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人生]大学教育的悲哀——水木上清华北大招生老师pk的侧面分析

水木上清华北大四川招生老师在pk,讨论了专业和学生的问题,但是,由此引起了一个新的让人深思的话题:中国的教育面临的巨大风险。

原贴连接如下:

http://www.newsmth.net/bbstcon.php?board=Sichuan&gid=339193

下面只选择必要的对话内容张贴:

——————————————————————————————————————

发信人: qingrun (青润), 信区: Sichuan
标  题: Re: 关于廖智健,答SM同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l 19 10:49:28 2010), 站内

别的不多评价,其实地球物理学也是个很不错的专业。
国内务实的专业找不到好学生,热门专业的经济金融类专业都不能算是务实的技术性专业——这个有意见的同学不用争执了,没多大意思,前段时间有篇文字讲述现在的专业和学生问题,写得很精彩。
科学和技术基础的东西,现在都是二流学生在学,出来后还有很多人投入到经济和金融方向,或者改换专业过去,中国的科研和基础研究只能越来越空洞,越来越差。

——————————————————————————————————————

发信人: sly1983 (石头), 信区: Sichuan
标  题: Re: 关于廖智健,答SM同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l 19 10:53:23 2010), 站内
我对国内这十来年的某某热 某某热现象还是很失望的

前十年是生物专业热,大家一拥而上,都以为这个能赚钱能飞黄腾达,
后来生物泡沫破灭了大家又看明白了金融吃香又一拥而上

这背后展示的仍然是中学阶段的教学太埋于一套封闭的考试教学体系
又不能同大学对话,学生的自主能力被严重压抑或者没有被开发出来

填志愿填专业的时候,大家其实对要学的科目几乎一篇茫然,
只能从外部信息来大概推断,

最后就造成这种现象
【 在 qingrun (青润)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qingrun (青润), 信区: Sichuan
标  题: Re: 关于廖智健,答SM同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l 19 11:13:22 2010), 站内

是呀。
话 说15年前的计算机热,结果出来的计算机系的学生会编程的没几个,感兴趣的更少,都是靠关系进去得多,结果就成了类似我这一批开发人员进入代码领域的时候 发现做得好的程序员,水平高的程序员几乎没有计算机专业出来的,数学、物理、电子类专业的往往是代码、设计等能力最强的人。
嘿嘿。
后来是财会,几乎没有学校不设财会和计算机专业,结果是这类学生毕业后根本什么都不是。
好像是5年前路过川工,发现新设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网络游戏开发……
我当时就要吐了,软件工程也是本科可以学习的专业?天哪,学校为了骗学生,无所不用其极,专业名称牛得吓死人,结果根本没有师资,也根本不是本科生就能领会的科目。
01 年重大一个数学系很牛的毕业生到了托普,毕业前通过了系统分析员考试,拿到了证书,到我们项目组等消息的时候,对我们做的设计模型指手画脚,上去就说这里 这里不对,那里那里有问题,应该如何如何。对公司一张嘴就要求系统分析员职位,我当是也就是个高程B,上面还有高程A,接着才是系统分析员C。
然后把他放在了托普当年搞理论最牛的邓茂的项目组,托普当年的什么过程论之类的东西都是这个老哥照rup之类的东西做的,两天后人就消失了,手机也不开机,把大家急坏了,说刚来的学生这样找不着,没法给人家家长交待。
下午,终于打通了电话,电话里,那个学生说,这不是他想要的,感觉和他想象得不一样。
这,他还没去过实际做项目的开发组,那里,更不是什么理论东西一大堆的地方,上来就是看你写代码理解需求设计的能力,嘿嘿。
【 在 sly1983 (石头)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sly1983 (石头), 信区: Sichuan
标  题: Re: 关于廖智健,答SM同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l 19 11:18:14 2010), 站内
哦 你提醒了我   我上贴只说了中学的封闭的问题

大学也类似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在一个低水平上机械重复

实质是我们的高校人员丧失了自主能力
开什么专业
如何合理有机地组织教学
如何授人以渔而不是鱼

都不是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抑或是他们本来也没怎么考虑的问题



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增加项目,申请经费,在这个框架下如何把专业搭配起来好招生
然后……

仍然还在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下的高校
就做出了行政人员策划框架,然后招兵买马然后招学生

四年一轮换地流水线上生产文凭
【 在 qingrun (青润)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qingrun (青润), 信区: Sichuan
标  题: Re: 关于廖智健,答SM同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l 19 11:23:28 2010), 站内

同意。
就是如此。
我03年在北航给软工硕士讲课的时候,最后学生都认为我的课程是那个学期最有价值的课程,和学校的老师不一样,完全是几十年不变的教学案例一年一年的照搬。
我这些年做培训十几场,从来没有使用过重复的教学案例,每一次的现场操作案例都是现场提出,现场分析,现场看到结果。
我也从来不备课,因为东西都是现成的,不需要准备任何内容,就是拿着以前的ppt略作修改即可,除了基础操作的东西没变化,案例从来不重复。
这一点估计绝大多数的高校老师也都做不到——至少计算机专业肯定如此,大部分我那个年代留校的,或多或少都是有关系的,此后也不会有什么实际的经验。现在就不太清楚了。呵呵。
【 在 sly1983 (石头)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sly1983 (石头), 信区: Sichuan
标  题: Re: 关于廖智健,答SM同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l 19 11:28:13 2010), 站内


以我读过的三种专业来说

生物工程类,教育心理学类,还有经济史以及历史人类学来说

都存在类似的问题,老师们大多不能很好的介绍自己教授的专业  
缺乏概括一个有理的学术脉络的能力
【 在 qingrun (青润)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信人: qingrun (青润), 信区: Sichuan
标  题: Re: 关于廖智健,答SM同学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l 19 11:40:16 2010), 站内

是呀,这当时看起来是你的悲哀,将来回头看,那就是国家的悲哀了。
中国将来会出现一个看似没有断代的人才断代,继续下去,就为期不远了。
那时候,影响可能会比文革带来的伤害更大,更残酷的。

【 在 sly1983 (石头) 的大作中提到: 】

——————————————————————————————————————

 

该说的都说过了,这里就不总结什么了,自己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框架,生物,金融,教育,2010,网络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