 aa:=min(aa,f1[go[e]]-f2[go[e]]);//这是为了防止上述 “不放更优”的情况出现,那样我们必须在儿子中找一个“较优值"来控制这个父亲; end; e:=next[e];//找下一个儿子(father是fa) end; f1[x]:=f1[x]+1; if not bo then f2[x]:=f2[x]+aa; end; procedure add(x,y:longint); begin inc(tot); next[tot]:=first[x];//采取邻接表的形式存储,我在群文件中将会给出邻接表的使用方法 first[x]:=tot; go[tot]:=y;//存储其出度信息 end; begin assign(input,'virus.in'); reset(input); assign(output,'virus.out'); rewrite(output); readln(n);//读入n个点 for i:=1 to n do//读入n个点的子节点 begin read(x);//读入这个点 read(k);//这个点的儿子个数 for j:=1 to k do//读入儿子 begin read(y); add(x+1,y+1);//因为是无向图所以加两次 add(y+1,x+1); end; readln; end; cm(1,0);//1为儿子0为父亲 writeln(min(f1[1],f2[1])); close(input); close(output); end.
//说一句题外话,很感谢ccy把他的题解拷给我...很感激真的,他的题解写的很详细很清楚,每一篇都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很多...
认识你很荣幸,希望这样棒的人一切顺利。。阿里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