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on Musk和乔布斯的智慧

Elon Musk和乔布斯的智慧_第1张图片

Elon Musk 和乔布斯,这两位科技界的万人迷都曾分别颠覆了多个不同的行业。在 TED 策划人 Chris Anderson 看来,Musk 和乔布斯二人都具有那种由坚定的内在信仰所驱动的系统性设计思维。

当未来的历史学家在回顾 21 世纪的进程时,一定会提到一年前发生在 Elon Musk 卧室里面的那一刻。对于 Musk 来说,这种突破性的时刻每隔几个月就会发生一次。有时是在他冲凉时,有时是在晚上睡觉前,而有时,就像这一次一样,是在半夜 2 点。

“我意识到氧气 - 甲烷火箭发动机能够达到比 380 还要强大的推力!”虽然这听起来并没有那么,呃,能够推动一番伟大的革命。但你要知道,配备这种发动机的火箭能够窜出大气层并到达遥远的火星。而火星本身具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用来合成我们上述提到的甲烷和氧气。因此,这就意味着火箭可以自行为它的返程合成燃料!这足以大大加速我们实现地球与火星之间的往返旅程。

实际上,Elon Musk 坚定的认为在未来的几十年之内,人类会殖民火星。我们应该感谢他的那次灵光一现,让我们还能有机会从火星再飞回来。这件事足以为今后某个时刻的火星探险队队员招募广告加分了,在你为地球上的人们造好新家园后,竟然还能有机会再回到地球。

嗯……你现在明白了,像 Musk 这种人可不是那种传统的公司老板。

你可以说他是个疯子,尤其是在他习惯性地把梦境变为现实这件事上……PayPal、SpaceX 和 Tesla 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噢,对了,最近他还捣鼓出了一个 Hyperloop,据说是一种时速可达 800 英里每小时的超级高铁,而成本却只有普通高铁的十分之一。相比以上的这些成就,像财富杂志把他评为 2013 年年度企业家这种事根本就上不了台面。

如果你想在最近十年的范围内找到一些人物和他比肩的话,可能也就只有乔布斯了。大多数企业的创新都只是一些增量型改进。而对于这一类型的企业家来说,他们是突破者,并且足够幸运能够接连实现一些伟大的变革,而其他的企业就只有跟在他们后面扩大和巩固他们所开拓的市场。

乔布斯创办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并顺便改变了至少 4 个行业:计算机、音乐、动画和手机。Musk 则可能会凭借 SpaceX、Tesla 与 SolarCity 的组合产生更大的影响:SpaceX 大大降低了发射火箭的成本,低于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商业火箭发射价格。同时,Tesla 即将成为美国 50 年以来第一家获得成功的汽车制造商,并且让全世界都开始接受电动汽车这个概念。他投入的 SolarCity 也已经是美国领先的家用太阳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毫无疑问,Elon Musk 已经被看作是下一个史蒂夫·乔布斯。我将要比较的不仅仅是他们之间的不同点和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都存在着一种稀少的,并且令人羡慕的特质。在他们的骨子里,都有一种由某种强大的信念所驱动的系统性设计思维。在这篇文章接下来的部分,让我们来探寻一番,到底是什么造就了他们。

系统性设计思维

第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是,乔布斯和 Musk 都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发明家。他们闻名世界的产品背后都凝聚着无数工匠的辛勤奋斗。沃兹尼亚克是第一代苹果机的工程师。而苹果图形操作界面的核心理念则来源于施乐公司。Jony Ive 设计了 iPhone 和 iPad。至于 Tesla,它的初版则是在一家叫做 AC Propulsion 的公司的帮助下才完成的。

要评判乔布斯和 Musk 所做的贡献,我们必须将镜头拉到远角。他们所做的是构建了一个更宏观的生态系统,且让自己的产品产生所预期的革命性影响。要做到这一点,所需要了解的不仅仅是产品所需要的技术,还包括产品的设计、内在的逻辑和推出这款产品所需要的商业模式,并且你需要真正做到让潜在的消费者为之动心。我们可以把这两个人都看做是伟大的设计师,他们关注的并非是设计出令人满意产品外形或者是吸引人的用户界面,而是更加宏观的产品生态系统。实际上,作为人类来说,每一次的创新都像是向外界演奏了一首新的序曲,而乔布斯和 Musk 无疑是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规模宏大的交响乐。

对于苹果来说,iPod 单打独斗可不会颠覆什么,而一款音乐播放器加上 iTunes 再加上苹果和诸多音乐发行商签订的协议,就足以极大的简化你在网上购买音乐的流程。同样的,SpaceX 想要推动在火箭发射领域的革命,需要的是数百个工程上的创新,这大多数都不是从 Musk 本人的脑袋里面想出来的。而 Musk 的价值就在于他所构建的宏大愿景:希望通过聚集人才来削减火箭发射的成本,这才使 SpaceX 的事业成为可能。

同样,这个过程需要将他们对于多个不同领域的技能和理解组合在一起,就像我们上文所提到的:科技、设计、商业、用户需求。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要做的是将所有的这些元素同时放在一起,反复地融合、煎熬、打磨,直到最后——“嘭”的一声,当令人激动的成果出现在眼前时,就会情不自禁地说道:“就是它了!”

风险投资人 Steve Jurvetson 在几年以前曾将 Musk 和乔布斯作比较。他曾经是 NeXT 的员工并且有幸和乔布斯一起散步(乔布斯有和人散步讨论问题的习惯)。同时,Jurvetson 也是 SpaceX 和 Tesla 的早期投资人和董事会成员,时常能够从近距离观察 Musk 的思考与行动。在他看来,这两人在思考和设计时都会将所面临的挑战分解成各种细小的碎片,然后将它们洗牌后重新组合。这个过程会循环往复,直到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出现。

让我们来拿 Tesla 的 Model S 举例。时间退回到几年前,大多数人对于电动车最好的评价也就是其能源带来的可持续性了,但是它本身的前景却由于行驶里程等缺陷被牢牢地限制住了。电池太贵而且太笨重,限制了电动车的发展。实际上,突破点也正是源自于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出现。众所周知,这种技术起初并非应用于汽车工业,而是在电子消费品中,电脑和手机上。虽然它也很贵,但是其本身却具有比其他电池高得多的能量密度。而且,受益于锂电池的广泛使用,在未来可预见的范围内,其单位成本所能提供的性能也将大幅提升。如果你把足够数量的锂电池组合成单独的一块,就不仅可以为电动车提供足够的行驶里程,同时也会令尴尬的电动车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按照这样的分析,所有的复杂问题最后都被化简为电池技术的进步。

可实际上,Musk 绝不是第一个这么想的人。他的天才在于,他能够将这一核心的理念整合进他的宏观愿景中,如何制造和生产这些电动车,如何低成本地推广它们,从而开拓出巨大的市场,最终将 Tesla 带向成功。7 年前,他发表的一篇文章( The Secret Tesla Motors Master Plan)透露了 Tesla 的长远规划:首先推出一款高端跑车,然后是运动型家用轿车,最后才是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同时,为了支撑这一规划,Musk 要求 Tesla 所有的车型要做到不仅仅是优秀,更要惊艳。毫无疑问,当时所有的传统汽车制造厂家都对 Tesla 投来了讥笑和讽刺。但如今,Tesla 已经远远地将对手甩在了身后。

问题在于,一个人怎样才能进行如此多维度思考的呢?乔布斯将他的成功部分归因于他在里德大学时期的字体课程。这门课程对于乔布斯的影响远远不止于苹果机上精美的字体。实际上,乔布斯着迷于精巧的设计,他从骨子里厌恶任何不必要的复杂或者丑陋的东西。这一点,再加上他对于科技未来可能性的深刻洞见和他著名的“现实扭曲力场“(说服力),让他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一些特定的产品因为其展现出来的美丽与力量,在他看来,变得“insanely great”。这世上可没有很多人具有他那般视野与远见。

在 Musk 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同样的特质。在他的少年时代,他花了更多地时间来阅读,如饥似渴地汲取科学、历史和漫画里的营养。他同时取得了物理学和商学学位,这是一种罕见的学术组合。同时,他也痴迷于完美的设计。在打造 Tesla Roadster 时,Musk 亲自担任了汽车物理造型的主设计师,仔细捉摸着油泥模型上的每一个细节,寻找着每一个平衡汽车功能和外观的机会。他做出的每一个决定都糅合了他对于技术、经济和驾驶体验等诸多可能性的深刻理解。我们可以说,正式上述那些在其生命中看似不相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在后来完成自己的理想。

信念

但是,Musk 和乔布斯绝对不是这世界上仅有的多维思考者。有很多人富有远见地勾画了诸多美好愿景,但是最后却一事无成,这其中一定还有什么漏掉了。

是的,我们漏掉了“信念”。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最美妙的事情不过是梦想着未来发生的种种可能,我们可以从中挑出自己最喜欢的,然后把它变为现实。这有可能就是打个电话叫朋友出来小聚,也有可能是投入未来数年去真正做出你想要的东西。每一次的行动都需要保持不同程度的专注与决心,否则这一切便不会发生。一个梦想看起来越神奇、越不可能,它所需要的决心就越大。这就是信念的价值所在。

信念来源于你内心对于未来的构建,世界应该是怎样的。这种构建越清晰,你的渴望越强烈,信念也就越坚定。乔布斯非常清晰的描绘了他所想象的愿景,Musk 也是如此。他们所想象的产品在别人看起来有时候简直不可能。Mac 上的所有元素都曾经出现自施乐的实验室里面,但没有人愿意集结一个团队把它们变为现实。很多企业家都曾想要创立一家私人太空探险公司,但是像 Musk 那样具有如此清晰愿景的人少之又少,更别提在三次发射失败之后依然坚持做下去的决心了。

有的时候,信念不仅是个人动力的源泉,还是推动团队前进的发动机。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场”非常出名,Musk 也以另一种方式展示着自己出众的说服能力。他们都相信自己的内在逻辑和直觉可以战胜别人对于某件事的强烈抗拒。SpaceX 的一名员工,Dolly Singh,在 Quora 上写下了 Musk 是如何回应 2008 年猎鹰火箭发射失败时的悲剧的(其第三次发射失败)。当时,他走进控制室,毫不犹豫的激励那些心灰意冷的员工,告诉他们为什么要振作起来继续尝试:“就我自己这个角度来说,我从不放弃,从不!”Singh 评论道:“我想我们大部分员工都是这样想的,即便是跟着他穿过地狱之门,也心甘情愿……这简直是我所见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领导力展现。”

Musk 版的“现实扭曲立场”还有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在他的要求下,Model S 具有一项“杀手”级的改进,汽车的门把手会在驾驶员靠近时自动伸出来,而在驾驶的时候会缩在车身里面以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阻。从工程上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工程师们要利用极其宝贵的车门面板空间去实现这一机械结构,然后在不同的环境下做成千上万次的测试。门把手是否能够在结冰时也能弹出?是否足够敏感能够监测到小孩子的手指无意间夹在里面然后立即停止动作?Musk 告诉我说,他无数次地面对工程师们的抱怨和阻力,与他们进行沟通。通常来自那边的反馈不是“噢,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挑战”,大部分情况是“这是有史以来最愚蠢的设计”……无论如何,最后团队把这件事做成了,并且这个门把手成为了 Model S 上最受好评的设计之一。

第二个例子:在 SpaceX,Musk 说他花了整整几个月的时间说服他的团队应该去设计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在这个行业里,大家对于可重复使用的飞行器都没什么好感,这种评价来源于 NASA 已经退役的航天飞机,它们又重又贵,维护过程及其复杂,且成本高昂。人们普遍认为那种设计从一开始就是个愚蠢的错误。然而,每当他的工程师向他表达出这种观点时,Musk 就会通过数学演示告诉他们,如果方法正确的话,这样做就可以把发射成本降低整整两个数量级。“事情很明显,如果想移民火星,没有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根本就做不到。这就像在欧洲人殖民的时候每次上岸后就把船烧掉一样!”现在,火箭的可重复利用已经被当做是 SpaceX 的核心项目来对待。蚱蜢火箭在一个多月前的成功发射证实了团队在这个项目上的努力。这次发射完美地将火箭推进到 744 米的高空,然后平稳地落回原地。要实现一艘靠甲烷与液体氧气推进、能够飞到火星去的飞船也许还需要很多年,但无论如何,Musk 和他的团队开了个好头。

有的时候,信念的另一个作用是会让人疯狂地追求细节,几近痴迷的程度。乔布斯亲自参与到苹果产品设计的方方面面,即使是产品中没人能看到的那一面(比如,电路板)。Musk 也有这样的癖好。在 Model S 的早期阶段,他会花数个小时的时间独自检查每一辆汽车。他会注意到车灯的角度偏离了 3mm 这种事。遮阳板上面旋钮的瑕疵对他来说就是眼中钉肉中刺,无法忍受。实际上,你可以说这两个人在设计的行为体现在了两个不同的极端:对于宏大愿景的构建和极其微观的产品细节。前者出现在那些灵光一现的时刻,而后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信念的极度强大有时候也会有负作用:反对者会被视为笨蛋。乔布斯最臭名昭著的就是他经常会羞辱意见不同的人为“蠢货”。Musk 这种事好像很少,但事实上,他也对所谓的愚蠢无法忍受,他认为“有的时候,普通的愚蠢可以被忽略,但是,自大加上愚蠢就会坏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大概是因为这种特质,两个人都能吸引其他的天才来帮助他们实现理想。假如你在为乔布斯或者像 Musk 这样的人工作,你的生活质量大多数情况下会很差……但是,你会发现你拥有一份世界上最好的工作。

现在,没有人会质疑乔布斯和 Musk 在信念上的强大。但是,如果我们深挖下去的话,会发现他们信仰的原动力会有一些根本性的不同。对于乔布斯来说,促使他做这些事的原因是他本人对于“简才是美”的设计哲学的坚定认同。在他的内心里,希望能通过那些简单与美丽的科技产品去颠覆世界。

而对于 Musk 来说,他对信念的坚定则来源于物理学。我在 TED 上对他进行采访时,他提到了热力学第一定律。他答道:“你必须能够把那些问题‘煮沸’然后从里面找出那些最基本的东西,这跟那种类比型的推理或者创新完全不同。我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情况下都在做这种事情,意味着你只是从别人那里拿来一样东西然后做一些改动而已。”Musk 说道:“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些新的东西出来,你就必须依赖物理学的方法。物理真正能够帮你去发现一些新东西,而往往这些东西是反直觉的。”这种渐进性的类比思维如果放在 1900 年,就是你希望通过饲养更强壮的马匹来让交通再快一点。你把自己的想象力限制在了你的认知范围内,最多只超出一点点 。这根本就不是改变世界的方式。

对于 Musk 来说,这样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了他创办的 SpaceX。在那之前,他并没有看 NASA 是怎样做的,然后在它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他从最基本的物理学定律出发:发射 X 重的东西进入轨道需要消耗 X 升燃料加上成本为 Z 的原材料。而 Y+Z 最多只占到 NASA 每次发射总费用的不到 1%!在其他任何工程领域里都没有出现过这么悬殊的比例。因此,如果能够有正确的设计和制造流程并用之实现一艘功能完备的火箭,就应该会大大地降低现行火箭的发射成本。然而,要做到这样,需要数百项工程上的额外创新。然而,正是在物理学上如此清晰的分析让他坚定地认为这些创新可以实现。

而在 Tesla,事情的版本几乎是一样的。他不确定公司会获得成功,但是他确信 a). 在物理学角度上电力驱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汽车的性能;b). 并且能够通过“高—中—低端“的战略来实现这一目标;c). 对于人类来说,实现这一目标也是非常重要且必须的。这种确信促使他即使是在 2008 年那么恶劣的市场条件之下,也投入了个人最后一笔资金去维持整个公司的运转和研发,从而让 Model S 有机会在今日现身。

在“The Beginning of Infinity”这本书中,物理学家 David Deutsch 对于“乐观”有着非常不一样的定义。他认为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情感不是他们对于对美好未来的确信,而是这些人只是简单的相信任何不违背基本的物理学定律的问题都终将被解决。在 Musk 还在读大学的时候,他就已经确信人类必须拥有可持续能源,并且能够扩张到其他星球上面。只拥有一个母星的人类文明将面临着极大的风险,我们必须要移居到更多的星球上以追求长期生存。上述的这些形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基础。所以,当他看到有任何一丝实现理想的机会时,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压上一切赌注去追求。所以,“信念”并不等于“确信”。Musk 坦言,在刚刚创立 SpaceX 和 Tesla 的时候,他觉得两家公司最可能的结果就是失败,而获得成功则只是一个极其微小的可能性。当时支撑他做下去的唯一原因就是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可能性实现的价值哪怕再微小,也值得去追求。

当然,在我们分析过他们成功所需要的特质后,不可否认的是,运气也很重要。乔布斯如果没有早期苹果的成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 Pixar。对于 Musk 来说也是一样,PayPal 的成功使得 Musk 有足够的资金成立 SpaceX。在其走入正轨之后,他马上就投入到 Tesla 的创办中。如果他们没有在第一次创业中受到老天爷的眷顾,即使他们有具备成功的潜力,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这也可能是这样的人为何如此稀少的原因吧。对于我们来说,要做的就是慧眼识人,然后尽可能在早期给予这些天才们更多的帮助。

英国剧作家乔治·萧伯纳有句名言:“理智的人让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而疯狂的人会坚持让世界去适应自己。”按这句话来看,毫无疑问,乔布斯和 Musk 都是无以复加的疯子。而世界则因他们的存在而变得更美好

二人生平轶事:

退学

  • Musk 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了商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而后在 1995 年,他获得了去斯坦福大学读材料和应用物理专业 Ph.D 的机会。但是在课程还没开始前,他就决定离开学校创业。
  • 乔布斯在 1973 年退学前仅仅在里德大学待了一个学期。

第一家公司

  • Musk 在 1995 年创立了互联网软件公司——Zip2,并将其以 300 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康柏。
  • 乔布斯与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他父母的车库中创立了苹果公司。

衣着

  • Musk 喜欢穿合身的T恤和牛仔裤。
  • 乔布斯喜欢穿黑色高领毛衣和牛仔裤。

被解雇!

  • 2000 年,还在假期中的 Musk 被X.com 公司(后来的 PayPal)解除了 CEO 身份(他被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也是他的朋友皮特·泰尔代替)。Musk 后来开玩笑道:“这就是假期的问题。”
  • 1985 年,乔布斯在与当时的 CEO 约翰·斯卡利冲突后,被排挤出苹果公司。

强权

  • Musk 在 2007 年驱逐了 Tesla 的联合创始人和当时的 CEO 艾伯·哈特,并在下一年自己担当 CEO 开始转变公司。
  • 乔布斯在 1996 年卖掉了自己的公司——NeXT 后,回归陷入困境的苹果,并协助驱逐了当时的 CEO 吉尔·阿梅里奥。乔布斯在 1997 年成为公司临时 CEO,并在 2000 年成为正式 CEO。

收益颇丰的副业

  • Musk 是 SolarCity 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和大股东。
  • 乔布斯在 1986 年收购皮克斯并担当 CEO(在经营 NeXT 和后来经营苹果的同时),他制作了第一部 CGI 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他在 2006 年将皮克斯以 75 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迪斯尼)

Chris Anderson 是 TED 的策划人。他自豪地拥有各代苹果的产品,包括:Macs、iPods、iPhone、iPad,苹果、SolarCity 和 Tesla 股票。而且要是往返火星的船票成为了现实,他说他会禁不起这个诱惑走一趟。

全文完

[本文编译自: money.cnn.com, businessinsider.com]

本文链接

你可能感兴趣的:(乔布斯,musk,e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