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 年夏天,我和同事正在横跨欧亚的伊斯坦布尔参加一个大型学术会议,回到旅馆,
看见电视里居然说起了英语而不是当地的土耳其语。仔细一看,微软董事会主席威廉.盖茨三
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比尔盖茨,穿着便装,表情严肃地发表着电视讲话。原来,历时持久
的美国司法部控告微软一案终于有了初审结果。司法部经过多年调查取证,终于找到了足够
的、多达146 页的关于微软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证据( 详见
http://www.usdoj.gov/atr/cases/f3800/msjudgex.htm)。法庭裁定,微软的垄断行为已经违法了
反垄断法,并构成对苹果,太阳,网景,莲花,Real Networks,Linux 等公司的威胁,作为补
救,将强制地把微软拆成两个公司,一个操作系统的公司和一个经营其它软件的公司。当天,
微软的股票狂跌掉了一半,市值从五千亿美元缩水到不到三千亿,从此便停留在了两到三千
亿的水平。在第二天晚上的千人酒会上,除了微软以外的所有人对这个结果都很高兴。这说
明微软的垄断行为确实犯了众怒。
在整个IT 领域,微软永远是所有公司最可怕的敌人。微软靠它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
和无比雄厚的财力在计算机领域几乎是无往不胜。二十几年来,微软作为计算机领域生态链
最上层的一个环节一方面刺激着整个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另一方面微软扼杀了无数具有创新
的大大小小的公司。今天,它仍然是世界上现金最多的公司并且是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微
软里面有无数传奇人物,而它的创始人和董事会主席盖茨自己就是一个传奇故事。它们的故
事早已在全世界流传,我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我只想介绍一下盖茨和微软是如何抓住和利用
信息革命带来的机遇,建成一个IT帝国的。
§6.1 双雄会
1981 年,在硅谷的库帕蒂罗市苹果公司的总部,举行了一次微机领域的世纪双雄会。事
业正蒸蒸日上的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邀请了刚刚拿下IBM PC 操作系统合同的微
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洽谈合作事宜。乔布斯给盖茨看了新设计的麦金托什个人电脑以及漂
亮的基于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还沉浸于拿下IBM 大合同的盖茨一下子给镇呆了。这种基于
图形界面加上一个小小的鼠标的操作系统比他们的DOS不知道要强多少倍,前者使得计算机
的操作比以前方便了许多。盖茨马上意识到,眼前这种虽然还不完善的操作系统代表了今后
的趋势,而微软当时产品线上所有的东西都显得寒酸而落后。那一年,乔布斯和盖茨都是二
十六岁。虽然两个人都是科技工业界的新星,但是没有人意识到未来年产值万亿美元的个人
电脑工业,将由这两个人来争天下。正春风得意的乔布斯当时并不了解盖茨这个人,他只是
知道微软做事情蛮快蛮好,请盖茨来的目的是让微软替苹果开发应用软件。如果时光能倒流,
乔布斯一定不会举行这次双雄会,因为后来大家都知道盖茨和微软是不会甘居人下的,他们
一旦瞄上哪个领域,哪些领域原有的公司的灾难就不远了。乔布斯在这次会晤中显得很傲慢,
因为他有麦金托什这个宝贝在手。而在合作的谈判上,出了名的谈判高手乔布斯又斤斤计较。
这两点都让盖茨很不喜欢乔布斯,但他还是促成了交易,他答应为苹果开发三种应用软件,
因为他对这种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本身感兴趣。
在计算机领域双雄的第一次交手中,乔布斯在合同上得到了一些小便宜,但是,盖茨才
是真正的胜利者。二十六岁的乔布斯虽然是科技奇才,但是当时毕竟阅历和经验都不足。他
太大意了,他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在他面前这个衣着随便,带着永远擦不干净的厚厚的眼镜的
计算机虫,日后几乎要了苹果的命。当时,在乔布斯眼里,微软不过是一个靠卖BASIC起家、
阴错阳差拿到IBM 合同的小小的软件公司(连它的名字都是微软件),无论如何不能和他那
个开创了整个微机工业的苹果相比。我们无法得知微软1981 财政年度的收入,因为它在1986
年上市时只公布了1984 年以后的财政情况。但是可以肯定,微软当时的收入是微乎其微的,
因为即使是在高速发展了几年后的1984年,微软已经为世界上80%微机提供操作系统时,它
的营业额不过区区一亿美元。直到1990年微软发布Windows 3.0并称为软件霸主时,它的营
业额才达到苹果同时期的五分之一。乔布斯不是神仙,很难料到比自己小得多的微软以后会
威胁到自己。
毫无疑问,乔布斯不经意的错误等于告诉了盖茨今后个人微机操作系统发展的方向。我
想,如果乔布斯年龄大上个二十岁,他不会犯这个简单的错误。我在学校的老板贾里尼克院
士以前在IBM当任要职,因此我们经常去IBM作报告,每次去以前贾里尼克都要确认我们报
告的每一页内容是已经公开发表过的。原因很简单,IBM 有世界上最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他们可以用比你还快的速度将你没有发表的想法实现、申请专利并发表。在这次双雄会上,
乔布斯犯下的错误有两方面,首先,他自己没有意识到操作系统在今后整个微机工业中的重
要性,否则他不会过早地给别人看他还没上市的设计;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他给谁看都可
以,就是不该给盖茨这个人看。
乔布斯和盖茨都意识到了微机及其相关工业将是一个大产业,事实证明这确实是一个万
亿美元的大产业。我们在前面已经分析过,计算机工业比任何行业都容易出现垄断公司。乔
布斯和盖茨都想做垄断者,但是他们的方式不同。前者是想做原来IBM 那样的垄断者,从硬
件到软件全部垄断,这后来证明是行不通的。而盖茨天才之处在于,它在微机工业刚刚开始
的时候,就意识到只要垄断了操作系统,就间接垄断了整个行业,因为操作系统和别的软件
不同,是在买计算机时预装好了的,一般用户没有选择权。而其它的软件用户则有选择权。
所有的应用软件又必须在操作系统下开发。因此,操作系统必然会在自由竞争后,率先出现
赢者通吃的垄断局面。二十年前,IBM、微软和苹果三个公司都有垄断微机操作系统的可能性。
另外三个公司Novell,太阳和Oracle 也有可能从中分到一杯羹。二十年后的结果是微软一家
独大,不仅后三家公司设想的网络操作系统没有成功,IBM和苹果这两个曾经"雇佣"了微软的
公司,也都被当年的店小二打的落花流水。虽然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是成为罗马帝国的路
只要一条,就看谁能找对了。
让盖茨和乔布斯生于同一时代是一件很遗憾的事,因为他们两个人注定要有一人成为失
败者。在技术嗅觉上,乔布斯好于盖茨,但是,在商业眼光和经营上,盖茨要强于乔布斯。
§6.2 亡羊补牢
盖茨回到微软后,向人们展示了苹果的东西,大家一下子被麦金托什的图形操作系统迷
住了,而且接受苹果开发任务的工程师们很高兴地在麦金托什的操作系统下工作。此时,盖
茨的心情更加沉重了。一方面,在他面前是随着计算机进入家庭而带来的无限的商机、美好
的未来,另一方面,是很大的在这次技术革命中被淘汰的危险性。盖茨一向看重连接用户和
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系统,知道它比其他任何一种应用软件更容易重要,也容易形成垄断。但
是现在,乔布斯的苹果在新的操作系统软件方面抢到了先机,而施舍给他的微软的三个无足
轻重的应用软件。
盖茨采取了亡羊补牢的措施,他知道要在短时间内在操作系统上赶上苹果已经不可能了,
微软只能先减小苹果麦金托什对微机市场,尤其是操作系统市场的冲击,赢得时间,然后再
迎头赶上。盖茨从来是个置于死地而后生的人,早在哈佛大学读书时,他就是这样。那一年
他刚上大二,从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介绍Altair 公司微处理器的文章,于是就给该公司老板写
了封信说他们为贵公司的微处理器写了个BASIC 语言的解释器,这样用户就可以在Altair 的
处理器上使用BASIC 编程了。其实,当时这个解释器完全是盖茨杜撰出来的。Altair 公司倒
很认真,要来看看盖茨的东西。盖茨和艾伦等人居然在几星期内赶制出来了一个。Altair 公司
对盖茨等人的工作很满意,干脆雇了艾伦。几个月后,艾伦说服了盖茨退学,全时办起了自
己的公司微软。六年后,盖茨再次被苹果公司逼到角上,他不甘心在这次千载难逢的计算机
革命中当一个配角,而必须夺得操作系统的控制权。盖茨作了非常正确的战略布局,事实表
明,盖茨当时在诸多环节中如果走错一步,微软都难以成为日后的霸主。
首先,他兑现对苹果的承诺,开发麦金托什上的应用软件。整个开发工作进展缓慢,盖
茨暗暗高兴,这说明在麦金托什上开发应用程序比在DOS下难。这些工作对微软了解苹果,
并为自己今后开发图形操作系统都很有用。第二,他答应了IBM一起开发新的操作系统OS/2
的合作。显然,IBM此目的是想从微软手里夺回自己PC机操作系统的控制权,但是微软还是
答应了,因为这样一来可以借助IBM 的力量锻炼队伍,二来可以制约苹果,但是,微软在推
广OS/2 上并不卖力。最关键的是第三步棋,微软暗地里偷偷地、非常低调的学习苹果悄悄开
发Windows。并抛出了两个玩具版Windows 1.0 和2.0,这两个必须依靠DOS的版本很不成
功。当时,没有人认为微软能做好图形界面加鼠标的操作系统。盖茨暗地里却请了很多高手
来助阵,包括施乐公司最早做图形界面的一些人,当时最好的操作系统VMS 的主持人David
Neil Cutler 以及操作系统著名专家Jim Allchin等。Jim Allchin当时对微软的技术根本瞧不上,
他说,你们微软的东西是世界上最烂的。盖茨倒很大度,回答说,正因为它们很烂,才要请
你来把它们做好。最后,盖茨的诚意和微软的股票期权打动了Allchin。
完成了在研发上的布局,盖茨要在市场上尽可能用它落后的DOS坚持到微软新一代操作
系统开发出来。微软的做法概括起来是两句话,薄利多销和来者不拒。1980 年,盖茨把他在
哈佛认识的同学史蒂夫.鲍尔默请来做微软的CEO。如果说盖茨是微软这条巨轮的船长,那么
鲍尔默则是开船的大副。鲍尔默到了后,把公司管理得正规起来,他为微软制定了后来证明
是非常有效的营销方案。微软将BASIC免费提供给IBM,同时已近乎免费的价格,即每个拷
贝5 美元,将DOS预装在IBM PC机上,这个价钱便宜得大家连盗版都懒得盗。(也正是这
些原因,微软早期软件销量大但是不很挣钱。)但是,微软用这些条件换回了DOS的销售权。
我们在"蓝色巨人"一章中讲过,IBM心思根本不在微机上的,也没有意识到这个合同最终使得
IBM 失去了对微机操作系统的控制权。免费的BASIC 和五美元预装的DOS 其实是微软的一
个钓饵,它是为了吸引软件公司和计算机爱好者在上面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软件,使用户产生
对微软的依赖。在众多应用软件公司中,莲花公司(Lotus)的制表软件1-2-3最为成功,几乎
每台IBM PC微机上都装了一份,这使得在很长的时间里,开发应用软件的莲花公司居然比开
发操作系统的微软还大。
但是,DOS 的缺陷是任何搞计算机的人都一眼能看得见的。它是一个非常小非常简单的
操作系统,甚至算不上严格以及上的操作系统,因为它没有操作系统的一些基本功能比如进
程的管理。最早的IBM PC因为硬件速度较慢,内存较少,使用DOS未尝不可。但是,随着
硬件速度的提高, DOS 的问题马上就显示出来了。首先,它不能直接访问640KB 以上的内
存,因为它当时就只是为内存特别小的微处理器设计的。第二,它在任务管理上完全是串行
的,像现在一边听歌一边上网这种事在DOS上永远做不到。尤其是等到32 位的处理器80386
出来,DOS 就大大的限制了硬件性能的发挥。作为技术出身的盖茨很明白这一点,但是他别
无选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微软必须全力推广技术上已经非常落后的DOS,而且还大张旗
鼓地对根本没有前途的DOS做了几次非实质性升级,这样可以争取时间。微软的这种做法其
实很冒风险,因为它是在用大刀长矛死死抵抗着苹果和以及后来IBM(OS/2)的洋枪洋炮。
但是这一次,微软居然打赢了。微软是怎样创造奇迹的呢?
§6.3 人民战争
一位日本围棋国手讲过,高手过人取胜之道,就在于抓住对手的失误。乔布斯在双雄会
上的失误虽然严重,但还不是致命的,因为微软最终花了九年时间才做好图形界面加鼠标的
操作系统视窗,即Windows,期间苹果本来还很有机会,但是一步致命的败棋使它断送了原
来的好局。乔布斯和盖茨一样,都是卧榻之旁不容他人安睡的垄断者,但是乔布斯和他的继
任者功利之心太急了一点。在微机工业这盘大棋中,苹果是抢实地,而微软是先造势再破实
空。结果是,苹果好处抢得快,微软大局布得好。
苹果在开局中抢到了先机,它自己对苹果系列的微机软硬件都有控制,而微软和IBM 在
PC 上的合作是貌合神离。即使在软件方面,苹果也在操作系统上领先微软整整一代。但是,
领先下的苹果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走封闭式道路和纯技术路线。当IBM 因为反垄断的限
制,不得不容忍兼容机厂家克隆自己的产品并抢走越来越多市场时,苹果正在为自己没有遇
到同样的麻烦而高兴。在微软以前,软件是不能直接挣钱的,因为都是在卖硬件时送给用户
的。这样,软件的价值必须通过硬件销售才能体现出来,也许是处于这种考虑,苹果始终坚
持软件硬件一起卖。苹果拒绝开发自己麦金托什计算机技术的结果,客观上把所有的想从微
机市场分一杯羹的兼容机厂商推给了IBM 和微软。从八十年代中期起,世界硬件市场的格局
从苹果对IBM一下子变成了苹果对IBM加上所有的兼容机。开始,苹果这种劣势还不明显,
因为它的系列市场占有率还很高。但是由于IBM PC的开放性特点和信息工业全球化的效应,
使得IBM兼容机越做越便宜,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DOS在操作系统占有率上便领先于苹果。
如果二十年前苹果开放了兼容机市场,那么微软能否在操作系统中胜出就很难说,因为后者
整整比前者落后了近十年。
如果说苹果抢到了天时,那么,微软通过开放、兼容和廉价则夺回了地势。微软一方面
将操作系统以近乎免费的价钱提供给PC 制造商。虽然盖茨从来对盗版深恶痛绝,并且早在
1975 年就写了"给玩家的公开信"指责那些使用盗版软件人, 但是盖茨在成为操作系统领域霸
主之前,对盗版居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另一头,微软在建成它的软件帝国前,对应用软
件厂家以支持和合作为主。一种操作系统成功与否,最终要看上面有多少既有用又廉价的应
用软件。微软在很长时间里,都是靠第三方开发应用软件。因此,一度出现了很大的微机应
用软件公司,如莲花公司、做字处理的WordPerfect 和编程工具的Borland。而苹果则一切要
靠自己做,虽然莲花公司也试图帮助苹果在麦金托什上开发一个字处理和制表软件Jazz,但是
由于麦金托市兼容性问题,这个软件难用。莲花公司甚至自己自嘲地说,第一个月,我们卖
出去了几百万份Jazz,但是第二个月,用户却退回来了比卖出去的还多的拷贝,因为它十分令
人失望,以至于用户把盗版的也退回来了。苹果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失误就是兼容性。苹果
的产品和其它微机不兼容就不用说了,就是它自己内部也不兼容。苹果的麦金托什和早期的
苹果在硬件和操作系统上不兼容,当然可以认为早期的苹果机比麦金托什落后很多而后者不
必要考虑兼容问题。但是后来的Power PC和麦金托什还是在硬件上不兼容。这样不仅使软件
开发商无可是从,更使得用户的一遍遍花钱买新的软件(至今苹果机的软件都IBM系列的PC
机的软件贵得多)。而微软在很长时间里能打的牌就是DOS兼容性这一张,但是更能赢得用
户的心。这样有了兼容机厂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更重要是用户的支持,微软就等于在和苹
果打人民战争,虽然它的在长达九年的时间里只有DOS这个大刀长矛,却靠广大的用户基础
占住了脚。
苹果失去地利的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它在某种程度上违反了信息领域的摩尔定理和安迪-
比尔定理。整个计算机工业的规模上万亿美元,绝不是一家公司能吃得下的。诚然在这个领
域生态链的不同环节需要垄断,但是各个环节之间需要互相扶持。尤其是在九十年代以后,
整个计算机工业形成这样一种默契,由软件更新带动硬件更新。在更新软件时,软件公司先
得到发展,但是,旧的硬件很快会显得性能不够。这时,用户不是抱怨软件做的不好,而是
去更新硬件。这才使得诸多硬件公司得以快速发展速度,众人拾材火焰才能高。苹果既做硬
件又做软件,很难平衡两者的速度。软件做得太快了硬件就跟不上,硬件做的太快了有没有
合适的软件可用。在历史上,苹果有几款计算机一推出来时速度就已经落后了;还有几款比
如早期PowerPC 推出来时速度奇快但没有什么应用软件可用。另外,要用户每几年更新一次
计算机价钱不能太贵,苹果机的价钱大部分时候是IBM PC兼容机的两倍以上,一般个人用户
用不起。概括地讲,一个公司再强也拗不过客观规律。
微软夺得了地利,抵消了苹果的天时的优势,接下来双方就看人和了。我们在前面介绍
苹果时提到,八十年代中期在苹果内部,创始人乔布斯和CEO 斯库利打的一塌糊涂,各个部
门的经理各自为战搞出成千个大大小小的项目。反观微软,自从盖茨把鲍尔默请来,就将日
常事务全权交给后者处理。虽然鲍尔默脾气暴躁,但是和盖茨合作的很好,使得盖茨有精力
考虑战略问题。在八十年代末到两千年这段日子里,微软基本上是人才净流入,而苹果从上
到下都不稳定。虽然大家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但是至少从表面上看,盖茨比较礼贤下士,
而苹果比较傲士。
到 1990 年,微软经过Windows1.0和2.0 的失败终于迎来了成功的Windows3.0和接下来
持续使用了很长时间的Windows3.1(在中国版本号是Window3.2中文版),在短短几个月里,
它的销量就超过了IBM OS/2 多年来的全部销量。Windows3.1 对苹果的打击是致命的。而苹
果当时正处在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竟然组织不起一次有效的反击便一溃千里。微软终于靠
十年的人民战争夺得了微机操作系统的统治地位。
§6.4 帝国的诞生
Windows 3.0(以及其后生命更长的更新版本Windows 3.1)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
先,它使得广大PC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再也不用记住并且敲入几十条很难记住的命令,
而是简单地点击图标就能操作计算机,这对于计算机的普及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它
突破了DOS在使用计算机资源上的限制,使得所有的软件开发商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硬件资
源,开发出各种各样的软件,同时,大大刺激了硬件开发商提高硬件性能的动力。最后一点
非常重要,它使得整个计算机工业的生态链从此定型,而这个生态链的上端是微软。苹果的
麦金托什虽然早有了图形界面但是它的用户群太少,没有形成气候。至此,微软在软件业的
垄断地位便形成了,一个新的帝国从此诞生。到1997 年,微软的市值首度超过IBM,虽然当
时微软一年的营业额还不到IBM一个季度的,但是华尔街很看好微软,认为它代表着未来。
垄断操作系统只是盖茨营建IT 帝国的第一步。微软在一统操作系统的天下后,已经没有
后顾之忧了,便接连打出三记重拳,干净利落地消灭了莲花公司,WordPerfect 公司和网络界
新星网景(Netscape)公司,夺得了利润最大的几个应用软件市场。这三记重拳和它给苹果的
打击一样,都是转市场优势为技术优势。微软靠它拥有操作系统的便利条件,率先推出基于
Windows 版的办公软件Excel 和Words。而莲花公司和WordPerfect 公司得等到微软操作系统
做得差不多的时候才能起步开发新品,因此战争还没有开始就注定要失败。
微软对网景一战则是网络浏览器领域的生死战,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盖茨作为微软
的统帅,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魄力和指挥艺术。这场战争,对以后的互联网格局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这时一场经典之战,因为以后所有不可避免要和微软冲突的公司,都研究了网景
公司的教训。现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场战争的过程。
九十年代,互联网开始兴起,急需一个通用的网络浏览器,1994 年安德森和克拉克成立
了网景公司并于同年推出了图形界面的网络浏览器"网景浏览器"软件。"网景浏览器"一推出就
大受欢迎,不到一年就卖出几百万份。盖茨开始没有注意到它的重要性,把它当成了一种一
般的应用软件。但是,当同时将网景浏览器展示给盖茨时,盖茨马上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微
软之所以得以控制整个微机行业,在于它控制了人们使用计算机时无法绕过的接口—操作系
统。现在,网景控制了人们通向互联网的接口,这意味着如果微软不能将它夺回来,将来在
互联网上就会受制于人。盖茨意识到微软已经在这个领域落后了,他首先想购买网景,但是
被网景拒绝。微软于是马上派人去和网景公司谈判合作事宜,而盖茨一直在遥控谈判。微软
的条件苛刻,包括注资网景并且进入董事会。网景现在面对两难的问题,如果答应微软从此
就受制于人,而且以前和微软合作的IBM 和苹果都没有好结果,反之,不答应微软这可能像
莲花公司和WordPerfect一样面临灭顶之灾。
最后,网景选择了和微软一拼,因为它觉得至少目前它还有技术和市场上的优势。后来
证明这种技术上的优势根本不可靠,这也是我将技术排在形成垄断的三个条件之外的原因。
1995 年,仅成立了一年的网景公司就挂牌上市了,在华尔街的追捧下,网景的股票当天从28
美元涨到75美元,以后一直上涨。相反,华尔街对微软能否在互联网上占领一席之地表示怀
疑。同年十一月,高盛公司将微软的股票从买入下调到持有,微软的股票应声而下。十二月
七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日子,盖茨在微软宣布向互联网进军。盖茨把微软当时的处境比成
被日本打败的美国舰队。盖茨让很多工程师立即停掉手里的工作,不管做到那个阶段,然后
全力投入微软浏览器IE 的开发。盖茨的这种魄力我以后只在佩奇和布林身上又看到过一次,
而在世界上找不到第三次。很快,微软的IE 浏览器就问世了,但是功能上远不如网景的。盖
茨动用了他的杀招—和Windows 捆绑,免费提供给用户。很快,网景就被垄断了操作系统的
微软用这种非技术,非正常竞争的手段打败。微软终于取得了用户到网络的控制权,从此,
微软帝国形成,再也没有一个公司可以在客户软件上挑战微软了。盖茨剩下的唯一一件事就
是去向美国政府司法部解释清楚他行为的合法性。
对微软最初的反垄断诉讼很早就开始的。1991 年联邦贸易委员会就发现微软开始通过它
在操作系统的垄断地位进行非正当竞争,但是该委员会最后在对微软是否有滥用垄断的非正
当竞争一事表决时二比二没得出结论。1993 年美国司法部开始调查微软的垄断行为,第二年,
微软同意不在Windows 上捆绑销售微软其它的软件而和司法部达成和解,显然,微软在
Windows 中捆绑IE 的做法违反了当时的协议,但是,盖茨否认微软是个垄断公司,并且狡辩
说IE 不是一个单独的软件,而是Windows的一个功能。
美国司法部状告微软垄断行为的反垄断诉讼正式拉开序幕。1997 年,美国参议员举行了
听证会,盖茨和网景的CEO 巴克斯代尔、太阳公司CEO 麦克尼利、DELL的创始人戴尔等IT
领域的巨头出席作证。会上,当盖茨反复强调微软没有在软件行业形成垄断时,巴克斯代尔
说,请在做的各位中没有用微软的产品的人举手。整个会场没人举手。巴克斯代尔再次强调,
请按我说的做,结果还是没人举手。巴克斯代尔说,先生们,看多了吧,百分之百,这就是
垄断,这足够说明问题了。
很遗憾,网景公司虽然得到了大家普遍的同情,但是,它没有等到法院对微软的裁决结
果就支撑不下去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网景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多年后,佩奇在总结网
景教训时为网景找到了一个可以在微软垄断的压力下生存的办法,我们在介绍佩奇时再讲。
不久之后,微软又用同样捆绑播放器的办法打败了做媒体浏览器RealPlayer 的Real
Network 公司。而微软的反垄断官司也在一直打着。2000 年,司法部对微软的反垄断官司终
于有了初审结果,这就是我们在本章开始是介绍的那一幕。后来,微软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述。
最高法院拒绝听证,将案子转移到联邦上述法院。2000 年底,共和党候选人布什以微弱的优
势击败和硅谷关系良好的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当选总统,和共和党关系密切的微软得以翻案。
当然,以布什为首的共和党政府不会找微软的麻烦。虽然微软在欧盟、韩国和美国十几个州
输掉了反垄断官司,但是这些外国和地方政府除了对微软罚款,无法拆分该公司。至今,没
有任何公司可以撼动微软在自己领域的垄断地位。
§6.5 当世拿破仑
拿破仑说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羊,能打过由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事实上,拿破
仑手下名将如云,像拉纳、贝尔纳多特、缪纳和圣吕西尔等人是一群狮子而不是绵羊,而他
自己则是一只领头狮。微软人才济济,盖茨则是领头狮,他对内统领群雄,对外无往不利,
对微软帝国的建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对他的褒贬同样的多,那么他是一个什么样
的人呢?如果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他就是两个字——平衡。
盖茨首先做到了保守和冒险的平衡。盖茨和苹果争霸操作系统时,采用了最保守的做法,
靠落后的DOS,靠十年的持久战取胜。如果盖茨冒冒失失地,大张旗鼓地开发宣传图形操作
系统,那么,不但事倍功半,就连应用软件开发商和用户都会对微软失去信心。我们以后会
看到,雅虎前CEO塞缪尔是如何大张旗鼓地吹嘘雅虎的新项目帕拿马,从而断送雅虎的。另
一方面,盖茨在起家时,包括微软成立后的十几年里,一直惯用冒险的空手套白狼的手法抢
的先机。1980年,盖茨到IBM去推广自己作的BASIC解释器,在那里了解到IBM需要一种
微机的操作系统。盖茨给IBM推荐了DR公司,但是DR和IBM公司在价钱上谈不拢。IBM
又回过头来问盖茨是否可以做类似DR-DOS 的东西,盖茨非常聪明地从西雅图计算机产品公
司SCP买下了DOS,但是没有讲其实是IBM要,所以买价只有区区七万五千美元(也有说是
五万元)。而盖茨再卖给IBM 时,只收版权费,不卖源代码。这样盖茨就控制了微机的操作
系统。盖茨以后干脆多次打擦边球,仿制甚至抄袭别人的东西,使用这种做法使得微软避免
了很多漫无目的的研究和不必要的失败,因为别的公司已经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告诉
了他。显而易见,微软的Windows 像苹果麦金托什操作系统,Mediaplayer 和RealPlayer 相似,
Office和Lotus 的1-2-3 以及WordPerfect的字处理软件也十分相像。在硅谷,微软一直有抄袭
者的骂名,但是这不妨碍微软继续。盖茨这种我行我的做法带来的素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
微软在工业界的声誉很差,很多公司还一次又一次地告微软的侵权行为,微软为此赔了不少
钱。下表是近几年来微软在知识产权上超过一亿美元的赔偿:
获赔偿公司金额(美元)
太阳 19.5 亿
IBM 8.5亿
美国在线7.5 亿
苹果 2.5亿
DR Dos 5亿
Novell 5.3 亿
Gateway 1.5亿
Eolas 5.3 亿
InterTrust 4.4 亿
AT&T 未透露
除此以外,微软还有很多至今未了结的索赔超过一亿美元的大官司。据不完全统计,微
软这些年来为侵权和垄断赔偿了一百亿美元左右。这个对别人来讲是天文数字的金额对微软
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它一年的纯利就远比这个数目多得多。也许是年龄大了的影响,盖茨
在退居二线的前几年,做事已经平和了许多,微软空手空手套白狼的事情基本上不做了,对
知识产权也重视多了。
盖茨是个既心比天高却又脚踏实地的人。绝大多数人办公司是为了将公司卖掉,很少有
人想把公司办成一个百年老店。但是盖茨不同,他志向远大,即使在微软还很小时,他就努
力将它按百年老店来办。我们已经看到他通过控制操作系统来垄断微机行业的雄心和远见。
但是,办起事来,他又非常脚踏实地。在管理上,微软比硅谷的公司严格的多,在人事关系
基本上是严格的自顶向下的树状结构,和硅谷公司松散的结构完全不同。在经营上,微软很
少花钱做没用的东西。虽然微软的很多产品并不成功,但是,即使这些产品在开发时,其商
业前景也是经过严格论证的。微软从不会像苹果那样,搞出有用无用的一大堆项目。在这一
点上,华尔街很喜欢微软,因为它能保证高利润。另外,盖茨和华尔街合作很默契,每次报
业绩时,微软每股的利润总是略高于华尔街预期一两美分,然后让华尔街替它把股票抬上去。
因此,它的股票从上市到2000年都涨到很好,几乎年年翻番。
从生意经上讲,盖茨深知赚大钱和赚小钱的关系。盖茨和他的忘年交投资大师巴菲特做
法相同,他们都是要从每一个人身上挣或多或少的一笔钱,而不是从富人身上狠宰一刀了事。
要知道,世界上最挣钱的汽车公司是生产大众型汽车的丰田公司而不是生产跑车的法拉利和
豪华车的劳斯莱斯,事实上后者因为亏损已经被卖给了宝马。巴菲特投资的公司,都是像保
洁(P&G)和强生(Johnson & Johnson)这样生产每个人日常要用的东西。盖茨读过巴菲特的
每一封给波克夏.哈萨韦股东的信,我无法判断盖茨的是和巴菲特不谋而合还是在学习后者。
总之,盖茨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针对全世界所有人的,这样才能达到聚沙成塔的效果。
不简单的事,盖茨能把公益和私利平衡的很好。盖茨不满足仅仅当一个IT 工业的领袖,
他的雄心是改变世界,而实现他改变世界的理想的工具则是盖茨基金会。有不少人以为盖茨
是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如果单从每年捐赠的钱数讲,盖茨基金会在这几年确实经常排在世
界第一。但是,盖茨这种做法难道不也是出于私心么?这里面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必须先
了解一下美国的遗产法、税法和慈善基金会的相关法律。
美国不鼓励从父辈继承巨额遗产而不劳而获的作法,因此美国的遗产税高得吓人。虽然
遗产税率时高时低,但大致在45%左右,而华盛顿州,因为没有州一级的收入税,为了保证
州政府税收,它额外征收高达20%州遗产税。也就是说,如果盖茨将财富直接传给孩子,交
完遗产税后,几乎去掉了百分之六十。美国对投资收入也征收很高的资产增值税,税率从15%
到35%不等。如果盖茨卖掉自己手里长期持有的微软股票卖掉,他将缴纳15%的资产增值税,
如果他兑现短期的投资所得,则要交高达35%联邦税,而在克林顿时代更高达38%。我们不
妨为盖茨算一笔账,如果他将自己的股票卖掉转给孩子,那么,一个亿只剩下1×(1-45%)×
(1-20%)×(1-15%)=37%,即三千七百万。假如我们将这三千七百万拿去投资,按每年10%
的投资回报算(这在美国是一个合理的数),每年投资收入按平均交30%的税率缴税,那么,
到三十年后盖茨的孩子将获得2.8 亿美元。
如果想少缴税,而将财产尽可能多地留给孩子,唯一的办法是将财产捐给自己的慈善基
金会。这样做可以免除三种税,第一次买股票的资产增值税,遗产税和每年的投资增值税。
在向自己的基金会捐财产时,还能再抵消40%的工资等所得税。考虑到盖茨的工资奖金收入
和捐到他自己的基金会的股票相比是九牛一毛,暂且不考虑他抵税的部分。美国法律同时规
定所有的慈善基金会每年必须捐出5%的财产,这就是每年盖茨基金会会捐出一些钱的原因。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盖茨把钱捐给了他自己的基金会后,每一亿财产能为孩子留多少钱。我们
仍然假定,该基金会的投资回报是每年10%,扣除捐出的5%还剩下5%。现在该基金会自始
至终就不用交任何税了,三十年下来,这一个亿的本金增值到4.3 亿,同时还向社会捐出了
3.3 亿。盖茨不但多留给孩子1.5 亿,还通过这3.3 亿美元的捐赠博得的慈善家的美名,真可
谓名利双收。那么,这里面一定有吃亏者,那就是山姆大叔,因为它没有从世界首富转到自
己的基金会的这笔巨额财富中收到一个铜板的税。在美国税收问题上,通常有两种观点,一
种认为很多公益的事业,比如公立学校,必须由政府出面才能办成办,因此应该把税收上来
交给政府,民主党人大多持这种观点,比如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另一种观点认为,政
府办事效率低下,浪费纳税人的钱,甚至回用于不必要的战争,因此应该少缴税,而每个公
民各尽所能靠捐助来完成公益事业,共和党人很多持这种观点。盖茨在政治上倾向与共和党。
根据法律,作为盖茨家族的后代或者遗嘱受益人,可以世世代代地控制盖茨基金会。
根据法律,盖茨基金会每年不得不捐出5%。2006年为例,它的财产达334亿美元,它实
际捐出15.6 亿美元 (其中巴菲特给他的16 亿美元因为年初未到帐而无须捐出5%)。2005 和
2004 年,它的财产分别为291 亿和288 亿,捐出去的钱分别为13.6 亿和12.5 亿,大约是5%
(这里面因为年初年底资产额会上下浮动,实际捐赠略小于5%)。公平地讲,盖茨基金会为世
界卫生教育事业还是做了不少贡献的,它从成立至今累计捐出了超过一百亿美元的现金和实
物。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盖茨和那些真正的将毕生积蓄无条件捐给他人而不是
自己的基金会的那些真正的慈善家是不同的。我很敬重投资大师巴菲特,他毕生生活简朴,
老了以后,只给自己的孩子的基金会留下不到财产的5%,而把几乎全部的财富,一笔超过三
百亿美元的巨款无条件地捐给了盖茨基金会。盖茨基金会只不过是盖茨通过它来实现自己改
良世界的理想的机构,以及将财富传给子孙万代的避税港。盖茨很会兼顾慈善事业和他自己
家族利益的关系。
如果说乔布斯是锋芒毕露,聪明写在脸上;盖茨就是一个平衡木冠军,聪明藏在肚子里。
无疑,后者比前者更可怕。
§6.6 条顿堡之战
我时常把苹果公司比作希腊,微软比作罗马。众所周知,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孕育
着繁荣的文化、科学和艺术。苹果是微机的首创者,是微机工业文化的发源地。罗马从希腊
学到了很多东西,然后打败了老师,它建设强大的帝国和美丽的城市,但它的创新并不多。
微软则很像罗马,它从苹果学会了很多东西,并打败了苹果。罗马帝国的崛起和微软帝国的
形成正好差了两千年。而微软和罗马帝国还有一个惊人相似之处是,他们的扩张止于它们的
缔造者。
让我们随着时空隧道,回到两千年前。公元9 年,罗马帝国的缔造者奥古斯都大帝已经
统治罗马四十多年了。罗马帝国疆土辽阔,国内繁荣富庶、歌舞升平,外纳万邦来朝。罗马帝
国已经占尽的地中海之滨的领土,再要扩张就要向北夺取日耳曼人的地盘了。而当时的日耳
曼人不过是一个落后的蛮族。这一年,日耳曼人开始发难,罗马帝国派大军出征,但是在条
顿堡(Teutonburg)森林被日耳曼人全歼,至此,罗马帝国的扩张结束。罗马帝国以后还不断
地打胜仗,但是其疆土的没有超过奥古斯都时代。条顿堡森林之战后,虽然罗马举国上下要
求复仇的呼声很高,但是,年迈的奥古斯都已经没有当年打败安东尼(埃及艳后的情人)的
雄心了,居然忍下了这口气。更要命的是,数年后,奥古斯都在罗马征兵,原先勇武的罗马
人竟无人应征。
现在让我们再回到现实。整个九十年代可以说是微软的十年,在这十年里,整个硅谷大
大小小数不清的公司被微软打到。盖茨更是驰骋商场,鲜有敌手。但是,为了保证公司持续
发展,在垄断了整个微机软件行业后,微软也必须找到新的成长点,否则华尔街不会在追捧
它的股票。很明显,全球下一个金矿就是互联网。当微软打败网景时,杨致远和费罗(David Filo)
已经把雅虎建成全球最热门的网站。到九十年代末,盖茨腾出手来,成立了MSN,大举进军
互联网市场。
和强大的微软比,雅虎很像日耳曼这个小小的蛮族。但恰恰是年轻的雅虎成功地阻击了
微软,使得后者远离互联网领域。雅虎的兴衰我们以后还会专门提到,现在,让我们看看雅
虎是成功地阻击微软的扩张。
雅虎在微软和网景争斗时,抢到了门户网站的先机,并率先为大家提供免费电子邮件
Email的服务。微软打败网景和Real Network等公司的绝招是免费提供和对手竞争的产品。但
是这一招对雅虎不灵,因为雅虎的服务本身就是免费的。网景和Real Network 这样制作微机
客户端软件的公司不收软件的钱是活不下去的,而雅虎找到了一个新的商务模式,即让内容
的提供商出钱(早期要把新闻放到雅虎上是要向雅虎交钱的)并且为大的公司做品牌广告。
在广告业中,讲究门当户对,即名牌的东西一定要在最好的媒体上做广告。雅虎作为最早的、
影响力最大的门户网站,无疑是大公司最愿意投放广告的地方。有了广告收入,雅虎不断地
推出许许多多免费服务,除电子邮件外,还有找工作的,看股票的,天气预报,买飞机票的
等等。在雅虎的带领下,依靠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和华尔街的追捧,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采
用雅虎的免费模式。微软思路还停留在微机时代,开始还试图从每个家庭收一笔联网费。结
果使得MSN 的用户数目远远落在了雅虎的后面。为了和雅虎竞争,MSN 卖下了Hotmail试图
直接买一些用户,但是,微软犯了个错误,它花了很大精力将Hotmail 的服务器又原来Unix
的改成不适合管理千百万用户的Windows NT,后来又不得不改回Unix,这样白白浪费了时间。
总的来讲,微软的脑筋还停留在一份份卖软件的微机时代,在开拓网络服务方面亦步亦趋。
这再次印证了微软的基因决定了它不容易适应互联网时代。
从人员来讲,微软的很多员工,尤其是老员工享受之日久,动力大不如从前,正好比奥
古斯都大帝后期罗马的公民们。在Redmond 微软总部,下午六点以后停车场就空空荡荡。而
在雅虎,几乎每个人都工作的通宵达旦。华尔街在雅虎和微软之争中帮了雅虎很大的忙。由
于雅虎各种服务是免费的,收入并不高,利润更少的可怜。但是,华尔街认定雅虎代表未来,
将雅虎的股票追捧的很高,一度市盈率到达1000/1,也就是说它的股价是每股盈利的一千倍。
而当时,公司增发期权不计入成本。因此,雅虎不断地增发期权给员工,而只需付给员工很
少的现金工资。员工手中的股票期权,在华尔街的炒作下,以火箭速度往上涨。在互联网泡
沫破裂前进入雅虎的员工,在2000 年时,绝大多数在纸面上都是百万富翁。因此,雅虎人的
士气高的不得了。可以说没有华尔街的帮助,小小的雅虎是抵挡不住微软MSN 的攻击的。
等到互联网泡沫崩溃,雅虎的营销和股票一落千丈,自然无力阻击微软了,但它已完成
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而微软因为美国经济不景气也暂时没有扩张。现在回过头看,微软那时
恰恰错过了进军互联网最好的时机。那时没有一个公司在财力上可以和微软相比。微软坐拥
数百亿美元的现金,而且每个季度还产生数十亿美元的利润,完全有能力打造一个网络帝国。
另一方面,很多公司开始整部门整部门地裁员,本来正是收购人才和技术的好机会,但是微
软按兵不动。其中原因很多,主要的有四条。首先,微软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礼贤下士的公司
了,变得对人才和技术都很傲慢,微软人才开始流失。第二,它毕竟因为反垄断官司在身,
在公司收购上多少有些限制,以至于在收购搜索公司Inktomi 和在线广告公司Overture上被雅
虎抢了先。第三,长期以来,鲍尔默和华尔街合作很好,为了迎合华尔街,微软总是把财报
搞得漂漂亮亮的,因此,它不愿意大量长线投资新技术项目,这会使得利润和现金流入下降。
这一点,巴菲特做的比很多公司老板要高明的多,有远见的多。他从不管华尔街说什么,只
要是看准了的事就只争朝夕的做起来。虽然有时他的公司波克夏哈萨韦业绩在短时间里会受
很大影响,但是长远地看,波克夏哈萨韦的业绩是无公司可比的。第四,互联网泡沫后,谁
也吃不准互联网是否能挣钱,微软也不例外。根据接近盖茨的人讲,盖茨甚至到了Google 上
市前,还认为开源的Linux 是微软的主要对手,而不觉得Google 能成多大气候。他的下属问
他对Google的看法,他觉得一两个部门就能搞定Google。
我非常喜欢黑格尔地一句话: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All that is
real is rational; and all that is rational is real.) 虽然这句话常常被误解成为当今不合理的现实来
开脱,其实,如果我们动态地看待现实性和合理性,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现在存在的现象,
当初产生它的时候必然有产生它的原因和理由。如果这个理由将来不存在了,终究有一天它
也会消亡。微软称雄于微机时代,自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到了网络时代,显示改变了,微
软再次称雄的合理性也就没有了。
§6.7 客厅争夺战
如果说微软至今在互联网上举步迟缓,它在另一个新的领域来时却非常凶猛,那就是游
戏机领域。游戏机原本是比个人电脑简单的多,而且功能有限的计算机。并且和微机工业没
有什么交集。九十年代以前,它基本是日本厂家任天堂(低端)和索尼(高端)的天下。本
来,微软虽然做一些微机上的游戏,却不涉足游戏机市场。但是,从1997 年起,微软大举进
军小小的游戏机市场。这回微软无法免费提供游戏机,但是它使用了类似的倾销策略,逼得
对手打价格战而无利可图。由于任天堂和索尼在游戏数量上有长期积累,微软没有能像它击
败软件对手那样只用一回合就胜出,但是微软的倾销策略还是见到了收效,它在游戏上的营
业额从2002年开始的二十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财政年度的六十亿美元。(微软2007 年财
政年度到六月结束,而不是十二月,所以它的年度财报已经提交证监会了。)但是至今为止,
微软在游戏机方面一直在赔钱,2007 年,微软在这方面赔了十八亿美元。这种商业做派很不
符合微软务实的特点。另外,游戏机不同于微机,并不是所有家庭,也不是各个年龄档的人
都玩游戏。即使是玩游戏的人,也不可能天天玩,所以微软推广游戏机的目的一定是醉翁之
意不在酒。
但是随着游戏机发展的趋向和微软其它研究项目,尤其是VoIP的逐步展开,微软原先的
战略目的初见端倪。微软打造的游戏机可不是过去简单玩游戏的小玩意,而是一个功能强大
的计算机,它是一个工具,微软要把它变成家庭娱乐中心,从而控制每一个家庭的娱乐活动。
统计表明,老百姓在休闲娱乐上花时间最多的还是在自家的客厅看电视,而且从几岁的小孩
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会经常看电视。根据巴菲特的投资原则,要想赚大钱,就要在这些方
面开拓市场,事实上巴菲特本人就曾经控制过电视网。
以往看电视的模式是电视台放什么,观众看什么,虽然观众可以选择频道,但是不能把
明天放的电影挪到今天看。如果错过了一条新闻,也很难再补看一遍。电影更是如此,电影
几乎从不重播旧的电影。而新的电影如果买不到票,只能等几天再说了。现在,美国已经出
现了一些按每次收看付费的电视服务,但是仍然是电视台播什么观众看什么,因为无法做到
对不同用户(按IP 区分)传送不同节目,另外,在电视台,无法和用户进行交互(比如观众
要暂停去喝杯水)。在电影院更不能要求放电影的暂停一会儿。
但是,随着家庭网络带宽的提高,我们在几年后,可以坐在家中,在任何时候从全世界
几万部电影中,几百万电视节目中点播自己想看的电影和电视。那时,我们可以想看什么看
什么,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看,想停就停,想快进就快进,今天看不完明天接着看,十年前
的新闻也何以找出来回顾。虽然要做到这一点,还有些技术问题要解决,但是条件基本上成
熟了。
首先,我们每家的带宽要提高一百倍,这件事用不了十年一定能做到,第二,在每个居
民区,必须有一台像缓冲存储器似的设备存储收看频率最高的电影电视,这个设备还必须能
做到对看相同节目的用户只送出一份以节省带宽,这是思科的特长。在每个人家,必须有一
个娱乐中心,它既能提供观众和电影电视服务器的接口和控制功能,又能输出高清晰度、环
绕立体声音响的视频和音频信号。而后者,便是微软要争夺的目标。垄断了这个娱乐中心,
将比垄断操作系统带来多得多的利润,因为这种被称为"根据需求来观看"模式,是按照每个观
众每次观看收费的。现在,微软的软件不过是每个人每几年买一份,将来如果微软真的能控
制每个家庭的客厅,它将每天从每个观众身上挣一笔钱。现在在美国,每点播一个电影和节
目收费从三四美元到十美元不等,即使微软从中分得亿美元,我们假设每个家庭一周看两个
节目,微软一年从一个家庭身上就能挣得一百美元,相当于每年卖给一个家庭两份操作系统。
(注:微软通过在微机上预装操作系统的收费比零售价低得多,大致在五十美元这个量级。)
我们前面提到,盖茨是一个心比天高的人,他的野心常常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我们不妨看一看微软在VoIP(在互联网上传播语音)上做的工作。如果到Google搜索一
下"Microsoft VoIP",可以得到一亿三千万条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微软已经在做VoIP的电话
和VoIP 的服务器,以及基于互联网和个人IP 的娱乐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甚至它整个Live
部门的工作都可以直接为基于IP 的所有应用而服务。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微软争夺小小游戏
机市场的动机。如果微软的想法得以实现,它将改变整个电影电视和其它娱乐业的生态链。
而微软将再次做到这个生态链的龙头位置。
现在,在家庭娱乐中心的竞争中微软遇到了两个强劲的对手,苹果和索尼。苹果从音乐
到视频,它在用户数量上占了先机,因为它上亿的iPod使用者都可能使用苹果的Apple TV这
个娱乐中心,在媒体供应商方面,苹果和全世界主要的传媒公司已经签下分成的协议。索尼
一方面是传媒公司,另一方面有最好的游戏机PS/3,它不但有十倍于一般微机的计算和图形
功能,还有最新的蓝光DVD(Blu-Ray)、1080p 宽银幕电影效果的视频输出和5.1 环绕立体
声音频输出的游戏机已经具备了一个娱乐中心的所有必要条件,更重要的是索尼联合了几乎
全部的电器厂家助阵,走了以前开放式的道路。微软这一次在技术上明显落后于索尼,而且
偏偏选择了走以前苹果封闭式的路,至今它只有东芝一个同盟军。此外,拥有YouTube 的
Google也可能成为一匹黑马。因此,鹿死谁手现在还无法料定。
结束语
微软只用的短短的十几年就建成了一个IT 帝国,而以前AT&T 和IBM 则用了半个世纪
才办成同样的事。不仅如此,微软促成了整个微机工业的生态链,并且作为龙头引导者计算
机工业快速发展。同时,它又通过垄断扼杀了无数富有创新的公司。如果不是反垄断法的约
束和雅虎以及后来的Google 在互联网领域对微软成功的阻击,我们很难想象有任何力量能阻
止它的扩张。它的缔造者盖茨是我们迄今看到的在IT领域最有野心、有最有执行力的统帅。
进入新的世纪以来,微软的行动明显放慢,它的扩张一再受阻。但是,个人微机的这次
浪潮还没有过去,处在其浪潮之巅的微软即使不做任何事,仍然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它
始终是所有公司最可怕的竞争对手。它能否成功地第二次创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厅信息
化是否能形成下一次技术革命的浪潮,而它又是否能在客厅争夺战中最终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