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轨迹 - 英国、美国、日本、中国

曾经,有一个国家。
它是世界一流的制造强国和出口大国;然后,一个新的大国崛起了,装满该国新产品的轮船越来越繁忙地向那个国家驶去。起初,那个占优势的国家并不在意这些微利低档的产品,其产品质量不怎么样,所有产品基本上都是仿制,企业和产品的品牌似乎也是默默无闻。后来,来自这个新兴国家的产品越来越多,以至于那个优势国家的国民发现已经离不开这些物美价廉的产品了;结果是,那个优势国家失业率升高、货币贬值、执政党在选举中失利。
那个原本占优的国家是美国吗?这个新兴的大国是中国吗?
不是。
 
这则故事的主角是英国,而这个崛起的大国才是美国。故事发生在100年前。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随着英国衰落,美国崛起;二战之后日本崛起,几乎把美国掀下马。美国人是凭借着金融工具的远程精确打击,才止住日本战车,并将其拖入泥潭。
 
自从工业革命开始,英国率先积累了充足的富有经验的劳动力以及大量的厂房设备。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英国企业鼓励熟练工人“师傅带徒弟”,花时间训练新手,这种方式使得企业主无需花费大量金钱就能源源不断地获得熟练工人。据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拉佐尼克教授介绍,在19世纪70年代的钢铁企业中,这些熟练的技术工人甚至都有雇佣权,他们按小时工资来雇佣初级工人。这种基于专业分工的工厂管理方法在提高技术熟练度的同时,也阻碍了不同工种之间的协调,严重限制了生产率的提升。这个问题甚至到了撒切尔时代,也没有很好地解决。
 
在20世纪初,美国开始赶超了。美国企业为了摆脱对熟练技术工人的依赖,创造性地将“管理”从生产当中分离出来,而且非常慷慨地投资于生产技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在福特公司,工人们通过“每天8小时、每天5美元”的用工政策,获得了更多的权益;不过,工人还是不得不面对“机器的附庸”的命运。亨利・福特就说过,“我明明要的是双手,怎么来了一个人”。所以,美国企业虽然凭借着“管理分离”超越了英国的“专业分工”,却陷入了劳资双方无休止的矛盾之中,而且专业化的管理也造成了人浮于事的问题。三大汽车公司一直就没有摆脱过管理的官僚主义以及工会的制肘,目前仍然如此。
 
该是日本出场了。秉承大和民族“和为贵”的价值观,日本企业似乎天生就具有医治美国劳资矛盾的良方。日本企业在加大技术投资的同时,也愿意加强对管理者和工人的技能培训,而且通过长期雇佣等政策,将企业的目标和员工的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确保员工自动自发地为企业努力工作。即便戴明和朱兰都是来自美国,但他们的质量管理的思想首先在日本开花结果,因为唯有日本企业的制度设计鼓励员工彼此协作而且愿意承担责任。目前全世界的制造企业都在学习“丰田之道”,可是几乎没有哪家企业能够掌握其真谛,原因就在于没有哪家企业能够建立起丰田公司这样的“信任+纪律”的企业文化。
 
日本企业通过营造信任的文化,弥合了美国企业内部的裂痕,同时也为自己筑起了新的篱笆。以财团为核心的日本企业群,在跨出族群的领地之后,发现自己难以建立广泛的信任。而不知不觉之中,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全球整合的时代。
 
今天,中国企业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国式管理会怎样,中国式管理的时代到了吗?
 
 
原文刊载于《商学院》专栏文章2008.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本,美国,英国,制造业,中国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