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份总结:阅读论文、编程感悟

        这个月里,时间没有被高效地利用。但是,也有一些小小体会。

        月初的国庆节二姐结婚,我呢,就当是游玩了一下苏北。之后,就专心搞论文的算法实现了。师兄写代码,我则看他写的代码。但是,代码看的越来越不懂。深刻地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编程要躬行”的道理。因此,已然决定要亲身实践,投眼从手。有了前段时间的理解,论文和算法的实现稍微有了一点头绪,花了一个多星期,总算把算法的外围工作给实现了。尽管目前还存在着些许问题,但相信能很快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学习:一是论文的阅读,二是编程。

        首先,论文的阅读,当然是精而广最好,但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搞那么多东西,因此,就由不少人提出不少的方法。下面是我的理解:精度一部分,泛读一部分;先读摘要和结论,再看其核心思想,用自己的话总结出论文的核心思想;不一定面面俱到,但一定要理解其核心思想。有人建议:看10本外文教科书;背5篇和你搞研究相关的外文文章;精看100篇你专业的外文文献。这个计划对于研究生来说,可能有点庞大,但是实现五分之一的计划,想来还是可行的,你说呢?

        其次,是编程。从一本“杂书”上看到了这样一个图(经过个人加工的):

        A:程序;                     W=1;

        B:编程产品;              W=3;

        C:编程系统;              W=3;

        D:编程系统产品;       W=9;

        其中,A,B,C,D表示编程之后产出的东西,W表示工作量。

        可以看出,我们平时写的程序,至少是我这个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童鞋,只是可以运行的程序而已,既不能称作是系统,也不能称作是产品,更不能称作是系统产品。B:通用化,测试完整,文档完整,便于维护等C:有明确的接口及其说明,可以方便进行系统集成等。另一方面,从工作量可以看出,写好程序和把程序转换为系统产品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因此,不能在写好了程序就沾沾自喜,以为完事了。当然了,也有后续工作很少的,但是那时在前期工作非常完善的情况下。

        如果A是普通的程序员,那么B和C是优秀的程序员,D是卓越的程序员。你是哪个程序员呢?

====================================================================================================================================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1年10月份总结:阅读论文、编程感悟)